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金融系统挪用公款犯罪若干法律问题的思考张家佩金融系统挪用公款犯罪,犯罪金额大,涉及范围广,发案比例高。据中国人民银行××省分行统计,1993年全省金融系统挪用公款的发案数,占当年系统内经济案件发案总数的44.5%,居于发案首位,应引起高度重视。(一)...  相似文献   

2.
国家工作人员为谋取私利.利用职权,擅自以单位有价证券质押为个人贷款行为,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对这种行为如何定性,存在两种意见,一种观点认为此行为符合挪用公款罪的犯罪构成.应定挪用公款罪;一种观点认为此种行为中.使用人并未直接使用单位公款,因而不宜以挪用公款罪定罪处罚。笔者认为,对该行为的正确定罪,必须弄清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有价证券是属于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二是有价证券质押担保行为是否侵害了有价证券所有人的所有权?  相似文献   

3.
题记:林业局一位局长、一位现任副局长、一位原任副局长现任调研员、一位造林科科长、一位资源科科长、一位规划设计队队长以及石堰镇一位林业站站长全部落马。局长余平收受他人贿赂人民币509000元,与造林科科长陈胜共同挪用公款150935.40元;副局长郑爱国收受贿赂28000元;原任副局长、现任调研员向小贤收受贿赂31000元;  相似文献   

4.
谈企业承包经营中挪用公款罪的区分李小平挪用公款罪的显著特征是“他用”公共财物,并且数额较大。在企业承包经营中,由于承包经营合同规定了承包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承包经营中依据承包经营合同在一定范围内享有对公共财物的处分权。这样,就决定了企业承包经营中挪用...  相似文献   

5.
挪用公款罪有关规定之异议成国平挪用公款案近年呈逐渐增多之趋势。笔者在办理挪用公款案件的实践中感到.现行有关法律规定,尚有一些不尽完善之处,亟待修正、弥补。一、将“归个人使用”作为构成犯罪的必要条件,忽视了犯罪的社会危害性1989年,“两高”《关于执行...  相似文献   

6.
刘××的行为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密然刘××于1989年10月承包了某县国有化纤制品厂。根据承包合同规定,承包期暂定一年,待承包期满,视生产、经营状况重新签订合同。在承包期间,刘××享有生产、经营、管理自主权。企业利润采取大包干形式,即年终必须完成30...  相似文献   

7.
一、基本案情被告人苏豫鲁,男,49岁,汉族,原系安@省经济协作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因涉嫌犯挪用公款罪,于互996年5月18日被逮捕,后被取保候审。1996年9月16日,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苏豫鲁犯挪用公款罪、贪污罪,向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公诉。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检察院起诉书指控:被告人苏豫鲁在1995年7月至10月间,利用其担任安徽省经济协作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管理公共财物的职务便利,挪用公款13万元投人期货交易市场进行营利活动,数额巨大。案发后,其亲属代其退还5万元,尚余7.4055万元未退还,其行为构成挪用公款…  相似文献   

8.
程明 《江淮法治》2008,(20):30-31
在浙江海盐.得到嘉兴市纪委高度重视.被当地群众热议的庞乐明案.6月2日终于尘埃落定。这位海盐县曾经的风云人物,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先后利用职务之便。将秦山核电事故场外应急办公室(以下简称应急办)神秘化为“公关机构”.贪污公款185万多元,挪用公款300多万元。嘉兴市南湖区法院以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五年,  相似文献   

9.
王文波 《法庭内外》2006,(3):F0002-F0002
2006年2月10日上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原副行长于大路受贿、挪用公款、行贿一案作出一审判决,三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相似文献   

10.
挪用公款中的犯罪数额的计算对该罪的定罪量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司法实践中,一次或者一般的多次挪用公款数额的计算并不存在法律上的争议.对其按照实际挪用数额或者累计数额计算已经成为理论及实务界的共识。但是,对于以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公款情形下的挪用公款数额应当如何计算,却是存在着众多的争议。  相似文献   

11.
近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市“3.2”特大金融犯罪案作出一审判决。主犯王健犯挪用公款罪、虚报注册资本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南京保捷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周璞犯挪用公款罪、虚报注册资本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14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南京摩天混凝土有限公司原总经理王冬平,犯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3.2”特大金融犯罪案主犯王健,原是南京市农行秦淮支行建康路分理处副主任。自1995年8月至1996年7月,王犯利用职务便利和国家银行信誉,通过自己联系…  相似文献   

12.
2007年以来,河南省副处级以上官员“落马”百余人,有县级官员竟挪用公款1.06亿余元。  相似文献   

13.
当前挪用公款罪司法实践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为依法惩处挪用公款犯罪,1998年5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  相似文献   

14.
这起挪用公款案的数额如何确定?编辑同志:有这样一起挪用公款案:王某在1991年7月挪用公款3000元归个人使用,同年11月王将款全部归还。1992年7月,王又挪用公款10000元归个人使用,至1993年4月案发时未归还。请问:王某挪用公款的数额是以1...  相似文献   

15.
对挪用公款罪概念的法律思考朱贵雄1988年1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施行了《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将挪用公款罪确定为一个独立的罪名,本文试从挪用公款罪概念应具有的逻辑含义角度,提出界定挪用公款的探讨意见。一、挪用公...  相似文献   

16.
1998年颂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称“解释”)规定:挪用公款存人银行、用于集资、购买股票、国债等,属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挪用时间和是否归还的限制。对高法“解释”的理解和适用司法实践中有二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只要存在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存人银行的行为,不论其主观故意如何、出于何种动机和目的,也不论其是否营利,一律认定进行营利活动,构成挪用公款罪。另一种观点认为,对挪用公款存人银行的行为不能一概而论,认定属营利活动的,当事人主观上必须具有营利的故意,在主观上无营利的故意,同时在客观上也没有得利的,不应认定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只有那些主观上为了获取利息等个人利益的才能视为进行营利活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的犯罪与日俱增,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犯罪的一个突出问题。为了有效地遏制和打击挪用公款案件的发展势头,笔者就当前挪用公款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当前挪用公款犯罪的特点1.犯罪主体扩大化,党政机关、行政执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突出。过去,挪用公款犯罪的主体,多是直接掌管钱财的领导和会计、出纳等金融业务人员而今,除了掌管钱财的会计、出纳、证券人业人员和银行储蓄人员、企业销售业务人员外,还有国家行政部门的领导人、司法、执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1979年刑法和修改后的1997年刑法均以专门的条款对挪用公款罪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对于打击挪用公款犯罪,维护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保护国家、集体财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挪用公款罪所指向的犯罪对象仅限于公款,司法实践中,对于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其他公共款项和财物的行为,由于“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无从加以追究,客观上放纵了这类行为的滋生和蔓延。笔者认为,应完善挪用公款罪的规定,将挪用公款以外的其他公共财物的行为一并纳入刑法调整的范畴。一、将挪用公款以外的其他公共财物的行为纳入刑法调整…  相似文献   

19.
侯文学 《政府法制》2008,(10):47-47
被称为“三玩市长”的郴州市原副市长雷渊利.以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三项罪名.被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0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没收个人财产32万元。经办此案的公诉人透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真相:雷渊利在位时,被30多个老板包围。热衷于玩权力、玩金钱、玩女人的他.也恰恰毁在这些投其所好的老板身上。雷渊利的案例无疑给官员们敲响了警钟:要避免断送前程,应该与老板保持“一米线”才行。  相似文献   

20.
陈顺利,1976年出生于河南清丰县的一户农民家庭。1994年,他考上了一所银行于部学校,1996年毕业分配到县农行工作。2006年1月,他被提拔为清丰县某营业所负责人。就是这样一位党的干部,却伙同他人,挪用公款,在彩票的“黄粱梦”中迷失方向,直至神话的破灭。2011年1月30日早上8时,他们选择了投案自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