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的行政生态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行政生态学是生态学与行政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个边缘学科,它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公共行政。透过行政生态学的视角分析,和谐社会的建构离不开行政系统与行政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构建和谐社会问题的提出正是对当前行政生态系统失衡的一种回应,是行政生态环境向行政系统输入的需求。因此,建设和谐的行政生态系统是实现行政生态系统的平衡、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行政协调职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协调是和谐社会的实现机制,二者是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本文封作为政府职能的行政协调作了学理分析,从行政生态学的角度,阐释了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了确立政府的行政协调尤其是政府外部协调职能的重要作用,追而指出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政府应该建立和加强服务引导型的行政协调职能,井针对不同类型的社会门题,提出了相应的行政协调手段。  相似文献   

3.
法治行政是构建和谐行政的根本保障。当前行政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障碍对构建和谐行政仍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依法行政观念淡薄;行政体制运行中存在诸多缺陷;行政执法实践中还存在诸多矛盾等。因此,在促进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应实现治理理念与服务理念的和谐;执法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和谐;执法中"情、理、法"的和谐;执法过程与执法结果的和谐以及执法权力与执法责任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中,公共治理的和谐最为关键.公共治理和谐的实质是政府与社会主体的合作与协调.而行政指导的价值追求和积极功效恰好能够形成政府与公民的合作关系,实现公共治理的和谐.行政指导行为失范使之难以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有效推行,并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当前规范行政指导成为构建和谐社会重要内容,其主要路径是:加强行政文化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和加强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5.
从行政生态学视角分析,构建适度政府规模实质是寻求政府规模与行政生态环境间的动态平衡.转型期的我国政府规模由于所处行政环境及政府自身原因,存在非理性膨胀,其适度政府规模构建应以营造良好行政环境为基础,以大部制改革为依托.  相似文献   

6.
行政伦理价值体系重塑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行政伦理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有着特殊的作用。构建适应和谐社会的行政伦理体系,必须重塑作为行政伦理体系核心的行政伦理理念和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7.
行政生态理论视角下的我国监督行政机制具有里格斯笔下的过渡社会的典型特征,即异质性、重叠性和形式主义。本文运用行政生态理论解读我国监督行政机制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尝试从经济、社会、沟通网络、符号系统和政治结构这五个生态要素来思考我国监督行政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求知》2007,(9):42-43
为了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举办了“马克思主义与和谐社会构建”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与会学者就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和谐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谐社会构建的路径等专题进行了研讨.提出了不少有见地、有启发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与行政理念创新的取向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从行政理念的取向角度亦即行政文化的角度,提出并讨论其是有利于或是有碍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无法回避。在政府行政理念创新领域若不重视伦理取向、协调取向、平衡取向、民主取向和公正取向,和谐社会的构建将是困难的。  相似文献   

10.
行政生态学与生态行政学都是行政学与生态学相结合产生的新兴边缘学科.行政生态学是关于"行政的环境"的科学,侧重于行政系统的外部环境研究,是借用生态学的生态平衡理论,从行政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来探讨行政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生态行政学则是关于"环境的行政"的科学,主要研究政府行政手段在生态环境管理中的应用,是探求政府生态行政管理规律特点和方法的科学.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行政伦理规范的必要性主要有它是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现代公共精神的塑造,有利于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也是我国融入世界一体化潮流的要求.其基本原则应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突出公仆精神和以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为价值导向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行政伦理规范体系时,要注重以下几方面要革新传统观念、重视改革政府组织、加强制度约束、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发挥道德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和谐社会与公共行政的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则有赖于和谐与公共行政精神的融合,需要关注的是和谐社会的前提即稳定,实现和谐的纽带即利益,对和谐的保障即制度;最终实现和谐社会条件下公共行政的价值追求即实现公平。  相似文献   

13.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我国目前政治参与还存在动员型参与偏多、公众知情权有限、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极大影响了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我们应该从观念层面、技术层面、制度层面以及物质层面等方面推进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4.
裴志军 《行政论坛》2007,31(6):65-68
社会资本的培育能够提升公民的宽容和妥协精神、提升公民对制度的认同感、增强公民的合作参与的品质。在转型时期,我国规范、网络和互信的社会资本存在着严重缺失现象,制约着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对我国的和谐社会建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社会资本的培育应当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5.
执政党社会整合能力的有效发挥是其保持执政地位、获得合法性资源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当代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造成了社会现实的深刻变革,这种变革使我们党的社会整合能力面临新的挑战.面对领导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党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政府保持清正廉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美国政府已经基本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政府行政伦理体系。而其体系的建构则经过了上百年的历程,是由他律转变为自律的过程。美国政府道德规范体系的构建经验对中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视域中的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冲突;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冲突;主流文化与多样文化的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不仅制约着和谐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且关系着和谐社会建设的未来。妥善处理文化冲突,实现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现实课题。为此,要注重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融汇世界文明成果;重视文化价值理性,统筹经济文化建设;培育和谐文化生态,建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8.
张勤 《行政论坛》2007,(4):68-71
现代政府对新生的公民组织来说,依然是处于强势地位,政府的侵权行为不仅侵害了公民的利益及其对政府的认同,它还动摇了政府自身的合法统治基础。实现政府管理的科学化、社会管理的法制化和人民生活的民主化,必须首先实现政府和公民的理性博弈。为了使公民社会组织得到健康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中国的公民社会组织必须重视并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一方面,要防止成为政府的附庸;另一方面要防止与政府产生不必要的对立。公民社会组织应当通过正规的与非正规的渠道,与政府及其领导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积极寻求政府的理解与支持,建立公民社会与政府、市场共生共强机制。民主体制下唯一良好的权力配置就是强社会与强政府共存;在这种格局下,政府有能力高效地工作,公民社会也足够强大以防止政府权力过度扩张而侵犯公民权利;双方中任何一方的弱小,都会产生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西方各国新公共管理改革虽然采取的政策具有趋同性,但改革的结果和进程却是千差万别,表明了各国的行政生态环境在其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因此,我国立足本身独特的发展阶段和行政生态环境,借鉴国外政府改革的经验,最关键的是思路和改革方向上的启示,然后才是对其改革手段的借鉴与本土化。我国未来的行政改革应做到:一、行政改革模式和手段应当是多元的;二、要处理好行政改革与政治改革的关系;三、寻找我国行政改革的持续动力源。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讨论了和谐社会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毕竟是社会管理领域的任务,因此,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构建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是互为因果、相互联动的关系,此进彼进,此退彼退,共进双赢,共退两败, 一退亦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