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解决香港问题的战略思路李冬久一香港问题是英国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解决香港问题,需要中、英两国政府坐下来谈判。中英谈判以什么为前提,在什么框架下谈?邓小平为此作了精心的谋划。首先,邓小平确立了中英香港问题谈判的前提———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  相似文献   

2.
布朗首相访华将为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开拓新的前景1月18日晨,英国首相布朗乘专机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正式访问。这是英国自布莱尔首相执政十年三次访华之后,又一位工党新首相首次来华访问,布朗也是今年第一位访问中国的欧洲国家领导人。外界普遍预计,此次访问凸显布朗新政布局全球外交战略的中国因素,对巩固深化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土耳其相距万里。在土耳其成语、谚语和民间故事里,中国是“遥远”的象征。然而,中土友谊却有悠久历史。在中土于一九七一年八月建交后,特别是在土耳其总统凯南·埃夫伦一九八二年冬天访问中国之后,两国的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两国人民的心更贴近了。  相似文献   

4.
廖元 《瞭望》1984,(20)
尼日尔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国家元首赛义尼·孔切是尼中两国友好关系的开拓者。十年前,他在执政后三个月,就派政府代表团访问我国,两国签署了建交公报,签订了经济技术合作议定。一九七七年九月,他亲自访华,促进了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孔切主席这次重访中国,是在为增进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新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乃堆拉口岸的开通和青藏铁路的延伸,必将带动中印两国与南亚的孟加拉国、不丹、缅甸和尼泊尔等国的贸易往来根据中国和印度两国官员最近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签署的会谈纪要,两国决定从7月6日起重新开放连接西藏和印度锡金段的乃堆拉山口边贸通道,恢复两国中断44年的边境贸易。这无疑是中印两国友好关系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正如西藏自治区副主席郝鹏所指出的,通过双方边境贸易合作,  相似文献   

6.
曲折前进的中美关系柴泽民中美两国都是大国,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都会产生重要作用。中美发展与建立友好关系是双方的共同愿望,也是世界各国的希望。但自新中国建国以来的20多年,两国一直是对峙的,直到1972年尼克松访华,关系才开始解冻。当时美国看到了中国在世...  相似文献   

7.
中英香港问题得以和平解决的因素分析陆卫明中英香港问题得以和平解决,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第一,法理与正义都在中国方面。英国强占我国香港领土的所谓“法律依据”,即是近代中英签订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它是英国殖民主义者侵略中国的活证。香港岛和九龙都是被英国...  相似文献   

8.
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是影响国际政治的重要双边关系。近年来,两国交往密切,发展形势良好。然而历史上存在的"苏联情结"却影响两国民众认知从而导致认知差异扩大、缺乏互信。从国际政治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着重从历史包袱、认知相符这两个方面分析"苏联情结"作为错误认知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影响,并就转化错误认知、构建两国友好关系提出三点建议如下:认知的前进发展性与平衡性有利于错误认知的转化;国家层面的交流有利于认知的转变;加强民间交流的深度、持续性和针对性,让两国民众建立新的认知。  相似文献   

9.
全球要闻     
《瞭望》1997,(20)
英国新政府对外摆出新姿态 5月5日,英国新政府宣布了处理香港问题的原则,即工党政府将全力以赴,以中英联合声明为基础,实现香港政权的顺利交接;在香港问题上,政府将保持政策的延续性。新任外交大臣罗宾·库克5月3日已确认,现任英国驻香港总督彭定康将继续在香港留任至6月30日。 另据报道,新政府5日表示,它将在几周内放弃英国选择不加入欧盟社会宪章的特权,并许诺说将开始一个同其他欧盟国家进行建设性接触的新时代。此举被认为是英国同欧盟对抗多年后决心为英国与欧盟关系定下一个积极的调子,立即得到了德、法两国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
应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金日成同志的邀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江泽民于3月中旬对朝鲜进行友好访问。这是江泽民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的第一次出访,也是继去年11月金日成对中国进行非正式访问以后中朝两党领导人的再次会见。这无疑是中朝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友好关系史上的又一重大事件。 朝鲜是中国的邻邦。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朝两  相似文献   

11.
香港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的领土。英国占领以前,当地的农业、渔业、制盐业、交通运输业和文化教育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非荒凉的不毛之地。在鸦片战争的过程中,英军于1841年1月25日强行占领香港岛。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正式割占该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中.英军于1860年强行占领九龙。同年10月,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了九龙。1898年6月,在列强瓜分势力范围的背景下,英国强迫清政府签  相似文献   

12.
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戴爱莲已来伦敦,我赶紧去访问她。这位著名的舞蹈艺术家今年已六十九岁,但她精神抖擞,语言铿锵,说话时还不时地做一、两个舞蹈动作,使人感到仍然挺年轻。去年七月,她刚从英国回去。十一月,作为艺术指导,她又陪同中国芭蕾舞演员参加了第一届巴黎国际舞蹈比赛,这次比赛中国演员荣获一项特别奖。接着,英国现代舞剧院又邀请她于去年十二月观摩了十几场英国芭蕾舞和现代舞,直到今年一月,才离开伦敦回国。她就是这样不知疲倦地为中英文化交流、为中国现代舞和芭蕾舞的不断发展而奔走着。  相似文献   

13.
彭沛 《理论导刊》2007,(11):123-124
自苏联解体以来,中俄关系经历了从相互视为友好国家、建立建设性伙伴直至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历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10年以来发展良好。2006—2007年中俄互办"国家年"活动,更是将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向更高水平,并为两国传统友好关系和各领域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韦宇航 《侨园》2023,(5):24-25
<正>中俄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不仅符合两国核心利益,也有利于地区乃至世界的稳定与繁荣。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格局,中俄不断携手努力、深化政治互信、扩大务实合作、密切人文交流、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成为世界典范,中俄合作前景将越来越广阔。在两国领导人的引领下,中俄两国之间的关系已经从传统友好关系,向新时代新型的国际关系迈进。  相似文献   

15.
李洁 《瞭望》2008,(4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宣布将动用数千亿美元紧急资金借贷程序,以阻止全球经济多米诺骨牌式崩溃巴基斯坦新任总统扎尔达里10月14日晚抵达北京,开始了为期4天的中国之行。访问期间,胡锦涛主席与扎尔达里总统亲切会见,两国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应该说,访问取得了成功。人们在关注中巴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注意到巴基斯坦在华尔街金融风暴影响下,国内经济形势正面临着十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同法国自1964年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双边关系经历了44年的风风雨雨。在两国历届政府和领导人的共同推动以及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如今已经走上了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广阔道路。令人遗憾和震惊的是,这种传统的友好关系最近由于所谓"西藏问题"和"奥运问题"遭遇到严重困难,这是中国人民和法国人民都不愿看到的。妥善处理中法双边关系需要理性和务实,中法友好关系需要双方的共同呵护和培育。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说,应当从战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1,(30)
中俄两国元首认为:中俄两国的友好关系是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基础上的新型国家关系;中俄两国将继续保持两国高层互访和定期会晤的传统和机制,经常就重大的双边和国际问题交换意见;两国外交、国防、司法、经济、科技等部门将加强协调,增进合作;两国将共同努力,为经贸合作创造良好条件;双方将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8.
《侨园》2004,(4)
辽宁省举行与富山县缔结友好关系20周年纪念大会5月19日,辽宁省与日本富山县缔结友好关系20周年纪念大会在沈阳召开。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许卫国,日本富山县副知事大永尚武,日本国驻沈阳总领事先后在纪念大会上致辞,共同祝愿双方的友好关系世世代代发展下去,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作出贡献。辽宁省与富山县缔结友好关系以来,双方在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农林水产、环境保护、青少年、妇女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艾迅)  相似文献   

19.
两年前的2001年7月16日,中国和俄罗斯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集中体现了10年来双边关系发展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也为中俄建立面向21世纪新型关系铺就了基石。条约将发展中俄友好关系用法律形  相似文献   

20.
四月十七日至二十日,由奥姆·普拉丹大使率领的不丹王国官员代表团和以宫达非副外长为团长的中国官员代表团在北京举行了第一轮边界会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访问我国的第一个不丹官方代表团。首轮会谈本着主权平等,互利互让的精神,在十分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双方对会谈的结果均表满意。这是中不两个邻邦友好关系的新起点。不丹是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一个王国,与我国西藏山水相连。中不两国和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中不两国至今虽未正式建交,但和睦相处,关系良好。一九七一年十月,不丹在加入联合国后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