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目的类比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推理思维。这种推理要求从本质上抓住两事物之间的一般关系,根据这个一般关系进行正确的类推。它是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有机的统  相似文献   

2.
破案与侦查终结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案和侦查终结,其含义和意义不同,是侦查过程的两个不同环节,两者不可混为一谈。破案和侦查终结都是侦查主体对案件的认识过程,并以一定形式加以体现“破案”,通常解释是“查出刑事案件的真相”,然而,大家往往把它当作一种带结果性的措施、步骤或过程,即:认为破案就是对重点犯罪嫌疑分子依法予以拘留、逮捕或采取其他  相似文献   

3.
人们所争论的法律问题有正确答案?西方法理学对此颇多争议。否定论认为法律及其推理都是不确定的,因而无“正确的法律答案”可言;肯定论认为,作为整体的法律在实践中是统一的,也是确定的,最佳的法律判断就是唯一正确的法律答案;折衷论则主张把法律及其推理的确定性立基于程序的保障和合理商谈的实现,从而协调法律的确定性和判决的正当性之间的关系。本文从法律知识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全面分析和评价这些理论观点,并明确指出,法律及其推理的确定性是法治的理想之一,是权利保障的必然要求,但它们亦含有不确定的因素,而人类正好可以利用其不确定性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相似文献   

4.
行政诉讼制度运行良好的一个重要指针就是法官能够在行政诉讼案件中运用正确的法律推理思维与方法而得到“正当的个案裁判”。法律推理具有不同于形式逻辑推理的重要特征。从一个具体行政案件的判决论证过程中,可以发现合宪性解释对于“作为具体化之宪法”的行政法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行政争议中复杂的价值冲突也使得价值衡量的推理方法尤为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学过普通逻辑的人都知道联言推理有一个正确的推理形式——合成式,有的教材称之为组合式。其形式为:Pq...P八q例1:某甲是军事家,某甲是文学家.所以,某甲既是军事家又是文学家。合成式为什么是正确的,金岳霖先生主编的《形式逻辑》说得最清楚,合成式“这种形式的正确性是很显然的,就联言判断与它的联言支的真假关系来说,如果所有的联言支都是真的,那么,联言判断就是真的,因而联言推理会成式的结论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o既然联言推理合成式之所以正确,是根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即联言判断与它…  相似文献   

6.
赵锦书 《法治纵横》2013,(24):34-36
石河子市城区分局刑警大队民警张晓胜,在公安基层派出所、刑警队工作了15个年头,现任刑警大队重案队一中队长。作为一个实战经验丰富的刑警,张晓胜在工作中总结出这样一条真理:刑警体现能力就是破案,破案就是硬道理,破案才能给党和人民群众一个交待,才能承担起刑警的职责和责任。  相似文献   

7.
俊杰 《警界科海》2004,(2):28-31
谈及心理侦探,人们或许会联想到柯南笔下的福尔摩斯,在看似毫无线索的情况下,具有“心理透视”本事的他总能根据现场的实情和被害人的描述,运用推理方式循迹追踪。其实,心理侦探是一种破案的方式方法,而运用这种手法的人就是心理专家或心理侦探专家。上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侦探专家吉安·迪克森曾警告白宫,有人要谋杀肯尼迪总统,可谁也不把她的话当一回事,  相似文献   

8.
<正> 确认被考察的某个对象是否就是已知的(即所要寻找的)那个对象,这是刑事侦查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这样的确认过程,在犯罪对策学中称为对客体的同一认定。从逻辑角度来考察确认被考察的某个对象是否就是巳知的那个对象,是通过特征比对而得结论的。因此,这一确认过程,实际就是一个由巳知探求未知的推理过程,其共同的推理形式,就是本文讨论的比对推理。  相似文献   

9.
<正> 法庭辩论效果如何,取决于许多方面的因素,辩论艺术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而辩论艺术的高低,关键在于推理是否正确。因为,对一个具体案件的审理过程,就是在查明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侦查“抢点”?“抢点”就是抢时间、迅速占领点位,就是指侦查员在侦查活动中,所具有的一种捕捉破案机遇,突破案件的意识。它要求侦查员对案件的实质把握要准,对破案的机遇判断要正确,要有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快速、灵活的反映能力,从而在案件复杂多变的因素中,抢点到位,发现、创造和捕捉机遇,侦破案件。  相似文献   

11.
法律推理与法律适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法制推理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就是一个从已查证属实的事实和已确定适用的法律规定出发推论出判决或裁定的过程.法律推理是法律适用的组成部分,没有法律推理,就没有法律适用.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法律适用通常采用的是形式推理,而这恰恰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在一些疑难案件中已不再适合,必须代之以高层次的实质推理.  相似文献   

12.
论法律实质推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适用法律实际上就是根据法律规范对需判决案件作出处理结论的推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仅运用普通逻辑研究的那些推理形式和推理规则,在许多情况下是很难得出一个理所当然的判决结论的,而必须深入探究法律规范的具体内容或最初的立法意图,还要考虑其他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这样的推理“是实质的,不是形式的”,(1)即难以对它作纯形式化的处理,故称法律实质推理。适用法律所运用的主要是法律实质推理,但目前我国学术界对这种推理形式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难以适应司法实践发展的需要。本文拟围绕法律实质推理着重探讨三方面的问…  相似文献   

13.
律师办案中,调查取证、判断事实的过程,就是一个法律推理的过程。律师办案中所涉及的案件事实是过去发生的事实,律师本身并没有亲身经历过,只能通过当事人陈述、调查取证、法庭审理等活动认识它。但当事人的陈述可能不全面甚至虚假,取得的证据可能不充分甚至矛盾,使案件事实难以被忠实地再现。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还有来自于对方的相反证据和理由,以及法官的疑问。解决这些问题都离不开法律推理。   常用的基本方法与常见的谬误有以下几种:   (一 )演绎推理。它是指从法律规定 (一般 )到案件事实 (特殊 )的推理。由于我国是成…  相似文献   

14.
刑事诉讼法律推理,就是裁判者依据一定方法将案件事实构成要件与刑事诉讼行为条敖实现“合致”的过程。由于中国刑事诉讼裁判规范的不确定性,加上诉讼构造上的职权性色彩浓厚。往往忽视“复合型刑事诉讼行为”中的推理结构。建构“复合型刑事诉讼行为”中具有初步性、程序性的“罪刑推理”、“证据推理”、“程序推理”和“效果判断”等推理形式,有助于防止推理中的任意、不当,甚至违法情形,同时促进推理过程的精密和规范。  相似文献   

15.
临场分析,是指现场勘查过程中和结束后在现场就地进行的分析,是根据现场勘查、现场访问所获信息对案件有关情况做出的初步分析判断。搞现场勘查不能不分析犯罪活动,搞侦查破案不能脱离犯罪现场和对犯罪活动的分析判断,现场分析贯穿于现场勘查和侦查破案的始终。如果离开了犯罪现场和现场分析,现场勘查乃至侦查破案都将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失误。  相似文献   

16.
存在确定的法律吗?一一个西方法律思想的梳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的确定性,被称为是西方自由主义法学的三大理论基石之一,法律的确定性可以从两个角度来了解,第一:法律条文的可确定性;第二,法律推理的可确定性,而从法律推理的可确定性出发,我们就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果,那就是法律判决的确定  相似文献   

17.
犯罪情报资料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胜 《刑事技术》2004,(3):54-54,57
犯罪情报资料是指经过表述了的犯罪情报。而犯罪情报则是指在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的领域里,供决策、部署和行动所必需的犯罪信息以及对其进行加工研究的成果。在侦查破案实践中,侦查员所面临的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获取到犯罪信息,因为犯罪信息是找到破案突破口的源泉、根本所在,而犯罪信息在相当程度上要来源于犯罪情报,犯罪情报则主要来源于犯罪情报资料和犯罪情报系统。因此,在侦查破案中注重利用和发挥情报资料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在侦查破案中发挥作用的模式不外乎三个方面:(1 )从案到人;(2 )从人到案;(3)从案到案(包括系列案件和串并…  相似文献   

18.
“破案”到“办案”的思维转变传统侦查思维模式是,根据现场调查访问做出多种可能性的推定,然后选择几个主攻方向展开工作以至抓获犯罪嫌疑人,获取其口供定案后移交公诉机关。在这一过程中,侦查思维以逻辑思维为主,在推理过程中可以进行想象,思维允许跳越,推定也常常不是唯一的,只要最后获取了犯罪嫌疑人认罪的口供,印证了先前的推理也就可以定案了。这是造成一旦翻供就翻案的一个重要原因。新的刑诉法要求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或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这就要求侦查人员对获取的口供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定案。所以,侦查人员再不能满足于“破案”,而要有“办案”意  相似文献   

19.
论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国以来悬赏广告的运用1984年,当辽宁的王宗伟、王宗坊两个恶魔流窜全国多个省市枪杀军人、警察和群众共十多人,警方屡次追捕均告失利之际,终于想到公开通缉并悬赏这个长期被冷落的破案手段。不过,这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则悬赏通缉令,是经过当时的中央政法委书记陈丕显亲笔签字,才最终得以生效。案件很快告破,虽然举报人的奖金额不过数百元,但毕竟开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好头。1991年春夏之交,广东省东莞市港资企业的保险箱被盗,失窃10多万元。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破案线索,警方颇感棘手。焦急的港商希望悬赏破案,东莞市公安局同…  相似文献   

20.
社会事物的纷繁多样决定了公证事项的复杂性。公证实务中,一些公证当事人申请的事项和提供的材料,形式上看起来似乎真实合法,而实质内容往往并非如此;相反,一些从形式上看似乎不真实合法的事情,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审查的层面,而应该进行实质性审查,必要时还要进行法律推理、判断,即公证人员要善于运用法律思维进行推理、判断,对公证事实、证据材料进行实质性的识别,并对识别结果予以证明。这个过程,我们称它为“推理公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