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幅员辽阔,丰富多样的气候类型和地理地形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意味着我国的农业生产要面对更加复杂的孕灾环境。影响农业生产的灾害主要包括两类。一是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随着全球气候剧烈变化,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多发、频发、重发成为农业生产的大背景,造成的损失平均占农业损失的8成。同时,反季节设施等栽培方式的变革和物流业的发展,成为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有害生物传播和动物发生疫病的重要原因。二是人为灾害。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通过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机制。全面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为建立和谐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中国减灾》2013,(9):54-55
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事件和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率都在增加。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呈现种类繁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在2000亿元以上。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相对于减缓措施,适应气候变化显得更为现实、紧迫。加强灾害风险管理,尽早制定适应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规划,并将灾害风险管理纳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整体战略规划,显  相似文献   

4.
覃子建 《中国减灾》1992,2(2):41-41,37
针对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旱涝、风雹、病虫等多种自然灾害,贵州省在农业减灾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努力普及农业适用技术,尤其是防灾抗灾农业适用技术。灾前采取预防性措施是关键。最近几年来,贵州防灾抗灾农业适用技术不仅有推广,而且推广的覆盖面逐年扩大,为灾年夺丰收创造了良好条件。1987年与1990年相比,贵州半旱式栽培由5.86万亩扩大到60万  相似文献   

5.
减灾教育与减灾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海玲 《中国减灾》1999,9(3):47-50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减灾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虽然我国的减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1998年长江、嫩江和松花江发生特大洪灾,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暴露了我国减灾能力的薄弱。我国经济基础比较差,在短期内不可能拿出巨额资金建设各种高标准的减灾工程,发展非工程减灾措施可以缓解这一问题。而减灾教育是非常有效的非工程措施之一,在重视工程性减灾措施的同时,应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6.
吕春 《中国减灾》2009,(12):44-44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自始至终贯穿着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认识史。在与灾害抗争的过程中,既包括每一个普通个体所做出的牺牲和贡献,也包括历代统治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方面做出的努力。“罪己诏” 据记载,商汤在桑林中祈雨时曾说“六事”,要求帝王在灾害发生后,  相似文献   

7.
茂名市地处粤西,南临南海,北为山区。茂名气候为亚热带海洋气候,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先后发生过干旱、暴雨、洪涝、滑坡、台风等。在茂名地区,常年有灾民30-50万人,缺粮户8—10万户,缺衣少被10万人左右。近年来,因灾倒损民房3万多间,全倒户近8000户,因灾紧急转移安置灾民近4万人,灾害应急救助工作任务较重。  相似文献   

8.
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1月5日说,2005年中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475人死亡,紧急转移安置1570.3万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042.1亿元,虽然2005年中国自然灾害比较严重,但国家综合减灾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去冬今春以来,我国遭遇了一系列极端天气,从低温到大旱,从高温到洪涝,动辄几十年之最、上百年之最。一时间,大自然似乎变得喜怒无常,令人捉摸不透。  相似文献   

10.
正农业对于人类生存、发展的意义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毋庸置疑,但农业又是自然灾害风险很高的产业。因为自然灾害的原因,每年农业生产都会遭受巨大损失,农业生态坏境也受到破坏。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给农业生产和农业减灾研究都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其他领域的灾害相比,农业灾害具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幅员辽阔,丰富多样的气候类型和地理地形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意味着我国的农业生产要面对更加复杂的孕灾环境。影响农业生产的灾害主要包括两类。一是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随着全球气候剧烈变化,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多发、频发、重发成为农业生产的大背景,造成的损失平均占农业损失的8成。同时,反季节设施等栽培  相似文献   

12.
张延喜 《中国减灾》1992,2(4):17-18
大家知道,我国的农业由于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受自然灾害影响很大,自然灾害是造成农业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减轻灾害影响,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我部于1989年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农业部执委会,在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的指导下,根据我部特点,开展减灾工作,增强农业战线各级人员的减灾意识,提高减灾效益。总结近几年的工作,我部主要是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减轻自然灾害损失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虽然各地都已形成一系列规范、严谨的抗灾减灾体系,但在抗灾减灾能力建设上还存在抗灾减灾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意识差、抗灾减灾措施还不完善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14.
2月26日下午,国家减灾委员会在北京举行全体会议,会议全面分析研究今年的自然灾害形势,进一步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抗灾救灾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减灾委员会主任回良玉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5.
农村泥草房改造是吉林省九届党代会决定实施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决定从2007年试点开始,用5年时间完成全省74.5万户泥草房改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事件增多,重大自然灾害频发,2008年初的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大地震、2010年4·14青海玉树地震和8·7甘肃舟曲山洪泥石流灾害,都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综合减灾救灾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对今后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事件增多,重大自然灾害频发,2008年初的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大地震、2010年“4·14”青海玉树地震和“8·7”甘肃舟曲山洪泥石流灾害,都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综合减灾救灾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对今后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为此,本刊记者就我国综合减灾战略和热点问题采访了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面对自然灾害,农业无疑是暴露性最大的承灾体。一般年份,全国平均农作物受灾面积4000多万公顷,成灾2000多万公顷。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生产规模扩大、  相似文献   

19.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灾难造成上百万人伤亡,直接经济损失6500亿元左右,占我国GDP的6%。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以往不同的是,除了频繁发生的传统灾害外,新发灾害种类明显增多,而且极易引发次生或衍生灾害。同时,人们对灾害的忍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频发的自然灾害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产生了社会关系重构、利益重新调整、社会组织系统重建、灾害救助对象调整等社会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政府从公共管理的视角,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