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实现这一基本国策,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问题一直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将其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实施国家指导下的宏观控制。“九五”计划确立的环境保护目标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力争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九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五”计划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又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五”计划确立的环保目标是“遏制生态恶化,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提高城乡环境质量。”提出了天然林保护、环境生态圈、石漠化综合治理、水污染…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适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从建国到经历了一系列动荡时期,再到改革开放的30年间,我国从一个落后的国家逐渐成长成为一个屹立于世界的发展中强国。我国在迈向现代的社会转型中取得的成绩令国人振奋、令世人瞩目。但是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贫富差距加大、犯罪率上升、失业率增加、环境问题恶化、弱势群体利益的保障等社会转型中所带采的“类发展困境”的问题不容忽视。而环境问题是社会转型中出现“类发展困境”的典型表现,解决环境问题必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功课。当前,我国制定了以《环境保护法》为基本法,一系列单行法法规法令以及地方法规作为辅助的立法体系。在这一体系中,限期治理制度这项重要制度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3.
在刑事法律中对企业进行“新生态人”人性假设,将企业的环境刑事责任诉诸于环境保护政策的考量之中,直接或间接地将企业环境社会责任转化成一种环境刑法内部改造的动力,有利于刑事责任的认定和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建构。“新生态人”的刑事责任制度以“风险规制”理论为指导,保护和惩罚并举,加大了环境管理的监督力度,可以使环境刑法在解决企业生存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矛盾上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环境侵权责任不以“行为违法性”为要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程  李爱年 《行政与法》2008,(4):108-110
环境侵权责任是私法调整手段在环境保护领域的运用。构成要件是确定环境侵权责任的依据,通观目前我国学界对环境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争论,其聚焦点主要是污染环境的行为是否必须具有违法性。从我国相关法学理论、现有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中可以看出:“行为违法性”不应成为环境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发展中,环境资源作为自然界的存在物质,在为人类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在不断被利用和破坏。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生态文明的进程中,环境法治观念理论从“天人合—”的原始思想到可持续发展理念而不断转变,探讨环境法治思想发展转变规律,有利于为我国环境立法和环境保护实践提供价值指引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谈绿色壁垒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冶  刘振亚 《律师世界》2002,(11):18-20
当今世界,随着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保护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日趋紧密,环境问题在贸易体系内的重要性日益突显。近年来,由环境引发的各类贸易纠纷层出不穷,某些国家在实施其与环境有关的贸易和相关法规过程中借环境保护之名,大行贸易保护之实。由此,一种以保护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借口的新的贸易壁垒形式———“绿色壁垒”流行开来,并呈愈演愈烈之势,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应特别引起重视的是,短短数年来,我国已成为其最大的受害国之一,绿色壁垒已对我国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面对严峻的现实和我国入世后的…  相似文献   

7.
梁胜  严羽  程延 《政府法制》2005,(11):4-9
继2004年的“审计风暴”之后,2005年又刮起了“环保风暴”。不可否认,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们付出了昂贵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环境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让人触目惊心;环境保护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上至高层、下至民间的深切关注。要实现“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就必须抓紧治理,“再不抓紧治理,就根本无法治理了”。在“6·5”国际环境保护日来临之际,本刊推出环境保护专题报道,意在唤醒一些政府部门和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为推进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一个“推手”的工作。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8.
欧盟农业环境补贴法律制度的嬗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3年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已使“蓝箱”措施转变为“绿箱”措施.将环境保护坚定地确立为欧洲农业管理的中心目标.并对农业环境补贴法律制度作了创新:实行脱钩的农业支付,转向农村发展.实行交叉遵守的补贴.将欧盟农民获取政府补贴与遵守农业环境保护义务实行强制性的挂钩。欧盟及其成员国的农业环境补贴法律制度的嬗变,无论是理念的变革,还是制度的构建,对于完善我国农业环境补贴法律制度,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的发展,均具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9.
《中国检察官》2008,(2):77-78
由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组织发起的“2008法律援助绿色行动”1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启动仪式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援助专项基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在讲话中透露,环保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尚不健全,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会同立法专家、学者论证,尽快出台相关法律制度,为环境公益诉讼提供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10.
近30来,随着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政府理念和公民意识的由弱变强,我国在环境法制体系建设方面亦进行了相当的努力,我国的环境刑事立法经历了从起步发展到不断完善的过程,并以发达国家环境保护立法为先鉴,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形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环境法制体系,在应对解决我国环境问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而不断推动环境保护的法制化建设。文章论述了目前环境刑事立法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的局限性,提出从预防论及威胁理论角度讨论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引入声誉机制及资格刑突破环境污染监管困境。  相似文献   

11.
面对环境污染高发的态势,国家在大力推进各项环境保护行政措施的同时,利用司法手段加大环境资源的保护力度也早就被纳入了环境资源保护的综合手段之一。 立法: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我国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将环境立法纳入议事议程。1979年9月13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1982年宪法作出“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规定。同围内其他部门立法相比,环境立法起步较早,生态环境立法也正在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2.
贾梅清 《法制与社会》2013,(31):274-275
“雾霾”一词现在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雾霾”折射出的是环境对人类活动破环生态平衡的报复,提醒人类应该重视环境保护问题与相关的法律保护,因此,深入研究环境法律关系,对于建立环境法这一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地位,完善环境法的理论和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环境法学界传统观点认为,环境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我国环境法所规定的环境资源与环境行为,但随着环境问题不断为人类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突破传统观念,将生态利益纳入环境法律客体的范畴.  相似文献   

13.
健康环境权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环境运动,并为目前国际人权法的司法实践所认可.尽管以生命健康权为代表的既有人权保障机制对于环境保护而言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但毕竟不能对环境利益予以整全性的保护,不符合现代环境保护的需要,也不适宜作为证成“环境权”的例证.实证分析表明,拉丁美洲各国法院在多起案件中加以直接运用的“健康环境权”并不意味着是对“环境权”的直接适用;美国各州宪法中相关条款的司法适用也表明,“健康环境权”与“环境权”在司法适用上具有截然不同的法律效力 “健康环境权”是作为人权的健康权在环境保护领域的适用,而不是“环境权”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行政法制》2002,(5):33-33
近年来,在广水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的领导和监督下,我局的环境法制建设、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环境管理、排污费征收、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法律支持,为广水市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是。由于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普遍偏低,少数领导和企业法人对环境保护工作认识不高,导致了环境执法工作还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个别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遏制污染反弹现象,来改善我们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和谐稳定视角下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我国由于环境污染问题所引发的纠纷日渐增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导火索”,其重要原因在于我国目前通过诉讼途径对环境保护的保障存在缺失。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立法已经初见端倪,并且在司法实践中由我国环保组织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已被立案受理。为有效保护环境侵权的受害者和公共环境,我国有必要尽快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6.
近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频频因环境保护问题受到抵制。在即将出台的《中国对外投资企业环境行为指南》中,我国应完善我国与他国投资协定中的环境保护条款,明确征收和争端解决等问题,以促进与保护海外投资。未来可在投资协定中加入低碳内容。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回暖,作为经济复苏重要晴雨表的房地产交易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活跃的态势,“楼市”开始走出低迷逐渐复苏升温。当前,由于我国房地产法制的El臻完善和购房者的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开发商在建设预售商品房本身的过程中出现明显违约的“硬伤”逐渐减少,然而,在预售楼盘的相关物业环境方面开始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业主人住时才发现与预售楼盘时广告宣传的物业环境标准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18.
曾桢最近的心情很是不错。 看到各种新闻里报道最高人民法院正式成立了环境资源审判庭,曾桢感到异常的兴奋。早在200711月,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成立了全国首个独立建制的环境保护审判庭和清镇市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2013年3月,将环保“两庭”更名为生态保护审判庭、法庭,简称“生态”两庭),在法律规定相对原则而缺乏可操作性、针对环保案件的审理又没有经验可借鉴、一些体制机制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作为贵阳中院环境审判庭副庭长,曾桢和同事们一道顶住各种压力,开创性地审理了多起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环境资源保护的案件。  相似文献   

19.
陈霞 《政府法制》2008,(10):31-31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面对当前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呼吁,目前我国已具备开征环境税的基本条件,应抓紧时机将其纳入议事日程。但环境税一定要避免与已有的环境类税种出现重复征收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赵丽娟 《江淮法治》2008,(21):33-33
“金山银山比不上绿水青山”,正是怀着这种理念,南陵县工山镇人大不断加强环境监督工作,今年以来,对高污染企业三次亮起“红灯”,奏响了环境保护的和谐强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