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7年12月,胡耀邦调到中组部没几天,就问管“右派摘帽”工作的同志,全国究竟有多少右派?1978年春天,专为解决“右派”这个大难题的会议将在山东烟台举行。会议由中央统战部和公安部牵头,中央组织部、宣传部、民政部配合。胡耀邦预计,这次会议很可能发生激烈争论,他特地委派中组部的杨士杰和陈文瑞出席会议。在闭幕总结会上,杨士杰说,不能因为我们工作上的疏漏,在历史上的冤假错案得不到理所应当的解决。他还特别强调,当年被打成“右派分子”的同志,许多都是学有所长的知识分子一.他们的知识不但是我们党的财富,更是全社会的…  相似文献   

2.
一九五二年六月七日,西南局转中央组织部来电:“调胡耀邦来中央工作,务须于七月底抵京。”为了筹办送别礼,一天,卢子鹤、王宏实、林全九、伍非百等南充市各界民主人士研究,准备给胡耀邦同志送一堂德政碑式的绸底金字的八宝锦屏。耀邦同志得知后,在一天晚上特意来到川北政协,亲切地婉言谢绝说:“感谢各位老先生,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可‘八宝锦屏’这个东西坚决不能做!”他朗声说道:“真要送,就送我五个字好了,‘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是毛主席说的,叫我们每个革命工作者,时刻用来检查  相似文献   

3.
干部教育与智力开发 干部教育是一个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大问题。干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越来越明显。一九七八年,胡耀邦同志到中共中央组织部当部长时,就给中央组织部规定了几条任务:一是落实政策,二是调整领导班子,三是搞好干部教育。  相似文献   

4.
满妹 《党政论坛》2009,(22):20-21
胡耀邦,“一身正气深得人民敬爱,两袖清风堪称为人楷模”;“说真话人民知音,办实事一代伟人”。如今,耀邦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整整20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他的人格魅力、他的丰功伟绩、他的人民公仆的品质至今仍深深铭刻在人们的心里。本文摘选自其女儿所写的(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部分章节。  相似文献   

5.
《党政论坛》2012,(14):62-63
胡耀邦、习仲勋力主平反冤假错案1978年初,中组部来访人员每天有几百人。胡耀邦对警卫人员打招呼说:对找到家来申诉的上访人员,一律不要阻拦。有些上访者凌晨就在家门等候,他一边吃早饭一边接待上访者。他在中组部一年时间里批复了四干多件来信。  相似文献   

6.
张树德 《党政论坛》2008,(16):20-20
1985年4月,胡耀邦总书记访问新西兰,在南太平洋的这个岛国上,他首次向外界透露了中国政府拟裁军100万的消息。事先没有得到一点风声的各国武官们对胡耀邦的宣布先足大吃一惊,接下来,他们又是半信半疑,觉得裁军是可能的,但100万是中国政府的夸大宣传。  相似文献   

7.
<正>年纪轻轻当上首长1934年10月,胡耀邦随红军开始长征。他被编入红星纵队中央工作团第二团,任共青团总支书记。1939年5月,胡耀邦被任命为军委总政治部(以下简称总政)组织部副部长。那时他还不满25岁。此后直到1945年,胡耀邦都在总政组织部工作,并于1942年升任组织部部长。1949年9月,胡耀邦作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10位代表之一,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10月1日,胡耀邦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相似文献   

8.
1990年12月5日。这一天,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胡耀邦的骨灰,由他的亲属们陪伴着登机南下,埋葬在地生前寄予热切希望的“共青城”——江西德安。胡耀邦15岁时,从江西这片热土走上了革命征程,江西是他革命生涯的起点,共青城又是在他亲自关心下成长起来的;胡耀邦生前最喜欢绿色,喜欢山水,喜欢大自然。所以,让他的几何图案的墓碑底端深深地植根在江西红色的土壤里,恐怕是对死者最好的纪念,也是对生者最大的安慰!富华山离共青城只有4公里的路程,一下车便看见一道清澈的河水缓缓地经过富华山山麓流向前方的邵阳湖,顺着清澈的河流举目…  相似文献   

9.
赵畅 《党政论坛》2008,(17):58-58
胡耀福是胡耀邦的胞兄。他是湖南省浏阳县中和乡苍坊村一个农民。1992年9月6日,他在老家溘然长逝,享年83岁。在胡家设置的灵堂中央,李昭(胡耀邦夫人)率儿女献的花圈非常引人注目,而最惹眼的还是挂在大门两旁那副挽联——“国中有典型,两袖清风作赤子;天下无先例,一代‘皇兄’是农民。”  相似文献   

10.
<正>胡耀邦同志辞世已整整十五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他的人格魅力、他的丰功伟绩、他的人民公仆的品质至今仍然深深铭刻在人们的记忆里。1981年3月,我在列席中央书记处会议时,第一次与胡耀邦握手。在多年的接触中,我对胡耀邦不仅有着较深刻的了解,而且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与胡耀邦同志相识是1981年春。当时我已被任命为国务院副秘书长,协助总理、副总理处理一些经济方面的事务,中央指定我列席中央书记处的会议。1981年3月,我第一次列  相似文献   

11.
正高勇,于1959年3月至1964年8月任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的机要秘书,后曾任河北邯郸市委副书记、中央文献研究室秘书长兼机关党委书记等。不久前,他出版了新书《我给胡耀邦当秘书》,记录下他在胡耀邦身边的岁月。"我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耀邦会来团中央任第一书记的消息传出后,大家都对他很好奇。我们东打听,西打听,听  相似文献   

12.
<正>从20世纪3 0年代中期在陕北初识胡耀邦,到五六十年代任用胡耀邦主持共青团中央工作,毛泽东一直十分赏识器重胡耀邦,并曾多次给予他谆谆教诲。可以说,毛泽东对胡耀邦既有导师之情,又有知遇之恩。即使到了晚年,胡耀邦仍然对毛泽东的关怀、教育和培养充满感激之情。抗大时期的师生情1937年5月,胡耀邦到抗日军政大学第2期学习。抗大第2期学员分14个学员大队,一大队、二大队学员都是红军团以上干部。胡耀邦  相似文献   

13.
罗川 《各界》2008,(11):77-80
胡耀邦的许许多多老战友、老部下、老朋友,从各自的角度写了大量纪念他的文章,缅怀他的丰功伟绩!我作为他的晚辈,一个他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一直想写点儿东西纪念他.每当回想起我和胡耀邦伯伯及他的家人相处的往事,我的心情就久久难以平静.……  相似文献   

14.
《瞭望》1987,(4)
中共中央政治局1987年1月16日举行扩大会议。胡耀邦同志在会议上检讨了他担任党中央总书记期间,违反党的集体领导原则、在重大的政治原则问题上的失误,并请求中央批准他辞去党中央总书记职务。会议对胡耀邦同志进行了严肃的同志式的批评,同时也如实地肯定了他工作中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贝璐瑛  秦海 《各界》2008,(5):75-78
偶然被胡耀邦认识   我很早就知道胡耀邦,但当时胡耀邦并不认识我.他是我的父辈,比我大差不多30岁.   说起来是1971年的事情了.我1965年考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按四年学制,1969年就该毕业.可赶上了"文革",到1971年还在学校里"停课闹革命".……  相似文献   

16.
嘉乐顿珠频繁赴京 嘉乐顿珠接触过无数国共两党领导人,被视为“藏独”重要人物的他,对这些领导人都颇具好感。嘉乐顿珠曾对媒体说,他最崇拜孙中山和蒋介石,邓小平的爽直率性令他感动,胡耀邦的开明务实让他印象深刻,胡锦涛对西藏情况了如指掌,令他惊奇。  相似文献   

17.
我已经八十二岁了,在这漫长岁月中,内心深处始终深深怀念着两位同志,一位是胡耀邦同志,一位是当时他直接领导下的余建亭同志。胡耀邦同志不幸早已离世,余建亭同志仍然健在,他是国务院的一个部级离休干部,我称他为老师,并经常同他保持联系。他们曾经平反了我的政治冤案,热情地帮助我走上参加革命工作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8.
黎安 《党政论坛》2012,(10):54-54
胡耀邦早年在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担任过组织部长。长期从事党的组织工作,胡耀邦始终善待同志、对干部量才任用,特别是他一贯倡导"走冷门"。据曾经担任过胡耀邦秘书的梁金泉回忆:耀邦同志常说,干部部门的同志应该"走冷门",要"雪中送炭"。他说,我们组织部的干部要有这样的风范,不管党内党外也不论职务高低,  相似文献   

19.
四月十三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满怀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应邀前往澳大利亚、新西兰、西萨摩亚、斐济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这是近年来我国领导人对南太平洋国家的又一次重要访问。南太平洋五国对胡耀邦总书记的这次访问极为重视。澳大利亚总理霍克在接见中国记者时说,能接待胡耀邦总书记这样的客人,是他本人、他的政府和澳大利亚人民的重大荣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四年春天,胡耀邦同志来洛阳视察。他刚走下火车,就沿着改建后的中州大道察看市容。五十年代,胡耀邦同志曾来过这里。三十多年过去,洛阳旧貌变新颜。那一幢幢新楼,那快慢车道两旁的青松翠柏、鲜花绿草,使总书记目不暇接,他高兴地连声称赞洛阳变化真大,市区道路修得漂亮,城市绿化搞得不错。胡耀邦同志详细听取了洛阳市领导同志的工作汇报,要求他们在改造洛阳、建设洛阳方面再迈进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