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理论视野》2000,(6):20-20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提前一年实现。1956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达1639亿元,比1952年增长60%左右。 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期间,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0.65%,1962年与1957年相比,国民收入下降了14.5%;1961年,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工作会议,决定为了继续完成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再用3年时间(1963—1965年)继续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作为今后发展的过渡阶段,为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八大”前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赵炳章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举世瞩目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召开的。当时面临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开好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瞭望》2000,(42)
进入新世纪,我国将开始实施 第三步战略部署,进入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第三步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年),是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好“十五”计划,对于巩固2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果,在新世纪、新阶段开好局,为实现宏伟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好基,具有重大的意义。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  相似文献   

4.
《瞭望》2005,(34)
今年,是我国胜利完成第十个五年计划的一年。“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有鉴于此,瞭望周刊社将以“盛世丰碑——中国‘十五’建设成就”为主题,举办大型展览并编辑画册、特刊的配套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创造了政治条件,党和政府尤其注重发展中国西部经济。伴随国家工业化和生产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西部地区进入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一、“一五”和“二五”计划与西部机器生产力的发展(1949—1962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1953年开始实行的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国的伟大任务,这也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性转折。“一五”计划清醒地注意…  相似文献   

6.
五年看头年     
《瞭望》1996,(1)
我国人民送别了五彩纷呈的1995年,迎来了本世纪最后五年的第一轮喷薄涌腾的红日。 今年是我国第九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也是实现2010年远景目标的第一年。今年开好头,起好步,对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我国国民经济,至关重要。“八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1.7%,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瓶颈”现象进一步缓解;企业改革继续深化,国有工业增长质量有所提高;物价上涨幅度明显回落,人民生活继续有所改善;对外贸易继续发展,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人  相似文献   

7.
(一)“八五”的巨大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今年是“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八五”计划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个五年计划,也是取得现代化建设效果最明显的一个五年计划。在这五年中,我们国家的经济面貌、体制变化、对外开放、法制建设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经济建设上,五年来平均年增长率达11.7%。95年同90年比,经济增长总量将近80%。因  相似文献   

8.
新千年的第一个世纪,新世纪的第一个5年,伴着“九五”计划任务胜利完成的欢庆锣鼓,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审议和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这是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过去5年,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今年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十五”计划纲要的制定和实施,为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季度,深圳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418.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20.8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3.83亿元,分别与上年同期持平、比上年同期增长15.5%和13.0%。三次产业的结构由上年同期的1.1:50.3:48.6调整为0.9:52.8:46.3。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末的1999年迎来了新中国建国50周年大庆。新中国建国50年至今,可以说经历了初期曲折发展的三个历程。自1949年建国到1956年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前七年,算是第一个历程;自1957年开始社会主义建设、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再经“文化大革命”到1978年,算是第二个历程;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特别自十四大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至今,可算第三个历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三个历程中,在对一些重大战略性问题决策的根本指导思想上,经历了一个由坚持实事求是到渐次脱…  相似文献   

11.
年终岁首,“八五”已划上句号,“九五”已打上冒号,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成了新闻记者追踪的人物。 夏天,他在北戴河海滨给各省计委主任作报告,记者没追上。 年前,他出现在全国体改会上,从“一五”、“二五”一直谈到“七五”、“八五”,透出不少新闻。 “八五”时期经济波动幅度最小 创历次五年计划最佳业绩 陈锦华列举了八个五年计划经济运行实绩: “一五”年平均增长10.91%,最高年16.5%,最低年6.6%,相差9.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91,(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确定,作为今后改善人民生活的一个重大战略目标,到2000年人民的居住条件要有明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90,(47)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1986—1990年)即将结束,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1991—1995年)将要开始。在这个时刻,回顾已经走过的建设道路,展望未来五年、十年的发展前景,是很有意义的。“温故而知新”。细心地分析过去,常能发现未来奋斗的着力点。 对“七五”计划的执行情况可不可以做这样的概括:成就巨大,困难不少;治理整顿,初见成效;过关仍需苦战,齐心最关紧要。  相似文献   

14.
王翠荣 《民主》2009,(8):55-55
辽宁凌海市百名领导干部与企业结对包扶,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了开门红。今年前两个月,全市地税收入实现9101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728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1.5%和24.4%(2009年3月10《辽宁日报》)。  相似文献   

15.
明年在改变“快出缓进”格局的同时,必须警惕汽车、钢铁成为新的贸易摩擦源头。 2005年,中国经济继续稳坐世 界贸易第三大国的交椅,前10个月 进出口总额已直逼去年全年水平,达 到11486.1亿美元,预计全年外贸总 额将接近14000亿美元,增长25%左 右。 这种平稳增长态势也将在2006 年继续上演。中国外贸一方面日渐成 为世界贸易中的重要因素,另一方 面,又不断在世界经济与贸易中寻求 着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瞭望》1999,(17)
三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当月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不含城乡集体和个人投资,下同)117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9%。1—3月投资202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74亿元,增长22.7%。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投资增长的主要支撑点仍是基本建设项目,更新改造投资增速较缓。1—3月,基本建设投资117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1%,比全国投资平均增幅高5.4个百分点,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55.8%上升到58.3%。同期更新改造投资331亿元,增长13.7%,比…  相似文献   

17.
袁元 《瞭望》2008,(43)
来自国家财政部的统计显示,9月份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速进一步放慢,增幅仅有3.1%,这已是财政收入连续第三个月大幅放缓了——此前的7月和8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速也仅有16.5%和10.1%。对比上半年财政收入33.3%的增长率来说,可谓前高后低、逐月回落。与此同时,财政支出压力却依然不减,全国财政支出在7、8、9三个月分别增长了40.9%、17.8%和11.6%。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1,(11)
今年是实施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八个五年计划和十年规划的第一年。这标志着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全国人大开会审议“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前夕,记者走访了人大常委会委员、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请他就正在进行中的治理整顿与未来经济发展的关系发表看法。 记者:新的五年计划和十年规划的实施,是不是  相似文献   

19.
位于钱江之滨的万向集团,1969年创办时仅7名员工,4000元资产。经过30年的奋斗,而今已发展到拥有6666名员工、56.92亿元资产、30余个下属(全资或控股)企业的企业集团,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制造为主业的四大产业体系,成为我国第一家将产品打入国际主机配件市场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特别是在近几年一些制造业效益下滑的情况下,万向集团继续稳健发展,效益大幅增长,1997年主管收入达28.93亿元,利税555亿元,出口创汇达1.乃亿美元,分脱b上年增长14.肠%、36.56%和62.22%,被人们誉为“长青企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  相似文献   

20.
《上 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草案 )》明确提出了“十五”期间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不断提高城市信息化、市场化、法制化水平 ,发挥国际性大都市的综合优势 ,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徐匡迪市长在上海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草案 )的报告》中明确指出 :“到‘十五’期末 ,在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综合服务功能、综合发展环境、综合创新能力、综合管理水平、市民综合素质等六个方面 ,都要跨上新的台阶”。可以说 ,增强城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