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阔别近三十年的母亲和儿子,终于在广州城里见面了。母亲紧紧地拉着儿子的手,第一句话就劝他回新加坡。老人几十年的心愿,就是只需要儿子一个“回”字。 可是,她的儿子——黑龙江矿业学院的副教授陈佩宗,却在“回”字上头跟他的母亲有着不同的理解。对于他来说.早在二十几年以前就已经回来了。回到了伟大祖国的怀抱。若是按照妈妈的意见行事,那就不是“回”而是“离”了。离开抚育他成长的社会主义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2.
近来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有些“公仆”不论是就职演说,还是述职报告,或者面对新闻采访,反正是公共场合,总是急于表白“我是××人民的儿子!”论说,儿子之于老子,那是一份亲情,一份热爱,一份谦恭,一份忠诚,俱都包含在里面的。乍一听,自然令人激动、感奋。然而,稍加辨别,特别是听其言再观其行,却惊讶地发现,却原来此“儿子”与彼“儿子”是大不一样的。 陈毅老总说过“人民是我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他的革命一生是无愧于人民的;邓小平同志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的伟大一生和光辉业绩也是无愧“人民的儿  相似文献   

3.
还该洗什么?     
桃源  力扬 《瞭望》2005,(52)
在外地读大学的儿子寄回包裹, 当父母的自然要高兴万分了。但包裹 里面如果仅仅只是一堆儿子穿脏了不 洗的臭袜子、脏衣服,当父母的还高 兴得起来么?天下就有如此“争气”  相似文献   

4.
陈晓云 《民主》2004,(8):12-14
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作为举世景仰的世纪伟人,邓小平同志所产生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尤其是他身上所凝聚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格魅力,将永远是亿万人民勇往直前的巨大精神力量。一、奉献给人民无私的爱爱人民,奉献给人民无私的爱,这是邓小平同志崇高人格的一种重要内涵。他曾深情地说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种拳拳情怀时刻萦绕于心,伴随他走过一生光辉的征程。在邓小平同志的心目中,人民的利益至高无上。他认为,共产党员的含义或责任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人民是父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没有忘记“儿子”对“父母”所应尽的职责和义务,这就是无条件地把人  相似文献   

5.
读者与编者     
《瞭望》1990,(14)
儿子有孝心,父母得欣慰 我们读了《文萃》从《瞭望》周刊上转载的《一个孝子的“自白”》一文后,感慨不已。“自白”道出了一个做儿子的孝心,从中看到了晚辈人尊老传统的再现,道出了社会主义青年人应有的良心,对我们  相似文献   

6.
最近读到一篇谈美国小学教育的文章。作者9岁的儿子在美国一所小学就读,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兴高采烈地去上学,下午不到三点钟就放学回家。学校每天最少让学生玩两个小时。最初作者大为不满:“这能叫上学吗?”一个学期过去,他问儿子对美国学校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儿子笑着说:“自由!”一年之后,儿子放了学,常去图书馆,回来时背回一大书包的书,说是为了做作业。一次,老师出了个题目“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要求学生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国的文章。儿子用微机打出一本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  相似文献   

7.
我的儿子读书比较自觉,各科学习成绩也都不错。于是,他成了我的几位同事教育自己孩子的样板:“看你郭叔的儿子,学习根本不用父母操心,你能有人家的一半,也就烧高香了……”时间一久,这些孩子不但不服,还产生了逆反心理:干嘛老是比他!有的甚至对我儿子产生了反感——就他能!我儿子有所察觉之后,  相似文献   

8.
《侨园》2016,(8)
正一般人写文章,都乐意回忆自己的父母。父母之恩,重如泰山,大有写头,这应该是个永恒的主题。还有人回忆自己的妻子。一日夫妻百日恩,爱情比天大,当然也有写头。而今天我却要写写我的3个儿子。我作为父亲,养活他们一回,父子之情,照样是个永恒的主题。我的3个儿子,老实说,从他们小时候看,每个人的性格就已凸现了。老大蔫、老二欢、老三挺犟性。他们尚在襁褓中,当然得向我要吃的,要喝的,要我给他们清理卫生、洗涮尿布等等。一家之中,除了妻子他人莫属,我也基本做到了  相似文献   

9.
缅甸老华侨吴善仰在海外漂泊数十年,临终前把儿子吴庆星叫到跟前,叮嘱他将来一定要为家乡建所学校,为根除贫穷尽力。带着父亲的遗愿,1986年吴庆星回到了故里,从父母双亲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将这段桑梓浓情定名为“仰恩”,既表达仰顾父母的养育之恩,又表达仰顾故土的寻根之情。在福建省泉州市鲤北山区马甲镇山边村,开始了整整十年呕心沥血、挥金如土的仰恩系列工程。仰思系列工程是一个集教学、科研、生产于一身的综合体,包括仰  相似文献   

10.
齐可来、齐育文、齐灵根三兄弟,是名满全球的大画师齐白石老人的第三个儿子齐子如的第二房夫人王紫佩所生的三个儿子。齐氏三兄弟皆出生于湖南长沙,都是跟随父母在沈阳落户的。父亲齐子如建国后由北京来沈任东北博物馆的馆员。1955年因病于沈阳逝世,曾葬于沈阳市西塔附近。60年代初,王紫佩回长沙白石村定居时将其骨灰带回老家安葬。三兄弟虽系白石嫡孙,出身名门,却一直过着普通人的生活、经过采访,我发现兄弟三人在人生道路上自强自立的拼搏精神,都有白石老人的遗风遗德。农民画家齐灵根  相似文献   

11.
黄河     
思一 《瞭望》1989,(37)
79年头一回看到黄河的画展是在上海虹口公园,那时他才15岁,展出了40幅画,是同他的父亲黄永厚联展的。在场听到一句评语,这叫大人小孩都没法生气:“儿子比老子好!”话是余白墅先生说的。上海人会看“苗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能塞人口么?过了几年,浙江美术学院学报用整页篇幅发表了黄河的毕业创作《女娲》,风格显得特异而闲散。女  相似文献   

12.
高荣伟 《侨园》2012,(3):8-11
林毅夫,原名林正义.1952年10月15日,台湾宣兰人林火树的第三个儿子出生了.林家祖祖辈辈受够了贪官污吏的欺凌,林火树希望正义得到伸张,所以,给这个儿子取名为林正义,是希望儿子长大后为人正直,富有正义感.上尉连长林正义从小牢记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遗训:“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虽然家境贫寒,但父母还是咬牙坚持让他读书.不过林正义也很懂事,每天放学骑自行车到很远的亲戚家提泔水回家喂猪.由于家住夜市附近,环境嘈杂,他总是晚饭后先倒头大睡,到了午夜才起来念书,念到第二天的清晨为止.  相似文献   

13.
读《解放日报》连载的《生活中的毛泽东》,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毛泽东的一句“口头禅”;“谁叫你是毛泽东的儿子呢?”—— 毛岸英和刘思齐没到法定的结婚年龄,父亲教育儿子遵守婚姻法:“你找谁结婚由你作主,结婚年龄不到你作得了主吗?那就由制度和纪律作主。谁叫你是毛泽东的儿子呢?” 送儿子赴朝参战,同志们竭力劝阻,毛泽东还是一句话:“谁叫他是毛泽东  相似文献   

14.
一个下雨天,生产队里开会。一个缠过足的老太太一颠一颠地走到我面前,悄悄地问我:“你会不会写字?”这问题问得奇怪,下乡的知识青年,怎么可能不会写字。不过看老太太问得认真,不像是开玩笑,我也认真地点了点头。“那么,你会不会写信?”我又点点头。老太太的眼睛一亮,有点迟疑地问道:“你,能不能帮我写一封信?”她说着,从大襟上衣的胸口里拿出两封捏得皱巴巴的信,“我儿子写了两封信来,我想给他回个信。你帮帮我,好吗?”这样的要求,在我是力所能及,我便答应了她。老太太的儿子在外地干活,写了两封信给她。两封信相隔有半年,写得很简短,内容只是  相似文献   

15.
《瞭望》2000,(30)
父母失职使孩子的健康教育和成长受到伤害,能否只给称职的 父母发教养子女的“执照”父母对孩子志向、品德影响最大的是父母情趣爱好从根本上改变父母失职现象,亟须建立一种社会机制关键在于提高家长素质 “父母在儿童的气质中,奠定了最初几块基石。”家庭教育的优劣,总体上取决于父母的素质,父母对子女一生发展起奠基作用。有人曾对一组世界级运动员进行了调查,要求他们说出早期对他们成功影响最大的是什么,95%的人回答是“父母的支持和鼓励”。 具有几千年“养不教,父之过”传统的中国,失职家长不在少数。如今,智力投资已成…  相似文献   

16.
傅佩荣 《党政论坛》2013,(12):15-15
人在年轻时所设定的目标可以称为“五子登科”——“银子、车子、房子、妻子、儿子”。只要社会稍微开放,经济自由发展,上述目标到了三四十岁,就可能——达成。但是,这样就够了吗?有一次,我搭飞机从美国回台北,旁边坐着一位六十几岁的乘客。在闲聊中,他谈到自己很早就“五子登科”,后来3个孩子还全部在美国落地生根。原本希望在美国的子女家中享受天伦之乐,结果呢?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又一批海外游子回大陆探亲,家乡消息在港澳台同胞中不胫而走,垂暮老人叶落归根,魂归故里的要求更加迫切。近十年来,据有关方面统计,安葬在大陆的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已有十万人,仅湖南省就有上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台湾同胞。长沙的豫园,衡阳的衡山,芷江的明峰等公墓都是特意为他们开辟的。岳麓山夫妻合葬 1993年春节,在加拿大温哥华一所医院的急救室里,87岁的朱志青老太知道自己已经病危,用游丝般地声音,向守在身旁的儿子说了三个字:“岳麓山。”儿子吴君雷一下就明自了,母亲要回家乡去。但  相似文献   

18.
《侨园》2016,(5)
正假如不为儿子办理出国留学手续,我真不知道现在办理这个事竟然还这么难。儿子将要大学毕业,准备到N国读研。对待独生子女我们做父母的是有求必应,这也是中国一代人的通病。倾其所有,凑足儿子读研的学费。我想,这以后儿子出国读研只是时间问题了,但我大错特错了……N国的规定,存款证明要1年以上,每笔资金要说明出处、来源,以便证明这些资金是合理、合法的收入。这还不算,要具备出国人员父母双方年收入达到15万元人民币的数额,要有收入纳税证明。存款证明需要原件,有  相似文献   

19.
“留守儿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张 《瞭望》1994,(45)
每到过儿童节,各界人士都要给失去父母的孤儿、弃婴送爱心、送温暖;为失学儿童捐款、捐书、捐物,支援“希望工程”;当然,也给更多的幸福儿童举办庆祝节日的活动,大大热闹个几天,但往往忘了或者说忽略了还有不少虽有父母,却因父母卷入“出国潮”,做了“留守儿童”的孩子。 “留守儿童”这个名词是由于有了许多“留守女士”“留守男士”和“留守老人”相应产生的。这些孩子因为父母在海外,又上学,又打工,难以抚养下一代,不得不交给上一代——祖父母或外公外婆一一来照看。父母一去七八十来年,  相似文献   

20.
岁末夜谭     
我们渡过了一个美好的圣诞。薇薇和五岁的儿子Tophie从洛杉矶回到爱荷华;她德国驻美总领事馆的丈夫Klaus回波恩看老母了。住在爱荷华的蓝蓝和女儿Anthea年年和我们一起过圣诞。任教芝加哥大学的李欧梵,第一次以“乘龙快婿”的身份在爱荷华过圣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