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众》1996,(1)
“一田制”它为山东高密市首创。它把过去的口粮田、责任田、经济田统一确定为商品田,由农民自由转让,承包面积不限。这种形式适宜于农民对土地社会保障功能观念相对平淡,依恋心理不强的经济、社会条件,“活田”余地大。“双田制”(两田制) 据农业部调查,这种形式最早产生于1986年,主要应用于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增长最为明显。各地的具体形式也有差别。有的叫口粮田、商品  相似文献   

2.
农村实行“两田制”的思考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出现新的问题,面临新的挑战。会宁县草滩乡王科峰着眼农村土地建设现状,提出了“口粮田”均包,“责任田”投包的两田制设想:“两田制”即在一定社区范围内,把耕地折分为口粮田和责任田(商品...  相似文献   

3.
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一种比较抽象,复杂但是又很实在的精神现象。民族理论工作者,一般都认为对这个特征理解得不深刻、不全面,研究起来困难是较多的。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书中关于共同心理素质的论述,只有寥寥几行字。国内国外讨论民族形成问题涉及到这一特征时,也多半比较简略,迄今  相似文献   

4.
“福”是由“一”、“口”、“衣”和“田”构成。也就是说,老百姓心目中美满生活的基本标准:“一家人”,要“有饭吃”、“有衣穿”和“有田种”。只有具备了“有饭吃”、“有衣穿”和“有田种”这三个基本条件。才可以算得上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大家好!时间过得可真快,一转眼就是半年多。从今年第一期“互动平台”开出,我们已经是第8次相聚了。这段时间里,我们收到了上千封的读者来信和评刊意见,表明了大家对办好党刊的支持和对这片“精神家园”的关注。我这里代表编辑部全体同仁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6.
评论一个老师书教得好时,人们常爱这么说:“把书吃心里了。”看来,“吃”书是教好书的根本,要教好书,就非“吃”书不可。“吃”书,含义有二:一是深刻领会书的内容,一是熟练掌握书的教法。做到这两点,教好书的把握才会大。“吃”书,并非吃饭那般简单,不下番功夫不行。要“吃”书,就要增强“食欲”——提高对教书、“吃”书重要意义的认识,我们是为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而教、而“吃”。这样,“胃口”就大,也就爱“吃”。要“吃”书,就得豁出辛苦。“吃”书即吃苦。  相似文献   

7.
孙武是我国春秋末期的一位大军事学家。他所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受到历代兵家和学者的推崇和运用。古人云:“读其书,诵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故就其人其籍问题作一新的考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于是阖闾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司马迁在此只讲到孙武的“国籍”,而他是齐国什么地方人,他为什么要到吴国去?宋代欧阳修等人编著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邓名世编著的《古今姓氏书辨证》对其记载得就比较系统了。两书俱称:“(田)书,字子占,齐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生凭,字起宗,齐  相似文献   

8.
近四十年来,出土简帛书的整理和研究成为中国古典学领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方向,特别是楚竹书的相继发现和刊布,更是引发了学界的研究热潮和不同学科的积极互动.正是在此一背景下,欧阳祯人教授的力作《从简帛中挖出来的政治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应运而生.欧阳教授十余年来一直在积极从事简帛思想研究,尤其是儒家思想研究,成果丰硕,研究广阔、深入,已相继出版相关专著多部.就我们所知,本书是首部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专门研究出土简帛思想的,内容丰富,论述新颖,富有創意,书名也起得不同凡响,值得向广大读者大力推荐.  相似文献   

9.
天下太平     
不知有多少人有这样的儿时记忆:小朋友两个或多个围拢一起,在纸上或地上画出一个“田”宇格,出着剪刀、石头、布,喊着“天下太平”,谁赢了就在自己的“田”字格的一个方框内先写下“天”字的一笔,每次赢了就写下一笔。谁在自己的“田”宇格内先写完“天下太平”这四个宇,就算谁赢。  相似文献   

10.
开心乐园     
有一个小男孩急匆匆地跑到警察局,对着警察说:“不好了不好了,我爸爸和邻居打起来了!快去吧!要不会出人命的!”警察问:“什么时间开始的?”“都快半小时了。”“那你怎么早不来报告?”“刚才一直是我爸爸占上风的,可现在我看他要吃亏了!”报案的理由孙子骄傲地把记分册给祖父看。祖父说:“唉,我读书时,历史成绩总是100分,而你才99分。”孙子感到很委屈:“爷爷,你读书的时候,历史要短得多啊!”委屈一封情有一书位。男子给他的女朋友写了为了更强烈地表示爱意,他在信封的背面画了很多桃心,还用箭穿着。可不幸的是,那女子在回信中写道——“信…  相似文献   

11.
宋代三百年,在“不立田制”政策的推动下,大地主土地所有制趋于成熟,封建的租佃关系普遍发展。这在封建经济发达的两浙地区最为明显,也最为充分。这些地区封建租佃关系已代替庄园农奴制而居于主导地位,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湖南以潭州为中心,包括洞庭湖区的岳、鼎以及衡州等地,封建的租佃关系也有较大发展,其他地区则比较复杂,如湘西地区、湘南部分地区,有的已有封  相似文献   

12.
当前,各级机关正广泛深入地展着基层联系点工作。笔者认为,使基层联系点工作开展得更深入实、更富成效,就必须把联系点当“三种田”来种。一是要当成“责任田”。机关部应当把联系点视作自家的“一亩分地”,认认真真负起责、兢兢业种好地。肩负起指导推动基层管理基层组织建设这一义不容辞的责。要常下田头、勤耕细作。以认真责的精神,帮联系点寻不足、找差、促改进;以科学务实的指导,为联点想法子、出点子、指路子;以真心意的服务,为联系点做好事、解难、办实事。扎扎实实地把“责任田”成出成果的“丰收田”。二是要当成“实验田”。一方,…  相似文献   

13.
《政策》2002,(11):18-19
“农村税费改革,好似春风吹得百姓心花怒放,有如春雨滋润农民久旱的心田”。这是老河口市推  相似文献   

14.
治理“三农问题”,须进一步改革农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实行“双田制”改革,解决农村教育经济困难,坚持“多予、不取、放活”方针,合理分配国家政治资源。  相似文献   

15.
最近在一些场合经常讲到制度的问题。这是因为老慕的工作多与制度有关,深感世上诸事“成也制度,败也制度”。整体上来讲,现在制度的最大缺憾,不是没有,而是执行得不够。曾经就有一本名为《执行力》的书,风靡一时。老慕没有书作者那般博大的理论,只能说一点直觉。我认为,有几种类型的制度,肯定是执行不好,甚至是无法执行的。  相似文献   

16.
古月 《研究与交流》2005,(6):24-24,28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古人对田园生活的写照。而当我合上《瓦尔登湖》墨绿色的封面,一股清凉的湖水似汇入心间,澄澈见底,将心境荡涤得如桃花源般一尘不染。如徐迟先生在《序言》中所说:“《瓦尔登湖》是一本静静的书,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它只适合在“寂寞和恬静”时阅读,静静地读,读得静静。我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瓦尔登湖》是属于心灵的。  相似文献   

17.
现在,台湾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不独其政治、经济、文化学术,就是其社会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最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了台湾“趋势”研究者詹宏志的《九十年代台湾之趋势》一书,为此种研究做了一件有益的事情。与是书同时出版的还有《九十年代台湾主导人物》,分为《军人篇》、《民进党篇》和《国民党篇》三种,系统地介绍了当今台湾政治舞台上的国民党要人、民进党代表人物、军系高级将领,凡110余人,这两种书互相参照,比较概括地勾勒出台湾社会90年代的发展趋势,及其政治生活中主导人物的形象,对于研究者可以提供较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在深圳打工一两年没回来,家乡的变化竟这么大!”刚下车回家放下行李,荣昌区清江镇河中村村民郑其富的眼睛瞪得很大,“家里居然通了自来水,还烧起了天然气,这和城里也没多大差别嘛.” “这都归功于院坝会,坝坝里提的建议管用.” 老百姓口中的“自来水”“天然气”“自流灌溉”都是小小院坝会的大成绩. 2014年开始,清江镇全面推行“清江镇党委、政府工作院坝通报会”群众工作法,将身心沉到基层,帮老百姓解生活烦心事,听老百姓提发展金点子.  相似文献   

19.
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是否经历过“母权制”,这是一个长期争论并且至今尚无定见的问题。最近,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又重新提了出来。在国外,一些人类学工作者对母权制是否存在持根本否定的态度,认为“母权制”这一概念的提出是“这门学科历史上的一种奇谈怪论。”它“起源于巴霍芬的哲学唯心主义”。完全是被“幻想出来的”。认为母权制氏族也只是一种“猜测和假设”,并且“充其量不过是一种假设”。它仅仅是“一种社会科学幻想”,“很像……幻想小说”。完全是被“虚构”出来的“假想社会”。甚至断言“母权制”的理论已经是“奄奄一息”。在我国,有的同志根据恩格斯在谈及“母权制”这一用语时曾说过“为  相似文献   

20.
陈云的十五个字箴言:“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是他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的创新概括,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智慧,揭示了“实事求是”的真谛。他的这个重要思想形成于延安整风之时,并且一贯坚持着,愈老愈笃,终其一生奉为行为圭臬,并多次撰文和提字赠予他人作为箴言。这一思想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卓有成效,这是陈云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遗产。陈云这著名的十五个字简洁明了,而又寓意十分深刻。在纪念陈云诞辰100周年之际,重温并解读这十五个字,揭示它的哲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