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静  莫显彬 《人民论坛》2012,(34):48-49
湛江,粤西重镇。近年来,随着中科炼化、湛江钢铁等一系列大项目的落户,湛江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在这些成就背后,是一条有中国特色、湛江特点的科学发展之路。五大崛起引领科学发展人民论坛记者:您缘何要提出"豪情满怀创大业,五年崛起看湛江"的发展目标?湛江如何实现经济崛起、城市  相似文献   

2.
布什总统在2001年和2003年提出的减税计划遭到了经济学界的猛烈批评。对于其批评主要在于:1、减税政策不能有效刺激美国经济;2、减税政策会带来巨额的财政赤字,给美国经济带来灾难;3、减税政策将进一步加大美国的不平等程度。而在这些争论的背后,则是供给学派与主流经济学的争论。  相似文献   

3.
"层层加码"作为政治性政策或是行政性任务,一般都是以正规、公开的政策或文件出台和下发的,"层层加码"的指标和要求,都是隐含和包含在整个政策或文件的正文中的。这其中便隐含着"层层加码"的隐形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到来之时,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救市之举.刺激经济的政策使中国经济出现了有别于多数发达国家U型复苏的V型反弹,其背后有四个特定因素的支撑.但这种扩张性经济政策也使得中国经济不得不付出结构调整进度放缓、资产泡沫形成、通胀压力上升、资源配置效率下降的代价.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总体是乐观的.同时依然面临着来自投资、消费、出口领域的深层次挑战.中国经济需要逐步退出刺激政策,以结构提升为第一发展要务.  相似文献   

5.
董波 《今日浙江》2006,(1):11-12
2005年,浙江人均 GDP一举突破3000美元,为"十五"发展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一标志性数据的实现.意味着我省就地区经济实力而言,已接近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迈入了初步现代化的门槛。然而,人均 GDP3000美元的背后,究竟包含了哪些实质性内容?给未来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将带来哪些变化?相信对其的深度解读,能让我们更好地把握这一数字所传递的信号,为我省谋划高起点上新一轮的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孙瑞灼 《人大论坛》2011,(10):40-41
一张小小的月饼券背后究竟隐含着多少潜规则?媒体调查称,厂家在卖出月饼券的同时,并未生产出相应的月饼。厂家仅凭这张自己印的“纸”,层层流通转回自己手中,就可以赚取相当于券面面值20%的真金白银。有人把它类比为“期货市场”。这套“月饼经济”市值达百多亿元。  相似文献   

7.
一、“一保一控”是宏观政策基调基本一致下的适时微调 近期。中央将经济工作方针由“双防”调整为“一保一控”.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在继续坚持对通胀压力高度关注的前提下,“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被“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所取代。国内外都十分关注这个政策基调微调背后可能出现的宏观调控新举措。  相似文献   

8.
"不枉不纵"作为一项刑事政策和执法理念隐含在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任务背后.它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让我们为此付出了无法估量的代价.它不仅是无罪推定和疑罪从无原则无法真正实现的根源,还是刑讯逼供和超期羁押等诸多刑事诉讼顽症的渊薮.检讨和摈弃这一理念,将为近年来一系列刑事诉讼理论的研讨和司法改革提供良性互动的平台,实现配套的革故鼎新,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张晶 《青年论坛》2003,(4):135-136
实现经济增长要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同时 ,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也会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鉴于目前国际经济大环境和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情况 ,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不能单纯依靠实施短期的调整政策 ,即启动内需的各种措施 ,更重要的是从供给方面实施长期的调整政策 ,即进行升级型的产业结构调整 ,实现产业的高技术化。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时代基本上执行人口自由增长政策,一方面,人口快速增长,带来了劳动力的快速增加与社会财富的增长;但另一方面,人口的过快增长稀释了人均社会财富,也带来了资源、环境和就业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因此,进入邓小平时代,中国实行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生育政策。这一方面减少了中国增加的人口;另一方面,通过改革开放以及人口红利等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实际上是在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嵌入了新马尔萨斯主义。中国沿着同时减小分母和增加了分子的第三条途径实现了人均GDP的快速增长。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控制人口增长政策的实行,中国人口结构出现少子化和老龄化两大主要问题,继2013年的"单独二孩"的人口政策之后,2015年实行普遍二孩的人口政策。这是中国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必要人口政策的调整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叶茂 《理论月刊》2008,(3):143-146
美国总统布什两届总统任期将满,在其任内,经济与社会保障政策值得关注.布什的经济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都深受其新自由主义理念影响,以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为先,将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安全放在次位.本文将对布什经济理念作出理论定位,论证其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作用以及布什经济政策优先于社保政策的施政思路,并对从属于这一经济理念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走向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2.
汪洋  李彦水 《政策》2003,(11):56-57
最近,一直困扰着中国城市发展的"城中村"改革悄然拉开了帷幕,一场"村改居"在一些大中城市相继展开。住在城中却甘愿当村民,是农民却又不耕耘,这一奇特现象的背后隐含着什么?  相似文献   

1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产业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少儒  闻源 《新东方》2002,11(4):73-77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有一系列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的支持,其转变的实践要求我国现行的产业政策诸如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区域结构政策、产业调整扶助政策等等要加以全面调整与优化。同时,也应加大产业政策的实施力度,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  相似文献   

14.
<正>学生搞了一场辩论赛,笔者忝列评委。论题是"大学生创业"。正方持论: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反方持论:大学生创业弊大于利。双方进入"攻辩"环节,正方二辩向反方抛出一个问题:如果如反方同学所认为的"大学生创业是弊大于利",那么国家为什么还要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呢?反方哑然,全场鼓掌。最后,正方胜出,二辩临机这一问,功不可没。姑且不论这里的"国家"其实应为"政府",正方二辩的这个问题根本就是个伪问题,背后的逻辑更是不能成立,因为它隐含了一个不大能够靠得住的预设:凡是国家(政府)制定的政策,肯定不会错。那么试问:当年的"大跃进"是不是"国家政策"?"文化大革命"是不是"国家政策"?国家政策正确与否同样要经由实践来检验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从国债政策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挤出效应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国债政策持续性的经济必要性,然后从国债的风险形式和数量风险角度分析了国债政策可持续性的经济可能性,最终得出必须对国债政策进行调整的结论,并提出今后我国国债政策可持续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亚君 《今日浙江》2006,(1):16-16
2005年,浙江人均 GDP一举突破3000美元,为"十五"发展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一标志性数据的实现.意味着我省就地区经济实力而言,已接近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迈入了初步现代化的门槛。然而,人均 GDP3000美元的背后,究竟包含了哪些实质性内容?给未来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将带来哪些变化?相信对其的深度解读,能让我们更好地把握这一数字所传递的信号,为我省谋划高起点上新一轮的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7.
研究2003年以来的宏观经济运行,从一些统计数据的变化中可以找到本轮经济"过热"的特征及其驱动力.针对这次"过热"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已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部分实现了为经济降温的目标,但是经济运行背后存在的深层问题,仍需长期关注,并通过改革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陈文慧  申靖 《桂海论丛》2007,23(4):16-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革命的浪潮席卷了全球,与之相伴的近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区域聚集会同时加强。文章试图找出二者同时加强背后隐含的经济学原理,再从新的视角——跨国公司出发,进一步阐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出现的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区域聚集同时加强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甘肃经济与税收增长的实际情况为例 ,用实施分析方法探讨了经济与税收之间相互促进和制约的关系 ,并提出了甘肃经济与税收良性增长的发展思路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浏览器     
《乡音》2008,(11)
农民增收需要新的动力源《瞭望》:凡是农民收入增长较快的阶段,其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增收动力源。比如,实行家庭承包、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