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孔庙(现为首都博物馆)的先师门内及大成门前的东西两侧,分列有元明清三代的进士题名碑198块。元代昊庆元年(1312年)开科取士,中试者的姓名,步唐代雁塔题名遗风,刻之于石,立孔庙内。以显示荣耀。到明代常常把元代刻名磨去而刻上当朝的进士姓名,故今天元代刻碑已不多见。清康熙年间,国子监祭酒吴崇圣祠(在孔庙后院)掘得元碑三块,立于大成门前西侧。明代题  相似文献   

2.
张德宽 《正气》2000,(3):42-42
广西兴安县博物馆内现存有一块“劣政碑”。这块碑上写着 :“浮加赋税 ,冒功累民 ,兴安知事吕德慎之劣政碑。中华民国五年冬月阖邑公立。”据查 ,吕德慎于1913年—1915年在兴安县任知事。期间 ,兴安县连遭水灾、旱灾 ,民不聊生。可吕德慎不但不体恤民情 ,反而滥加税赋 ,冒功领赏。百姓气愤至极 ,具状告到两广总督陆荣廷处。陆荣廷难违民意 ,将其撤职。之后 ,兴安老百姓为使此官遗臭万年 ,遂刻此碑。与立“劣政碑”形成鲜明对照的事亦有。唐代柳州人在柳侯祠为刺史柳宗元建“衣冠墓”就是一例。柳宗元系唐代文学家、政治家 ,官至礼部…  相似文献   

3.
有为而威     
登封市的老百姓为任长霞立的一块碑让任长霞下令拆了,但人们对碑上刻的碑文仍记忆犹新:有为而威邪恶畏,为民得民万民颂.我想说的只是前一句中的四个字:有为而威.  相似文献   

4.
旧时歌颂官吏的政绩,多用刻碑的形式,名为“德政碑”,也称“遗爱碑”,大多是乡绅名士借百姓之名,行谄谀之实。据《资治通鉴》,唐代贤相宋景守法持正、刑赏公正, 由广州都督擢任宰相后,听说广州吏民要给他立遗爱碑,便上奏唐玄宗说:“臣在州无他异迹,今以臣光宠,成彼谄谀, 欲革此风,望自臣始。”  相似文献   

5.
记恶碑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开元年间,有个叫卢奂的官,善于治世。他对待犯法的人,不单是严厉惩处,而且还把违法的事刻在石碑上,树在犯人家门口,以便时时提醒他们,如果仍执迷不悟,那就处以极刑,若确能改过从良,则准予自行销毁。后来人们称这种碑为“记恶碑...  相似文献   

6.
长居僻远的山区,偶听传闻有一个重修圆明园的计划,意思似乎要在圆明园的荒园废址上重建一个规模比原园更宏观的新园。这令我感到巨大的震惊! 我马上联想起这样一桩事: 在贵州与广西省的公路交界处,有一块公路衔接的纪念性界碑。此碑高八、九米,在稳实的基座上,一根方柱撑着一个展翅的巨鹰性图案,翼展约三米,整碑由青石打制成,上刻铭文,是民国年间立制的。由于大半个世纪的日晒雨淋,碑体已发黑,处处是风雨蚀剥的遗痕,铭文凹字的笔划间络满历史的风尘。碑面上,在对广西省的那一面,由于气候炎热、日照度强,碑石是青灰色的;对贵州的一面,气候阴湿,碑石上苔痕处处,有非常的临界感。碑的四野是荒草丛生,一派沉郁。站在这块碑下,令人缅想这条公路的历史,回目祖辈由荒瘠山乡漫道而来,踏破省界,外出商旅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树碑热”不断升温。某些“官员”修条路要立碑 ,建座桥、盖座庙宇也要立石碑。在碑上题句词 ,书上职务与大名 ,用意十分明白 ,就是想千秋万代流传下去。对此 ,百姓多有微词。其实 ,树碑流传千秋万代 ,只是立碑人的“单相思” ,能否真的流芳百世 ,是由不得自己做主的。在国人的词汇中 ,除了石碑 ,还有口碑和心碑。这是无形的碑 ,其意义却是石碑所无法相比的。任何“功德碑”、“耻辱碑”能否传之千秋万代 ,都是由口碑和心碑来决定的。诚然 ,口碑与心碑都比石碑难得 ,并非只要有石匠就能刻得出来 ,更非只要有权有钱就能树得起来。这…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树碑热”不断升温。某些“官员”打条坎、修条路要立碑 ,建座桥、盖座庙宇更要立块石碑。在碑上题句词 ,书上职务与大名 ,用意十分明白。对此 ,百姓多有微词。其实 ,树碑流芳只是立碑人的“单相思” ,能否真的流芳百世 ,是不由自己做主的。在国人的词汇中 ,除了石碑 ,还有口碑和心碑。这是无形的碑 ,其意义却是石碑所无法相比的。任何“功德碑”、“耻辱碑”能否传之千秋万代 ,都是由口碑和心碑来决定的。诚然 ,口碑与心碑都比石碑难得 ,并非只要有石匠就能刻得出来 ,更非只要有权有钱就能树得起来。这种碑往往是与一个人的实际功…  相似文献   

9.
读韩愈     
梁衡 《当代贵州》2004,(11):32-33
历朝历代有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一块碑哪一座庙能大过高山,永如江河呢?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联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这宏伟的韩公祠,还有这韩山韩水,不是纪念韩愈的冤屈,而是纪念他的功绩。  相似文献   

10.
陈鲁民 《学习月刊》2013,(19):17-17
明嘉靖四年,徐九思任江苏句容知县。任职期间.他在县衙前竖立一座石碑.碑上是刻的他画的一棵大白菜,两侧题写了一幅楹联:“民不可有此色.士不可无此味。”他在句容九年,为官清廉,自奉节俭,办事公正.不徇私情,深受百姓爱戴.徐九思逝世后.句容百姓为了怀念这位清官.捐资在茅山建造了一座“遗爱祠”.予以供奉。  相似文献   

11.
北京的报纸都登过有关《鸣寃碑》的报道。这块碑是河北任县固城公社齐家村发现的,立于六十五年(光绪二十五年,即公历一八九九年)之前。立碑的人是个贫苦一生的雇农宋文成,一家三代都给地主富农当长工;他立碑的目的是:“一生苦楚难说尽,因修碑文以鸣寃”。碑文是他亲自编词,求人代写、代刻。这是封建社会阶级斗争  相似文献   

12.
《党史博采》2014,(11):33-37
在辽宁抚顺的抚顺战犯管理所监区东侧,立着一座汉白玉碑:“向抗日殉难烈士谢罪碑”。 这座汉白玉碑是由曾经关押在此的日本战犯,在释放归国多年后的1988年,共同发起捐建的。碑上雕刻的日中两国文字写道。  相似文献   

13.
塑像的启迪     
时下,为某某塑像、刻碑立传之类的报道已是司空见惯,无须大惊小怪。然而,不久前媒体相继报道的南京市为一名普通女青年塑像的消息却引起了社会的共鸣。报道说:去年,南京市女青年于璐因一场意外车祸去世,其父母根据她生前的意愿将器官捐献给社会,现已有两名白内障患者移植了她的角膜而恢复了光明。对此,南京市在雨花台功德园内为这位24岁的普通女青年塑了一尊铜像。故事情节虽不曲折,但折射出的生命意义却震憾人心。中国人历来与塑像、刻碑立传之类有较深的情缘。古往今来,为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塑像者不计其数。但为普通百姓塑像…  相似文献   

14.
正屯上村"刻道"这根古老、神秘的苗族歌棒,多采用枫木、梨木或竹制作,一般以圆型和方型为主,三面刻有符号,每面均为九格,共计二十七格,每格以横、竖、叉等简略符号,组成苗族《刻道大歌》各段的主要内容。"刻道",是苗族古老的刻木记事的文字符号,它忠实地记录了古代苗族"姑亲舅霸"的历史轨迹,是一部记载苗族古代社会的婚姻史诗。坐落于大山深处的施秉县屯上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刻道》的申报地。近年来,屯上村重视培养"刻道"传承人,建设"刻道"文化项  相似文献   

15.
《世纪风采》2013,(8):F0004-F0004
中共无锡市第一个支部诞生地纪念碑,高1.7米,宽3.2米,硬座4.2米宽。紫红色花岗岩贴面。黑色花岩标牌上刻“中国共产党无锡第一支部诞生地(1925.1),碑身正面右下嵌四块椭圆形山石,上刻“镰刀斧头”红色党徽。碑身背面有金黄色钢字组成“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中、英文标语。碑后为常绿毛鹃和草坪,花坛植女贞、红杏、枫树等。  相似文献   

16.
公恩不私谢     
郭庆晨 《奋斗》2005,(8):55-55
在湖北襄阳的岘山有一名碑曰“堕泪碑”。此碑是为纪念西晋开国宰相羊祜而立的。羊祜一生仁德,他去世后,襄阳百姓为纪念他.特地在他生前喜欢游憩的岘山刻下石碑,建起庙宇,按时节进行祭祀。由于人们一看见石碑就要落泪.故称之为“堕泪碑”。  相似文献   

17.
王云鹏 《世纪桥》2005,(9):44-44
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辽宁省东北近现代史研究会和阜新10位爱国人士自愿捐资修建了3座哈布气抗日战场摩崖碑.参与修建此碑的研究会专家有:研究会会长、著名历史学家武育文教授和常务秘书长王云鹏教授,10位爱国人士是:刘德发、卢运北、王春元、李树革、苏玉龙、谢奉先、李明利、张贵文、金龙海、刘新国.此碑由王云鹏、张贵文策划,张铁钧、王云鹏撰文.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其公共权力的使用中,无不对权钱交易做出制约性规定,在成文法中都有惩戒的内容。翻开我国的历史,历朝历代几乎都有褒奖刚正不阿、清正廉洁文臣武将和惩罚私欲膨胀、贪赃枉法的各类官吏的记载。在史论和文学作品中,以颂廉戒贪为主题者比比皆是。陕西省西安市碑林中,有一块“官箴”刻石,上称“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畏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是清代刻的。历史更远一些被时人称为廉政碑的《文臣七条碑》,是宋朝徽宗时的刻石,镶在山西新绛古州衙大堂的墙壁上。全…  相似文献   

19.
沈小平 《求贤》2007,(5):51-51
旧时歌颂官吏的政绩,多用刻碑的形式,名为“德政碑”,也称“遗爱碑”。而今不兴封建官场那一套,不立“石碑”重“口碑”。有句话说得好:“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一心为民,赢得群众的爱戴,有口皆碑。反观有的“公仆”,也在追求“口碑”,但走的却是另一条路子:投机钻营,大言欺世,“注水政绩”。这些人,谈思路,说发展,语不惊人誓不休;做规划、定指标,震古烁今才作罢;摆功劳,论政绩,米不够就水来凑,甚至涂脂抹粉去作秀。  相似文献   

20.
河东,自古即为山西境内的重要产粮区.光绪三年,在山西发生了二百余年未曾有的重大旱灾.河东地区许多村落纷纷刻碑,记述了这次可怕的灾害,同时也记叙了清政府及各级官吏的救灾工作,并从民间角度分析了一些问题.今天重温这段历史就要借鉴历史教训,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期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