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溪 《学理论》2009,(30):17-18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的又一重要理论,是在总结国阿外发展经验教训和深刻把握社会发展本质与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它进一步解决了社会主义为什么发展、怎么发展等重大问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2.
冯维和 《学理论》2012,(16):15-17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创新思维,实现由传统思维向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思维转变。实现这种转变,必须加强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为树立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思维方式提供理论指导、实践基础和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内容,是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各级党组织要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持久深入地学习、卓有成效地实践,始终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思维方式是理论深层的、隐性的逻辑支撑,同时也是理论转化为物质力量的重要中介.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集中体现的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被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被称之为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其显性层面的表征就是它提出了契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和当前时代发展走向以及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新观念、新思想,成为指导人们实践的直接导引;而其隐性层面的价值,则在于它构建了奠基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之上的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5.
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哲学思维方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后,理论界反响热烈,纷纷展开了各种角度的解读和研究。我们认为,从哲学角度的解读和研究尤为必要,因为只有从这个角度入手,才能把握科学发展观在党的理论体系中的确切定位,才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理解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才能够准确地阐明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为此,本刊组织专家学者对这个重要问题从哲学的各个角度展开笔谈,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08,(19):57-59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籽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它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7.
刘毅强 《民主》2008,(7):19-22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要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就是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展观是对社会发展一般进程的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正确的发展观是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不同的发展观,在实践上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同的导向作用。正确的发展观是正确的导向。不同的发展观会导向不同的发展结局。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不协调问题,和我们领导干部头脑中发展观念的导向作用是有一定关联的。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健康、不协调的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健康、快速发展,在领导干部中一定要破除发展是单一的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就是单一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鲍振东 《学理论》2008,(3):16-17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中,处处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体现着我们党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重视。要把我们面临的各类民生问题解决好,必须全面认真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
包心鉴 《理论视野》2007,88(6):17-20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内容的一系列重大创新理论,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创新理论体系,充分展示了在全球化和市场化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走向,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
"小康社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把小康社会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最直接、最现实的目标,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而获得的深刻结论,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结论."小康社会"不仅是道地的民族语言形式,而且也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是一个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大魅力和锦绣前程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历经三个新的发展阶段: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3.
纵观当前我国社会人们思维方武的现状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提升人们的思维方式应该注重实现由真理性思维到价值性思维,由斗争思维到和谐思维,由平面的平等性思维到主体的结构性序级思维等三个方面的转变.只有人们的思维方式不断地科学化,才能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相适应,从根本上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祝宝钟 《求知》2010,(9):4-6
<正>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作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表率,着力提高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5.
思维方式的演进是推动公共事务治理方式变革的内在动因。古希腊时期形成的客体—客体的思维方式,带来了主要依靠智慧的城邦式民主、自由的治理方式;中世纪的客体—主体的思维方式,伴随的是主要依靠信仰的封建专制的治理方式;近代以来形成的主体—客体的思维方式,形成了过度依赖科技理性的官僚制的治理方式;当代的主体—主体的思维方式,催生了以人文理性为核心的协商互动的治理方式。这种新的治理方式力图在政治与行政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改变政治与行政分离导致的政府价值取向的迷失;力图在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建立起平等互动的关系,以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我国公共事务管理中,主体—客体思维方式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必须加快思维方式的转变,在主体—主体思维方式所昭示的理念下,探讨适合我国特点的公共事务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17.
孙世明 《求知》2009,(1):36-37
在全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为天津滨海新区的核心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的天津港,要想提升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增强港口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更大程度地实现社会价值和履行社会责任,就必须认认真真、脚踏实地地去践行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发展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它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基础性和根本性问题,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作为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为基点,引领着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断推动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进程。当前,党中央正在全国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牢牢把握其实践本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从对我党四代领导集体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进行梳理,在对发展问题认识的继承与创新、调整与深化、把握与总结、完善与丰富等四个方面,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过程,进行了简明扼要的综述,以有助于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理解。  相似文献   

20.
胡世锋 《学理论》2010,(29):7-8
在全党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定位的理解问题。科学发展观作为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统合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