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贾妮燕 《奋斗》2023,(4):70-71
<正>六十多年前,老一辈的创业者们披荆斩棘、众志成城,在亘古荒原上建成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竖起了一座催人奋进的精神丰碑。六十多年来,一代代奋斗者接力前行、奋勇争先,不断书写新的奇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深挖其蕴含的时代内涵,对于凝聚干事创业的精神力量,具有重要意义。心怀国之大者,增强干事创业的使命感。新中国成立伊始,国内石油资源严重匮乏,  相似文献   

2.
“铁人”王进喜,很多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名字。“铁人”精神就是“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的无私奉献精神。今天,当我们重新缅怀“铁人”业绩时,依然能够强烈感受到“铁人”精神所展现出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钱达理 《世纪桥》2014,(8):38-39
铁人精神的含义,及其孕育,形成,发展的过程。铁人精神对当代社会及民族发展的影响,对青年人的教育,对青年人一切优秀品德的培养,以及铁人精神的基本内容如何渗透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铁人精神对于当代青年人的创业,事业发展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所以,铁人精神并没有过时,而且价值和现实意义值得我们继续弘扬,发展。  相似文献   

4.
周明  楚丽丽 《世纪桥》2010,(15):98-99
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特质,当代的90后青年,需要从真实中感受现实,从历史中审视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在大学中寻找思想教育的资源和德育教育资源已被提上了日程。探索依托企业办学学校的特点,分析以弘扬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为主线的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机制。把学习和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有机结合,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5.
苏锐华 《奋斗》2010,(10):27-27,37
<正>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延安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胜利篇章。同样,黑龙江人民也在极其艰苦的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创造出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北大荒精神"为代表的优秀精神资源财富。它们与延安精神既是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不断鼓舞着龙江人民克服困难,指引着龙江儿女奋勇开拓,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继承延安精  相似文献   

6.
刘玉珍 《世纪桥》2011,(1):95-9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考。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做法做了些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张兴祖 《企业党建》2012,(12):28-29
当前,玉门油田正处在建设“双百”油田这样一个新阶段,能否实现关键在人.核心是要有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能带头发扬和践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更好地服务油田发展的领导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8.
《奋斗》2009,(8):37-38
大庆钻探系统是铁人精神的发源地,也是大庆精神的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以铁人王进喜、铁人精神的传人李新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英模人物和以钢铁1205钻井队、永不卷刃的尖刀1202钻井队为代表的一批先进集体,在为国家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积淀了深厚的精神文化底蕴,提供了强劲的文化支撑力。  相似文献   

9.
李建梅 《企业党建》2012,(11):26-26
一、传承大庆精神,提升海外队伍战斗力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东方物探全体职工的思想基础,持续开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再学习、再教育,切实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入脑、入心、入言、入行。按照“六必谈”要求,加强中方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中方干部职工以身作则,感染和带动外籍雇员一起吃苦、一同奉献、一齐拼搏,将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在海外、发展在海外。  相似文献   

10.
在创新宣传思想工作中弘扬大庆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宇峰  李延芳 《奋斗》2007,(9):26-27
大庆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大庆精神是大庆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在继承和发扬宣传思想工作优良传统的同时,围绕继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着力在创新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宣传载体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为实现大庆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1.
陈景文 《奋斗》2009,(6):59-64
前不久,省委决定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闯关东精神、大兴安岭精神一并纳入全省精神资源体系。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又通过了《关于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规划的决议》,正可谓伟大的创业实践产生伟大的创业精神,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伟大的创业精神,黑龙江人的前赴后继有如一首希望之歌,在向新时代的进军中尤为嘹亮……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我们蓟县积极按照市委十届二次全会部署,紧密联系实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把党的十八大精神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各个方面.落实到加快建设中等规模现代化旅游城市的具体实践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水平。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09,(5):19-21
今年是大庆油田发现50周年,站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起点上,重温大庆艰苦创业的光辉历史,追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形成发展的过程,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对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从厚重的历史积淀中汲取奋进的力量,推动大庆油田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浙江文化和浙江企业家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本质上说,企业家精神是一种与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紧密联系的现代文化现象。浙江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成功地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生动的创造性活动,在浙江区域文化的优秀因素与新时代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中,初步实现了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浙江企业家精神的兴起便是这种文化转型的主要标识。因此,深入研究区域文化,并从今天现代化实践要求出发,总结提炼优化和张扬浙江企业家精神,是我们目前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崔永琦 《奋斗》2006,(10):18-20
大庆,这个昔日一片荒原上开发建成的世界级的大油田,这个曾孕育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神奇的土地。如今已成为一座繁荣美丽,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城。“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这是大庆人抒写的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湖在城中,城在绿中。旧日的水泡子改造成了今日一汪汪清澈的、湖湖相连与嫩江相通的活水,水活了,树绿了,城新了,大庆人也更加地充满灵气。“我为大庆添魅力”,每个大庆人都把它视为责任与光荣,大庆跻身2006年度全国魅力城市评选。  相似文献   

16.
科学精神对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特别是民族精神塑造具有重要价值,这表现在:科学精神能够直接推动经济的创新发展为民族精神的塑造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科学精神的融入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科学精神的融入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科学精神是现代科技社会普遍的一种价值追求,它的融入是民族精神时代性和开放性特征的体现;科学精神的融入对民族精神的建设具有方法论意义.我国当代将科学精神融入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如下的根据和条件:中国现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科学精神融入当代民族精神的根本原因;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为科学精神的融入提供前提条件;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出的科学精神为其融入奠定了思想基础.我国将科学精神融入当代民族精神还需要有如下的保障措施:充分认识科学精神融入的重要意义,将其提升到建设中国先进文化的高度;积极开展科学活动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使之深入广大国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更加民主开放的社会环境,创造有利于科学精神弘扬的良好氛围;注重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寻找白石龙     
深圳市宝安区民治街道白石龙村,是一个在深圳地图上找不到名字的小村子,可它的名字却与历史上著名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陕西金泰恒业房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秦恒业)多年来坚持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发展同步推进,进而实现从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面系统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精神层是企业领导和职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制度层约束和规范着物质层和精神层的建设;物质层是形成企业文化精神层和制度层的条件。三个层次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19.
我军上世纪60年代掀起的轰轰烈烈的群众性练兵运动与一位普通连长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位连长就是郭兴福。以他名字命名的教学法被称为郭兴福教学法。郭兴福教学法的推广,推动了群众性练兵热潮,提高了军事技术水平,在人民军队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鲜为人知的是,李德生对发现、培养郭兴福,总结、推广郭兴福教学法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0.
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的航船,劈波斩浪,开天辟地,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红船所代表和昭示的是时代高度,是发展方向,是奋进明灯,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第一次公开阐述"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