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代议制民主再次成为政治理论建构中的前沿论题。代议制民主框架之所以再次成为分析批判的对象,原因有三点:一是意大利和希腊两国的民选政府在欧元危机中被技术官僚政府取代;二是新自由主义政治和停滞的政党体制导致"别无选择"魔咒爆发;三是"愤怒者运动"和"占领运动"再次暴露了制度的运作缺陷。虽然这种批判吸收利用了代议制度通常遭受的质疑,但是对代议的当代解释中仍有一种观点需要进一步反思。这种观点就是制度性代议,也就是我们所理解的民主  相似文献   

2.
西方代议制民主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近代既是一个民主理论迅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代议制度确立和发展的时期,许多国家都采取了代议制的国家制度形式.西方代议制民主在早期曾经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随着时代变迁,西方代议制民主也逐渐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3.
自从自由代议制民主在西方产生以来,对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质疑与反思就从未停止过。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发展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普通民众对现存民主体制的消极不满情绪日益增加,西方学界内部对自由代议民主制的缺陷与不足也提出了更多批评与思考。无论是对传统民主体制的批评,还是所提出新的制度发展路径,西方学者的关注点都回归到合法性问题上。作为一种政治制  相似文献   

4.
刘传明  林奇富 《国际展望》2023,(1):82-95+156
当前,民粹主义的兴起对代议制民主形成了较大冲击,是欧美国家民主政治危机的重要表现之一。代表性断裂是政治代表体制与民众之间出现的政治裂隙与信任危机,体现了公共政策与民众诉求的一致程度,英、美、法等发达国家民粹主义的兴起即为代表性断裂的结果。民众分化导致民意整合难度加大,代表日益服从国家的逻辑引起代表自主性增强,选举的问责功能失灵导致代议民主运行机制异化以及精英集团利益关系逐渐超出民族国家的界限,都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和加剧了代表性的断裂。这不仅会瓦解传统的政治代表体制,使民主政治沦为精英政治,而且会造成政治失序和社会混乱。弥合代表性断裂,既应重视民意,尊重民意,注重对民意的回应;也应避免落入民意政治的窠臼。各国应追求民主政治而非民意政治;应在重视民意的基础上以理性制衡民主,而不是对所谓民意亦步亦趋。  相似文献   

5.
代议民主和古典民主在结构上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在前者当中,代理人成为一个结构性的必需。通过这个方式,代议民主的原创性核心结构的实质就是将主权者位置永久性地"留白"(留给抽象的全体人民)。在当今的民主政治中,主权(至高性)的位置所在是一个"空白场地",无法被任何个体或群体所占据;这使得政治过程中最重要的力量,即民选出来的代理人靠不住的时候,政治过程本身就必然会坍塌。围绕"代表"这个代议制核心元素展开批判性分析,可以揭示出代表的三重"靠不住"。而2016年的"英国脱欧"公投、土耳其政变、美国总统大选三大事件,则分别为我们近距离检视这三重"靠不住"提供了独特的经验性契机。  相似文献   

6.
民主是政治文明的核心要素,全过程人民民主创造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新形态。从古代到现代,西方民主实现了由直接民主向代议制民主的转换,这也将个人的主体地位替换为代表,实质民主转换为程序民主,这一转换的核心特征是资本主义民主的形成,实现了自由民主、有限民主、代议民主、程序民主等多种民主形式,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形态,同时也因为单过程选民民主的缺点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全过程人民民主重新确立了人民在民主中的主体地位,以合作原则取代制衡原则,以一致标准取代竞争标准,形成了全覆盖的客体定位、全方位的机构定位和全链条的程序定位,兼顾了民主的程序与实质,塑造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7.
现代国家中的民主政治主要表现为代议政治,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的方式建立代议机构,由其行使统治权和管理权。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维度,代议民主的运行体现为国家权力来源于社会委托的正当性机制。在精英与大众关系的维度,代议民主的运行体现为政治精英回应社会大众的有效性机制。西方国家将选举视为建构统治正当性的必要程序,却又难以接受选举激励失灵导致的政策后果。统治正当性与治理有效性之间的张力,是代议民主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由于社会变化 ,西欧民主出现了以政党政治和代议制功能弱化为特征的危机 ,出现了大众传媒和非政府组织等新中介替代性发展并导向直接民主的民主转型 ,出现了直接民主演绎变质成为“极权民主”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右翼民粹政党的兴起,已经成为西欧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从代议民主的制度逻辑出发,选举竞争的激励效应和执政实践的学习效应,是民粹政党主流化的推动力量。代议民主的可持续运行既需要正式制度的支撑,也要求社会心理的配合。在选民群体分裂和政治共识瓦解的条件下,民粹政党的主流化趋势还伴随着主流政党民粹化的反向运动。右翼民粹政党对民主政治的冲击,并非直接从形式上改变代议民主的制度结构,而是由于社会对抗心态的蔓延,逐渐削弱政治过程的民主效能。  相似文献   

10.
古典直接制民主与现代代议制民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多有不同。前者是一种平民的业余政治,后者则是一种特殊的精英政治,或是精英主义与民主主义的混合物。在实践层面上,代议制民主更有可行性;在理论层面上,特别是在权力合法性方面,直接制民主则有更大优势。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一段历史颇能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1.
正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代产生的诸多新的民主理论成果都源自对代议制民主的反思与批判,尤其是对投票选举间隔期间的民主实践的思考。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民主实践面临的社会经济与技术条件同代议制民主发展初期相比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便是各种新媒体的产生与传播内容的极大丰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反思民主形态的变化和促进民主理论的创新,便成为民主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著名政治学家、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12.
《南风窗》2014,(3):30-34
卡尔·波普说:“民主就是在不流血的情况下将政府赶下台。”全球越来越多卸任首脑的出现,预示着代议制民主和首脑任期制已经深刻改变了这个世界的面貌。  相似文献   

13.
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引起人们政治观念和行为的相应变化,并作用于政治系统.德、法、意、希四国的代议制民主政体以定期选举、政党政治和代议制度为核心内容,较高的老龄化水平重塑投票格局、弱化民主基础、助力民粹主义,对四国产生了相似的影响.同时,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程度、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老龄化对四国民主政治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性.德国为解决劳动力问题主动接收难民,但难民危机打破了政治格局的稳定;法国政府的改革决心和民众反对之间的张力过大,养老制度改革加剧了社会动乱;意大利面向养老制度改革的政策供给能力偏弱,非常规机制增加了不确定性;希腊老龄化初显,但债务公投加速了其政治幻灭.  相似文献   

14.
巴黎公社打碎了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建立了议行合一的无产阶级国家政体,体现了人民民主精神和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根本特征.巴黎公社是对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的挑战,它向世人表明,三权分立不是唯一选择,代议制民主不是终极真理.代议制民主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少数人统治的精英民主,三权分立、多党制衡导致西方政治极化和社会撕裂.新冠...  相似文献   

15.
西式自由民主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民主话语体系之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渐趋协调,关键在于围绕议会、选举、政党三位一体的"代议民主"核心制度安排,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体论述;同时,以"自由"替代"平等"作为核心价值,在本体意义上把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界定为维护个人自由。西式自由民主制度与民主话语体系成功的诀窍在于本体意义上自由民主与政体意义上代议民主的"表里相济"。围绕民主话语体系与民主政治实践之间的表里关系,在民主内涵等基础性概念的理解问题上展开对西方民主的反思,有助于探讨中国在民主话语和政治实践上另辟蹊径的可能方向。与本体意义上的人民民主相适应,中国政治改革需要着力落实的是政道意义上的参与民主。  相似文献   

16.
2018年11月爆发的法国"黄马甲运动"已延烧至今,短期内仍无平息的迹象。学界对其评价不一,但经常将其与1968年"五月风暴"类比。本文认为,"黄马甲运动"反映的似乎不是法国民粹主义的泛起,而是代议制民主的危机:作为这个制度支柱的各传统政党、工会、主流媒体等政治中介物,未能及时体察民意、整合民意、将民众的诉求引导到正常的代议制机制中进行回应处理,而是一如它们在"五月风暴"中的作为,游离在运动之外,从而失去了其应有的政治功能。"黄马甲运动"是否标志着法国政治生活的一种新形式、代议制民主的一种补充乃至替代,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7.
冷战后,苏联东欧国家民主化、北非中东国家"阿拉伯之春"、美国政治极化代表了民主所面临的三种不同类型的问题与危机:民主与民主化、民主化与民主巩固、民主体制与现代治理。民主是一种目标,民主化是向这个目标转变的过程,民主巩固需要国家建构先于民主体制建构。美国当代民主体制的衰败是麦迪逊式共和体制与现代治理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所致。因此,民主转型与民主巩固的失败,民主体制与现代治理的矛盾,代表了当代民主发展的困境。"强政府与有效治理"成为全球性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的欧洲政治中,政党是连接国家与社会的桥梁,是欧洲代议制民主中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核心政治力量.以议题竞争和选民动员为基础的政党政治,是欧洲民主政治最基本的标志.然而近30年来,欧洲传统民主国家的政党政治却陷入了危机.这种危机,不是暂时性或周期性的,而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衰落.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有关政党危机的探讨就开始引起了欧洲学界的注意,各种经验性的研究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欧洲政党政治的生命力已陷入危机的事实,而从最新的研究成果看,欧洲政党的危机仍在持续深化.  相似文献   

19.
在《天上大乱》中,齐泽克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出发,分析美式民主,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分裂为“四党制”的美国正在失去曾经拥有道德领导力的幻觉;二是由于民主共识的消失、代议制民主现在无法代表人民真实诉求等因素,美式民主正陷入自身难以克服的困境;三是拜登政府无法使民主重生。美式民主陷入困境,根源在于美国已被大型垄断企业控制。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美国霸权衰落、美国深陷民主危机的背景下,共产主义才是实现真正的自由民主的根本出路。为早日实现共产主义,我们要敢于去做“简单的难事”和“看似不可能的事”。齐泽克的分析对于我们认识当代美国政局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看破美式民主的虚伪性和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2005年美国普卢托出版社出版了伊恩·布鲁斯等人所著的题为《阿雷格里市替代:直接民主在实践中》一书,该书第三章题为《阿雷格里市参与式预算的基本原则》,是由乌比拉坦·德·索萨(UbiratandeSouza)所著,索萨对参与式预算有切身体会。在这一章中,他总结了阿雷格里市参与式预算的基本原则,认为这种新型民主实践能同时避免资本主义代议民主制和苏联式体制的弊端,是值得高度重视的新民主实践。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