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子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说与其给人一些实际物质财富,不如给他获得这些物质财富的手段更好。然而,如果我们仔细想一想,授人以渔就真的一定比授人以鱼好吗?  相似文献   

2.
张剑峰 《学习月刊》2010,(21):53-54
老子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说与其给人一些实际物质财富.不如给他获得这些物质财富的手段更好。然而。如果我们仔细想一想,授人以渔就真的一定比授人以鱼好吗?如果授的是钓鱼竿、渔网,可能还是不错的。但如果授的是用毒药毒鱼、用炸药炸鱼、甚至是涸泽而渔呢?  相似文献   

3.
正导致农村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落后。贫困农民素质不提高,无偿救济粮吃光了、钱花完了,贫困面貌依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自1986年以来,贵州逐步形成"扶智扶本"的共识,将智力扶贫提到战略位置,持续展开循序渐进、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智力扶贫。  相似文献   

4.
授人以渔好     
每年,都看见各级领导到农村、矿区走访贫困农户、下岗职工,后面跟着镜头,出现在我们的报刊、屏幕。每当看着这样的新闻,一个问题就闪现在我的脑海:为什么不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呢? 给贫困户、下岗职工送钱送物,只是一种授之以鱼的办法,虽然能解一时的燃眉之急,却不能从根本上使贫困户脱贫致富。何况,我们这种送钱送物送温暖的行为,由于过分张扬,还给人“作秀”之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怎样“授人以渔”呢?  相似文献   

5.
正给钱给物不如给项目,产业革命要"授人以渔"才能拔穷根。2018年初,贵州省委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一年来,全省上下按照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开展了农业产业扶贫"春风行动""夏秋攻势""冬季充电",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增收的根本举措,找准"穷根",对症下药,带动贫困群众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种植养殖等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探索出了一条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从"输血"到"造血"  相似文献   

6.
中国父母普遍重智商轻财商,生怕理财会让孩子钻进钱眼误了学习锈蚀心灵,但21世纪财商已和智商、情商一样重要。国内儿童理财大多是父母代儿理财,等孩子工作时或结婚时一次性给孩子一个大红包。其实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孩子升入初中后,除储蓄外,父母可以让他们学习  相似文献   

7.
古语云:“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鱼”。在总结党8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历史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并阐述了一系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方法论原则,以期在锤炼理论思维、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思维能力方面作出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贵阳市全面精准开展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农民全员培训,以培训促就业创业、以就业创业促脱贫,探索出一条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从输血到造血的就业扶贫新路子。近年来,贵阳市按照强化省会担当、为脱贫攻坚全胜做表率走前列做贡献的要求,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贫困群众的内在需要,全面精准开展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农民全员培训,以培训促就业创业、以就业创业促脱贫,探索出一条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从输血到造血的就业扶贫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正我叫张浪,是毕节市黔西县洪水镇新桥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讲习员。在讲习所,我主要负责政策、乡风文明、种植技术等讲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深知,要让农民富起来,"智志双扶"很关键,要善于引导群众,把他们的思想武装起来。刚开始,村里讲习所只有我和另外一位老师,我向村支"两委"建议扩大宣传队伍,把优秀农民培养成讲习员。  相似文献   

10.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目前,农民更需要的是脱贫致富的技术和思路……”2009年1月17日,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分组讨论会上,一位农民代表的发言成为了当天会议的焦点,她的建议赢得了阵阵掌声。会后,有关省领导专门找到她,和她交心谈心。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管理者或多或少都行使着领导者的某些职能。但作为一个小企业的管理者,只需要知道授人以鱼,因为他并不能称为领导。甚至如果连鱼都舍不得给,估计就没有人为他做事了。而要想成为领导,起码要会授人以渔。  相似文献   

12.
高校勤工助学作为大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一项重要社会实践活动,它除了能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经济帮助,还具有育人的功能:有助于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校应在勤工助学活动中以学生为本,实现"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完善激励机制,发挥榜样的力量;优化岗位结构,健全利益导向机制,让高校勤工助学成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学习的方法很重要。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你送给别人一条鱼,不如教给他捕鱼的方法,这样能使他终身受益。联合国教科文《学会生存》一文指出: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所以,共产党员要做学习的楷模就必须掌握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4.
<正>一、引言:授人以鱼?授人以渔!在行文之前,我想用一个《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故事来引出我的主题。说的是有两个千万富豪,一个叫杰克,一个叫琼斯,他们俩都拥有自己的大公司,固定资产相当,公司收入也大抵相当。但是他们两人对待人的态度却是截然不同的。在对待自己儿子方面,杰克不对其进行教育,任其散漫逍遥,以为只要把自己所有的财产留给他就可以保他一辈子。而琼斯却不一样,他对儿子进行了很  相似文献   

15.
正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素质决定乡村振兴的进程。相约2020,需要从农民全员培训做起。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解长久之需。贵州出台《贵州省农民全员培训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对全省有劳动能力的农民进行培训,旨在将就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作为精准扶贫的突破口,全面精准抓好对农民的全员培训、规定培训、精准培训、建档培训、持续培训,大力开展感恩教育,不断提升劳动者素质,增强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培训农民,作为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中  相似文献   

16.
成人的学习有一定的特殊性,大多数成人都有其特定的专业背景和生活阅历,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培训不再是一种纯理论的灌输。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知识固然重要,但必须放诸于实践,加以运用,才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扶贫工作最重要的不是资金、技术、物资上的现实支持,也不是硬性的制度性安排、政策上的照顾,而是相对而言更为柔性的崭新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先进文化的建设,关键在于能否通过这种文化上的破旧立新,在当地人民群众心目之中树立竞争意识、市场意识、自力更生意识、奋发进取意识。正如中国传统的谚语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变物质性的扶贫为精神性的扶贫,变福利型的扶贫为素质的扶贫,变“要我富”为“我要富”,才能真正使贫困人口具有强烈的脱贫意识和真实的解困能力,才能真正解决现实扶贫工作中的两大困境: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始…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数字内容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数字内容产业存在"数字鸿沟",必须从体制机制的层面来解决福建省发展数字内容产业面临的问题:前提是明确产业、关键是整合资源、重点是突出个性、基础是创新教育,即由传承教育转向创意教育、数字技术转向创意思维、授之以鱼转向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19.
扶贫工作最重要的不是资金、技术、物资上的现实支持,也不是硬性的制度性安排、政策上的照顾,而是相对而言更为柔性的崭新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先进文化的建设,关键在于能否通过这种文化上的破旧立新,在当地人民群众心目之中树立竞争意识、市场意识、自力更生意识、奋发进取意识。正如中国传统的谚语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变物质性的扶贫为精神性的扶贫,变福利型的扶贫为素质的扶贫,变“要我富”为“我要富”,才能真正使贫困人口具有强烈的脱贫意识和真实的解困能力,才能真正解决现实扶贫工作中的两大困境: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始终在贫困线上徘徊和不断出现的返贫现象。  相似文献   

20.
正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究竟给广大老百姓送去了什么。是"鱼",还是"渔"?抑或二者兼有?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在元旦、春节等节庆假日中为困难群众送上一点生活用品和慰问金,的确能解一时之急,受到老百姓的普遍赞誉。然而,授人以"鱼"等形式的慰问活动,其内容几乎只停留在米面油盐衣被上,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真正的贫困问题。众所周知,贫困山村之所以贫困,贫困户之所以贫困,最重要的是缺乏稳定可靠的经济来源,缺信息、少门路、无点子,没有真正找到脱贫致富的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