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在1993年11月,三峡工程动工前,卢耀如就向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提出了《关于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地质——生态环境保护与上游系统性工程的建议》,在这项建议里,他强调"三峡工程的兴建,不仅仅是大坝工程,而库区如何保护地质——生态环境,应当被看作关系三峡工程成败的更艰巨的工程"。三峡工程实施若干  相似文献   

2.
早在1993年11月,三峡工程动工前,卢耀如就向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提出了《关于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地质一一生态环境保护与上游系统性工程的建议》,在这项建议里,他强调“三峡工程的兴建,不仅仅是大坝工程,而库区如何保护地质一一生态环境,应当被看作关系三峡工程成败的更艰巨的工程”。  相似文献   

3.
1994年12月14日,李鹏总理在三峡水利枢纽右岸一期工程施工现场,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三峡工程正式开工”,为葛洲坝集团揭牌,视察比合同工期提前10个月开始浇筑混凝土的纵向围堰外段第8块、第9块的充满盛大节日喜庆气氛的繁忙浇筑现场,为三峡工程建设树立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1995年11月8日,李鹏总理在三峡工地召开现场办公会,踏上他去年宣布开工时奠基的上纵堰外段的堰顶,亲切接见了集团公司的干部和员工,视察了沸腾的施工现场,发出了为实现1997年长江截流而奋斗的号令。值此三峡工程正式开工一周年之际,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对加快三峡工程建设步伐,实现1997年长江截流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主体工程开工一年来的实绩 三峡工程分三期施工,一期工程五年,以1997年长江截流为标志宣告一期工程结束;二期工程六年,以2003年第一批机组发电为标志表明二期工程完毕;三期工程六年,以2009年完建为标志宣布三峡工程竣工。葛洲坝工程是三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兴建葛洲坝工程是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经过18个春秋的艰苦奋斗,成功地建设了葛洲坝水利枢纽的5万名葛洲坝产业大军,以主人翁的姿态,于1992年11月12日率先重进三峡坝区,进行施工前期准备工作,经过两年的施工准备,为主体工程开工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已届周年。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三峡工程的全体建设者,高举“三个一流”的旗帜,克服困难,开拓前进,使工程的进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仅就一年来工程进程略作回顾,并对1996年至截流前的工程大体安排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人们说,毛泽东是三峡工程的“总设计师”周恩来是三峡工程的“总工程师”。在三峡工程这一跨世纪的世界巨型水利工程中,周恩来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为三峡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最终上马建立了不朽功勋。尤其是在三峡工程的决策过程中,周恩来以一代伟人高度的科学精神和民主风范,为三峡工程的科学决策做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一、20年和牵梦京,根治长江水患,这是周恩来科学决策三峡工程的们感基础早在建国之初,周恩来就很关注长江的综合治理。1950年成立长江水利委员会时,他就准备亲自担任委员会主任。1956年成立长江…  相似文献   

6.
域情概览     
《长江论坛》2008,(2):1-1
2008年3月17日,水利部长汀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在京透露,世界关注的三峡工程在持续17年施工后,将在今年内全面建成,比原计划提前一年。蔡其华说,目前,三峡工程仅余部分发电机组在安装,工程在年内能全部竣工。据了解,1992年起动建的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原计划于2009年全部建成。长江三峡工程最大的效益是防洪,其次是发电和改善长江航运。  相似文献   

7.
数字三峡     
1800亿元三峡工程是我国于1992年4月3日第一个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的大型工程项目,计划于2009年竣工,总投资预计控制在1800亿元。17年三峡工程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案,工程总工期17年。其中施工准备期和一期工程5年(1993年至1997年),以大江截流为标  相似文献   

8.
《传承》2013,(12):22-22
1958年1月,中共中央南宁会议召开期间,毛泽东在听取了建设三峡工程的不同意见后,提出了“积极准备,充分可靠”的方针,并委托周恩来亲自抓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建设。 1955年,黄河流域规划已经完成,三门峡工程即将开工。长江水利委员会开始组织中、苏专家查勘长江和三峡坝址。1956年,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成立,主要进行三峡工程的研究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9.
1997年11月8日,长江截流成功,标志着三峡工程第一期工程结束,进入第二期工程实施阶段。一、二期工程中湖北服务三峡的前景分析三峡工程一期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前奏,其特点是有大量的配套工程、辅助工程,包括基础上石方开挖回填、架桥修路、港口建设、办公楼、住宅楼建设等等。大江截流之后,三峡工程才真正进入实质性的工程建设阶段,即大坝、厂房、大型水轮发电设备制造和安装等。在一期工程中,湖北省作为全国的老工业基地省份之一,在基建设计、施工等方面有较强的实力,与三峡工程准备阶段的建设项目的需求也有一定的吻合,加之信息…  相似文献   

10.
<正>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决策已定,大规模的前期准备工程将要开始。巨型工程上马,投招标必将有一场激烈的竞争,能否获得三峡工程的入场券,对葛洲坝工程局来说,是一场严峻的检验。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其施工规模、施工强度、技术难度、质量要求都比葛洲坝工程高得多。用建设葛洲坝工程的水平来建设三峡工程,显然是不够的。企业的素质取决于人的素质。我们应当围绕竞争三峡工程的大目标,抓好队伍建设,全面提高队伍素质,以一流的队伍、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来建设三峡工程。  相似文献   

11.
为了水电城的第二次振兴──宜昌市人事工作记略刘业林三峡工程举世瞩目。三峡工程建在宜昌。1994年12月14日,随着共和国总理向世界庄严宣布: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宜昌作为全国最大的水电城,继葛洲坝工程又迎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然而,成事在天,谋事在...  相似文献   

12.
今年三峡工程全面开工,正在展开的多个大项目和由此带动的巨大工程需求吸引了海内外诸多商家。赴三峡工程进行投资考察洽谈商务、推销产品、承揽工程的海内外商家络绎不绝。 一、三峡工程进人高潮 今年是三峡工程开挖的第一个高峰年,工程施工量的强度将是中国水泥史前所未有的,单是土石方的开挖就达2500多万立方米。一期围堰工程、导流工程、航建工程和大坝电站一期工程,这些都是三峡立体工程的重要项目。另外,还有一批重要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工程也进入施工。这包括横跨峡江两岸的西陵长江大桥、宜昌的国际机场、武汉到三峡坝区的高速公程、坝区的大型港口工程等。 二、浩大工程急需巨资 三峡工程是跨世纪的巨型工程,将耗费惊人的资金。但全部工程建成后三年就可还清债务。政府除本身的集资办法外,还将采取发股票、债券、投资基金、引进外资等办法,在境内外进行集资。与此同时,政府正在考虑通过三种办法利用外资:一是争取国外的出口信贷、商业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或外国政府优惠贷款;二是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对海外发行三峡债券,尤其是可转换债券,以及建立投资基金;三是对葛洲坝电厂进行股份制改造,在海外上市。  相似文献   

13.
按1993年5月末价格水平计算,三峡工程静态总投资为900.9亿元人民币,其中枢纽工程500.9亿元,库区移民经费400亿元。考虑物价上涨、贷款利息以及汇率变化等因素,工程动态总投资预计约为2039亿元。由于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好,物价指数、贷款利率比原来预测的低,同时加强了管理,预计三峡工程2009年竣工时,工程动态总投资可控制在1800亿元以内。  相似文献   

14.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是我国一项跨世纪的战略工程,“功在当代,利及干秋”。它不仅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国际影响,而且对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高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李鹏总理多次强调:“库区移民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三峡工程已正式开工兴建,大规模的移民工作即将开始,我们要团结战斗,开拓进取,努力圆满完成三峡工程移民工作。两年来三峡工程移民工作情况与经验1993年7月,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审查批准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报告》,标志着三峡工程由论证转入前期施工准备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三峡工程,世界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百万大移民,是人类社会变迁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动迁。在乡土观念更为深厚的中国,移民工程,最能折射出人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16.
1994年12月14日,李鹏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宣布了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工。三峡工程实现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将解除长江中下游的水患,为沿江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这一工程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本刊记者就三峡工程的情况采访了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郭树言。  相似文献   

17.
规划跨世纪的人才工程吴启华,向值满1994年12月14日,是本世纪末我国大型工程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中国政府这天向世界郑重宣布三峡工程正式动工。三峡工程建在宜昌,宜昌人是幸运的。一个世界级工程,必将牵动国内外巨大的人才流、资金流、物资流、信...  相似文献   

18.
三峡工程——一项举世瞩目的跨世纪的宏伟工程。1992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三峡工程于1993年开始施工准备,1994年12月正式开工。正式开工1年多来,工程建设情况如何?这个问题时刻萦绕在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的心头。  相似文献   

19.
为了三峡库区的青山绿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克勤 《新重庆》2003,(9):11-12
1997年,重庆直辖了。6年来,重庆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先后启动和实施了一系列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为唤回三峡库区的青山绿水、保障三峡工程的安全营运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杨维立 《楚天主人》2011,(12):39-39
报载,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工程竣工时,有记者采访验收组副组长兼专家组组长、院士潘家铮,谁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潘老毫不犹豫回答,三峡工程建设最应该感谢的就是那些质疑和反对的人,那些反对三峡工程的人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一项惊世工程贡献者既有那些挥汗如雨的建筑工人,那些呕心沥血的科技工作者,那些舍小家顾大家背井离乡的库区移民,也有质疑者、反对者。反对者的贡献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