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靖茹 《党政论坛》2010,(15):38-40
如果说,北京奥运会是止外国人看中国;那么,上海世博会主要是止中国人看世界。上海世博会,是人们学习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的大课堂。  相似文献   

2.
刘慧琴 《民主》2010,(11):51-51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唤起越来越多的公众对城市生活的关注和审视。城市生活的美好之处有哪些呢?一个生活美好的城市,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我们的政府应如何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考虑使城市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3.
《党政论坛》2010,(8):F0003-F0004
世博会志愿者是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演绎的生动实践,是世博会筹办和组织运行的一支重要工作力量,更是城市文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是由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工作组统一招募的,在上海世博会园区内外自愿无偿地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的所有志愿者。  相似文献   

4.
《党政论坛》2010,(7):F0003-F0004
世博会志愿者是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演绎的生动实践,是世博会筹办和组织运行的一支重要工作力量,更是城市文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是由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工作组统一招募的,在上海世博会园区内外自愿无偿地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的所有志愿者。世博会志愿者分为两大类:  相似文献   

5.
王思政 《党政论坛》2010,(11):60-61
世博会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更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更新发展理念,提升发展转型的能力。上海作为—个特大型城市,如何遵循现代大都市的发展规律,在世博会这个超大型的演兵场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激发自主创新的动力,寻找社会治理的活力,抓住世博会所带来的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6.
近日,中国市长协会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已进入城镇化加速时期,预计到2020年,将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2050年则有7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也唤起越来越多的公众对城市生活的关注和审视。中国青年报社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对221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5.8%的人对目前的城市生活不满意,42.8%的人感到满意。  相似文献   

7.
余钟芳 《学理论》2009,(5):124-124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也发生着变化,生活垃圾中废纸、金属、塑料、玻璃、特别是“白色垃圾”等成分比重上升。了解垃圾的构成变化对控制垃圾产生、资源的回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介绍了旅游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并对目前生活垃圾处理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9.
章月娥 《党政论坛》2008,(18):43-43
18世纪的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说过:“能享受平淡生活的人们才能真正领悟人生的真谛。”最真的感觉不属于漫无边际的未来,更不在追忆往事的过去,就在现在,就源干身边的平淡。  相似文献   

10.
王浩颐 《各界》2013,(6):71-71
狄更斯是英国19世纪最负盛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不但小说写得好,而且能言善辩,风趣幽默,面对生活里遇到的各种窘境,他都能轻松应对,巧妙化解,让人在付之莞尔之余不得不钦佩其超人的急智之才。  相似文献   

11.
城市中出现了一个以下岗失业职工为主体的贫困群体,且有不断扩大之势。这些职工的生存现状堪忧,他们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可能成为危及社会稳定的最大潜在因素。在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之际,党和政府应不失时机地将扶贫重点转移到城市,尽快完善城市贫困人口基本生活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再过90天,2010年世界博览会就要在上海开启大幕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意境高远,思想深邃,一提出来就广受世人的赞许。追根溯源,上海世博会的这一主题思想源自于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大哲亚里士多德。亚翁曾经说过:人们之所以从乡村来到城市居住,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城市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13.
城市农民工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包括客观指标体系和主观指标体系,客观指标体系从居住状况、工作和权益保护等七个方面进行了构建,每个方面都有相应的指标,而主观指标体系用生活满意度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14.
《中国应急管理》2011,(11):56-58
尽管21世纪的科学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但在遇到地震之类的自然灾难时,人类的救灾手段仍然相当有限,甚至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只能徒手实施营救。如何在未来的灾难中实现更高效、更快速、更自动化的营救,一直是科学家、工程师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提出了许多创新性概念和设计,它们或将成为未来灾难营救的有效手段和工具...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9年全国城市发展指数、2011年和2019年青年发展的相关调查数据,探究城市发展对青年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城市发展水平与青年生活满意度之间并非线性关系;青年的生活满意度先随城市发展水平而提升,城市发展显著促进了青年的生活满意度;但城市发展超出一定水平后,青年的生活满意度呈下降趋势,城市发展对青年生活满意度的促进作用不再显著;城市发展水平越高,生活于其中的城乡青年的生活满意度差异越大;城市发展水平同户籍、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微观社会人口学变量共同作用于青年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韦付萍  张攀峰 《学理论》2011,(17):77-78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是所有城市管理者集中各种资源要素关注并付诸努力解决的重要课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很多大中城市面临着垃圾围城的考验,我们应该充分借鉴他国经验,在建立严格、细致的垃圾分类回收机制的基础上构建系统化的垃圾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人类要想实现与自然的真正和解,就必须解决一个前提性问题,即如何看待和理解"自然"。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将不同生态哲学流派区分开来的根本标志。生态现象学作为一种反传统知识论哲学的现代哲学,它试图通过建构一种自然意义、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相统一的"自然"概念——"生活世界化的自然",将自然原初的被隐匿了的价值意义重新凸显出来,以引导人类走上通往与自然和解的道路。生态现象学的自然观念既不同于生态中心主义所主张的脱离人的生活世界来谈生态保护,也区别于人类中心主义所主张的将自然仅仅看作是工具价值层面"为我而生"的对象性存在。"生活世界化的自然"在"此在"的意义上来理解自然,是在日常生活中与"我"照面的,承载着各种价值意义,能够为人类的生命活动中所真切体验到的活生生的自然。生态现象学试图借助"生活世界化的自然"的"基底样式",推动人类在"遭遇自然"—"体验自然"—"审美自然"的交往过程中,赋予自然以人性的同时,重新唤醒人性的生态化一面,进而引导饱受工具理性摧残的现代人类实现与自然的真正和解。  相似文献   

18.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亦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高品质生活与共同富裕密切相关。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在创造高品质生活方面积极进行实践创新,探索推动共同富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漆娜  陈红霞 《学理论》2013,(3):46-48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制度作为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制度,旨在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并且有利于促进就业。目前低保制度中对于低保工作的投入—产出的评估以及产生的社会效益尚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旨在通过选取投入指标、效率指标、效果指标等一级绩效指标及其下属二级、三级指标来建构一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绩效指标体系对低保工作进行评估,为低保制度政策实施结果提供检验标准,促进低保制度的不断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陆了涵 《党政论坛》2012,(20):28-29
萨依特曾是埃及的一位政府高官,34岁就做了副市长,可谓前程一片灿烂。可惜.就在他飞黄腾达的时候.他主管的城市却发生了一场火灾,于是他被免职。那年他37岁。离官退位后,萨依特的周围依然是一些显赫的人士,富翁,商官,大财团的董事长……大家都认为他会非常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