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林昆勇 《传承》2012,(15):18-19
五象新区是首府南宁打造区域性国际城市的重要平台和前沿阵地,是构筑广西文化发展新高地的一个重要策源地。提高五象新区建设在广西文化生产和文化繁荣中的战略重要性,可以进一步激活首府南宁的文化生产力和文化创造力,从而促进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推动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广西文化建设新高潮,同样需要自主创新。文化创新,理念创新是核心,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内容形式、传播载体创新是主体。要始终把文化创新、创业文化作为文化发展的战略基点和动力.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推进文化与经济、科技的融合创新发展,不断推出文化创新成果,着力提高广西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北京·广西文化舟活动在首都北京举办,充分展现广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展现广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展现壮乡4900多万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崭新风貌。对此,表示热烈祝贺。希望广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推动文化创新,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广西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昔日相对与世隔绝的少数民族地区受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一些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正面临着灭失的严重危机。因此,精心打造广西民族文化特色,对传统民族文化进行抢救、整理、规划,对促进广西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携着广西文化品牌和艺术精品的灿烂容姿,载着秀丽的山水画卷、多彩的民族风情和瞩目的文化成就,向首都人民展现广西美术创作的时代风采,展示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骄人成绩——2007年12月中下旬,“新时代·新广西·新画派——漓江画派作品大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高调亮相。这是广西有史以来在首都举办的规模最大、整体水平最高、最具代表性的美术展览。  相似文献   

6.
韦广雄 《当代广西》2005,(21):26-27
最近,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建设文化广西和建设文化先进省(区)的决定。这是自治区党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的重大战略决策。桂林作为广西文化大市、历史文化名城,多年来文化建设在广西各市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理应走在建设文化广西的前列,为建设文化广西探索路子、总结经验贡献力量,为建设文化广西打造亮丽名片。一、丰厚的文化底蕴、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桂林创建现代文化名城提供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7.
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是党和国家为了适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推动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今年,制定和实施《兴起广西文化建设新高潮行动计划》已列入自治区党委常委工作要点。如何实施好兴起广西文化建设新高潮行动计划,是全自治区文化系统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阳秀琼 《当代广西》2011,(18):M0001-M0001
2001年,我区作出加快文化发展的决定以来,文化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乘着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东风,广西首家民营美术馆——邕江湾美术馆应运而生作为广西第一家美术馆,邕江湾美术馆不仅在硬件设施上填补了广西文化领域的空白,也在文化产业领域探索了一条文化、经济互为交融、互相促进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刘绍卫 《传承》2012,(5):36-38
新的时期,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广西文化发展的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广西文化的发展。广西文化已逐渐由民间文艺为主体向以现代文化精神为核心的多元发展过渡,由资源大省(区)向文化发展强区转变,广西文化的总体文化形象逐渐显现,已形成初具规模的、独具广西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相似文献   

10.
苏星 《当代广西》2011,(18):16-20
广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西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2001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加快广西文化发展的决定以来,我区文化建设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文化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乘着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东风,广西首家民营美术馆——邕江湾美术馆应运而生。作为一家民营美术馆。如何承担及发挥文化的公益功能?在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时,如何将文化与经济进行巧妙融合?在我区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形势下,如何发展壮大?……9月初,本刊记者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契机,带着以上疑问,走进邕江湾美术馆——  相似文献   

11.
陈学璞 《当代广西》2009,(19):56-56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要从基础性的工作做起。近期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广西文化研究丛书》,就是广西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宏大工程。从1998年至2006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文化、历史、民族、经济等方面的上百名专家学者,历时9年,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桂北文化研究》(吕余生主编)、《红水河文化研究》(唐正柱主编)、《环北部湾文化研究》(潘琦主编)、《西江文化研究》(李俊康主编)、《刘三姐文化研究》(潘琦主编)、《花山文化研究》(唐华主编)共六部著作,合计264万字。广西人民出版社在陆续单本出版之后,又将这六本书汇编成《广西文化研究丛书》整体推出,  相似文献   

12.
余益中 《当代广西》2008,(19):46-47
兴起广西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作出的一项重大工作部署,是广西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这项工作部署和这个目标任务必须要有强势执行的具体行动及有效推进的实现方式,并最终要用实效及成果来体现和检验。经过几个月来的调研思考,结合广西实际,我们以制定实施《广西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行动计划》(以下称《计划》)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吕余生等著的《广西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是一本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相吻合的非常及时的书。这本书是继《环北部湾文化研究》之后,系统地研究广西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新篇章。它标志着广西北部湾文化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显示了广西地域文化研究从山到海的新跨越,体现了广西文化发展面向海洋、面向东盟、面向世界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4.
项光谋 《当代广西》2009,(10):40-41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播我国传统文化应大力推进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由于历史和文化的渊源,中医药在亚洲国家的认知度相对较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广西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扩大、与东盟同家进行民族医药义化交流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必须要把握机遇,发挥优势,提高竞争力.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心。  相似文献   

15.
薛彬 《当代广西》2004,(23):27-28
文化产业作为创造财富的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已经引起国内外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前,作为民族文化资源富矿区的广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和民族特色,抓住中国人世的历史机遇和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广西的大好时机,推动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当务之急。文化资源大省还未形成产业优势近年来,广西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做了不少努力。2001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就召开了全区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要以发展文化产业为龙头的文化发展思路。各级有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结合旅游、特色经济、节庆、对外文化交流、演艺市场开发、会展业、科技等,积极寻找发展文  相似文献   

16.
《当代广西》2005,(17):1-1
最近,自治区党委作出了建设文化广西的重大决策。建设文化广西,对推动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健康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针对我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如文化体制改革仍然滞后,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尚不能满足需求,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顺,文化企业规模不大,竞争能力不强,复合型、高层次文化艺术人才缺乏等,建设文化先进广西,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筹文化工作全局,重点做好挖掘文化內涵,整合文化资源,改革文化体制,发展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7.
广西边境地区具有独特的文化环境和发展优势 ,边境地区的文化市场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研究广西边境地区文化市场的发展特点 ,对繁荣和发展广西边境地区文化市场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通过文化载体大力宣传“魅力广西、活力广西、开放广西、充满希望的广西”,在首都北京乃至全国树立广西新形象,打造先进文化省(区)品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今年6月在北京举办“2006北京·广西文化舟”活动,这是广西继举办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承办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之后又一全力打造的重大的具有开创性的对外文化宣传品牌。  相似文献   

19.
南岸 《当代广西》2007,(13):27-27
建设文化广西是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立足广西,面向全国,着眼于应对新世纪新形势新挑战,着眼于建设和谐广西,增强广西综合竞争力,审时度势,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对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广西,推动广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代广西》2007,(13):18-19
在广西文化发展史上,“2006北京·广西文化舟”必定是浓墨重彩的一页。 从2006年6月9日至19日,广西在北京隆重举办了“2006北京·广西文化舟”活动。活动通过“文化舟”这一创新载体,整体策划,板块推出,运用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民族风情的舞台艺术精品、美术精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