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0 毫秒
1.
长乐老冯道     
郑骁锋 《各界》2011,(3):44-46
一 中国历史上,对尚识廉耻的士人,最大的侮辱是什么呢?乱臣奸臣?一般角色好像还修不到这个地步,等有了这样的实力时,这几个字就很可能得嘀嘀咕咕吞到那些敢怒不敢言的人肚子里去了。贪官赃官?遍地皆是,说不定骂别人的同时也就骂了自己。  相似文献   

2.
山西大同矿务局煤峪口矿有个家属叫张玉娥,见了矿干部就追着骂,前后整整骂了20多年,十几任矿长、党委书记见了她部躲着走,如今她忽然不骂了。这个矿的职工直纳闷,这是啥原因? 原来,是矿党委书记孙辅智把她的“病”治好了。这个追骂矿领导的家属是本矿退休老工人王枝的老伴。“文革”初期,她儿子插队落户到了农村,不幸游泳淹死了。她思子心切,把儿子淹死的责任归罪到  相似文献   

3.
李方元 《学理论》2008,(5):64-67
“别敲了,别敲了!这就开门,你们是什么人的队伍?”啤酒商说着,把院门打开了。 进来的是十几名哥萨克,有的骑着马,有的牵着马,马身上驮着抢来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初夏的一天上午,离下班还有十几分钟,七、八个青工挤在厂门口等着下班。不知谁叫了声:“走啊”!大家“哄”的一声出了厂。正从科里出来的生产科王科长见状,马上喊道:“不要走,还没下班!”他们置之不理,我行我素,一会就没了人影。王科长见喊不回来,马上按制度对早退人员做了罚款处理,并出了通告。下午上班后,上午早退的青工看到罚款的通告,勃然大怒,对着生产科大骂起来:“那个该死的罚了我的钱啊?”“早退几分钟就罚款,真比资本家还恶!”  相似文献   

5.
无法骂倒     
以漫骂逞英雄,似乎是一种老手段了。拉开嗓门儿骂一通,从祖宗三代一直骂到曾孙重孙,既不要论据,也不要论证,信马由缰,骂到哪里算哪里:文坛么,中国可曾有过文坛?鲁迅?鲁迅是谁?我从来没有读过他的作品,不过是几块老骨头罢了。茅盾?茅盾有什么作品?《子夜》,...  相似文献   

6.
她就是那个世界上走得最快的姑娘吗?头上扎着两个羊角辫,那么瘦小,那么单薄。如果不是教练王魁的介绍,谁能想到她就是女子十公里竞走世界冠军徐永久呢! “我没想到真的会当世界冠军”。徐永久见了生人有些局促、腼腆。她说,“比赛那天,挪威卑尔根市经过几天的大雨,突然放晴,眼前的一切那么新鲜,我特别兴奋,走起来浑身轻得象能飞起来。教练给我的任务是盯住上届世界冠军、澳大利亚名将库克。比赛中间,我和队友阎红发现库克和苏联运动员都气喘吁吁,就开始加速,超过了她们。阎红走在最前面,可惜因为犯规被罚了,我就当上了冠军。”  相似文献   

7.
鱼钩和鱼     
小鱼 《党政论坛》2010,(18):8-9
钓鱼钩阴险地伸到了水下,见多识广的鲫鱼一眼就看穿了钓鱼钩的鬼把戏。它厉声说道:“你这坏蛋,以为人家不知道你的鬼把戏?你不就是想用那点好处引诱我们上钩吗?别在这里白费力气了,快滚!没人上你的当!”  相似文献   

8.
不到10个月,两位曲艺泰斗骆玉笙、马三立相继在天津谢世,不楚使关心曲艺发展的人们扼腕长叹:马三立走了,今后谁还能不温不火耐着性地的“逗你玩”?骆玉笙走了,曲艺界哪里去雪 寻“重整河山”的“后生”?  相似文献   

9.
秦德君 《党政论坛》2010,(24):38-38
意大利电影《云上的故事》里,一个富人雇了一群工人搬东西,从山脚搬到山顶,工人们走着走着就停下来了,无论富人怎样催促,他们就是不走。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0.
《党政论坛》2013,(6):5-5
我们天天骂既得利益,既得利益者到底是谁?记:我记得在2012年9月召开的第二次莫干山会议上,你一直在提问参会者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天天骂既得利益,既得利益者到底是谁?”  相似文献   

11.
冯骥才 《党政论坛》2013,(20):60-60
一个老汉牵着一头毛驴,领着孙子,走在黄土高坡上。走着走着,后边跟上来几个骑马考察的专家学者,与老汉攀谈起来。  相似文献   

12.
(一) 许多从事管理和领导工作的人经常会抱怨:我都“忙死”了,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下级能帮上我的忙,为我分忱解难呢?我在的时候一切都好好的,为什么一出去儿天就变了样呢?他们(下级)都在干什么?为什么我的决策执行总收不到理想的成效呢?那些负责执行的下级为什么就成长和成熟不起来呢?  相似文献   

13.
任成琦 《党政论坛》2012,(22):21-21
一个人的欲望可以走多远? 一种食虫植物,它的名字叫捕蝇草。捕蝇草的叶片打开的时候,就像相对的两面手掌张开一样。叶片上,满布着分泌出的诱人蜜汁。  相似文献   

14.
“小岗事件”中,县委书记陈庭元的一些传奇言行是很让人津津乐道的。陈庭元初到小岗村,已是村民们按上指印后的第4个月。村里还偷偷摸摸想瞒过这位新上任的县委书记。可陈庭元是行家,庄稼地里走了几步,什么都明白了:“别瞒我,你们做什么我有数。”临走,丢下一句话:“干到秋季再说,有啥事我顶着!”有人告到县里,说小岗正搞资本主义,他听后说了句:“让它搞吧,凤阳3616个生产队,就算小岗复辟了资本主义,不就是1/3616吗?”轻描淡写一句话,居然把这事给“兜”起来了!他把过去算来算去怎么也算不清的千万笔账,简化成三笔:“…  相似文献   

15.
佟晨绪 《党政论坛》2011,(12):50-50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所以,路是大家的,你在走自己的路的同时,也是在走着别人的路。 同一条路,不同的人走,会有不同的经历和感受。这个人走到这里疲惫了,一个小小的土坡,他就会认为这里的路陡峭难行;那个人走到这里,不小心被瓦片绊了一跤,他就会认为这条路充满了险恶……  相似文献   

16.
去年2月初的一天中午,我在某市准备乘汽车回家,在汽车站附近的天桥上被两个卖假发票的缠上了:“什么样的都有,章印齐全,报销的时住什么破绽也看不出。”这类人以前已碰到过不少了,是很不好葱的。于是我便来个“千句不开口,神仙难下手”的招式。还真灵,他们跟着我没走几步就死心了。到了车站,一个同乡老大爷在向众人哭诉。也夫在天桥上,他遭到了买假发票的算计。那两个家伙竞硬拉着他不让走。没奈何,亿便“慷慨”起来:“发票我不要,也没地方报销,白送你们5元算了。”一个拿了5免走了,可另一个还拉着记不放。没法子,又给了5元…  相似文献   

17.
“季玛,别坐得那么远,离我再近些。”在一个媒体见面会上普京高声召唤着远处的一个人。这个被普京以昵称称呼的人,就是俄罗斯新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这位年仅43岁的年轻政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能获得普京的认同?  相似文献   

18.
梅寒 《各界》2011,(5):90-91
2000年7月的一天,河南郑州某医院,一位已经进入弥留状态的老人把自己的4个孩子叫到病床前,挣扎着给他们做最后的交代:“你妈累了一辈子,爸爸要走了,你妈我可就交给你们了。我走之后,你们要把老娘保护起来,不要叫她生气,不要叫她受罪,这就算你们疼爸爸了……”病床边,头发已经花白的常香玉轻轻摩挲着老伴那双瘦弱的手,泣不成声:“你为我操了大半辈子的心,都成这样了,你还操我的心……”  相似文献   

19.
《党政论坛》2014,(12):29-29
1.不怕封锁——毛泽东说:没有美国就不能活命吗?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美国在1950年12月3日宣布对新中国实行全面封锁禁运。面临美国的封锁,毛泽东的态度一是反对,二是不怕。早在1949年8月评论美国白皮书时,毛泽东就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没有美国就不能活命吗?”  相似文献   

20.
恩师袁鹰     
赵丽宏 《民主》2023,(10):49-51
<正>9月1日,上午8点,桌上的手机响起来,来电显示的名字:袁鹰赵成贵。这是照顾袁鹰的小赵的手机。我的心里一紧,打开手机,传来小赵悲伤的声音:今天早晨7点,袁鹰老师走了。我拿着手机,呆呆地愣了好久,心里的悲痛,无法用言语表达。亲爱的袁鹰师,你真的走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