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网络时代,地方政府和官员屏蔽信息是徒劳的。不能及时公布案情,那么就会有无数的网民自己编织事件真相的“围脖”。一起也许原本并不复杂的车祸案,何以迅速演变为一个热得烫手的公共舆论事件。甚至需要省长表态才能令公众情绪得到一定的平息?河北大学的校园车祸,从“李刚门”,  相似文献   

2.
“你”是谁?当古希腊的哲人们争论“始基”、“自然”时,苏格拉底就提出:“认识你自己”!“你自己”──“你”,无疑是指“人”(“个人”、“众人”、“人类”)。那么,哲学要揭示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你”?一、超越“死亡”:哲学的“人文”指向“你”的“本质”问题,是与“死亡”问题密切相关的。“你”即使作为生活中的“同一个人”,也具有三种“不同”的“意义”:就“自然时限性”言,“你”是“必死”的人(“必死”表征“你”的“时限性”);就“社会时代性”言,“你”是“会(懂得──怎样去)死”的人(“会死”表…  相似文献   

3.
《瞭望》2010,(45)
<正> 微博渐成突发事件的传播舆论中心,其裂变式的传播带来了管理新难题今年以来,百字微博一次次引爆热点,掀起阵阵冲击波。微博,到底是博主们编织的温暖"围脖",还是个别政府官员斥之为的憋气"围脖"?从当年的BBS、博客,到今天的微博,每一次新的互联网应用在得到大多数网民的追捧、一呼百应之际,也会引来某些官员们的摇头叹气、束手无策或熟视无睹。  相似文献   

4.
这里议论的笑话,并非《笑林广记》中的那些妙趣横生的笑话,亦非民间流传的那些令人捧腹的笑话。那些笑话虽然可以使人笑得前仰后合,但大约是不致于笑出毛病来的。我所指的是笑话人的“笑话”,也就是嘲笑的同义语。 笔者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现在有些人是很会笑话人的。你艰苦朴素,他笑话你“土气”;你廉洁奉公,他笑话你“死板”;你不会走门子,他笑话你“没本事”;如此等等。有的甚至把你的言行“贬”为“笑话”来加以笑话。  相似文献   

5.
一个农夫和一个准备远行的水手在交谈。农夫问:“你父亲是怎么死的?”“出海捕鱼,遇到了风暴,死在海上了。”“那你祖父呢?”“也死在海上。”“那你为什么还要去航海,不怕死在海上吗?”水手沉默片刻,他反问农夫:“你的父亲死在哪里?”“死在床上。”“你的祖父呢?”“也死在床上。”“那么,你每天睡在床上不害怕吗?”  相似文献   

6.
上纲     
记不得是看哪出戏,舞台上地主婆嫌丫头送上的茶太热,生气地骂道:“你想烫死我呀!”把这种小事的性质无限扩大到性命交关的程度,在政治运动中称之为“上纲”。这种“上纲”的特点,是随意性想当然的。“说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在“反右”运动中所上的“纲”是“反党”,“反社会主义”,在“文革”中也一样。  相似文献   

7.
“成功”人士一定要知道,朋友有“私人”朋友和“场面”朋友之分。“私人”朋友会陪伴你历经荣辱沉浮,无论你地位高、地位低,还是没有地位,“私人”朋友都会真正地关心你、帮助你,喜欢和你在一起。“场面”朋友是你的地位、权力和影响力的朋友。“场面”朋友是前一个拥有你地位的人的朋友,也是下一个拥有这个地位的人的朋友。 上边这个划分,不是我的发明,而是美国的肯特·基思博士在最近畅销的《似非而是》一书中说的。他做过州政府的官员,做过高科技园区的开发商,也做过私  相似文献   

8.
瞭望哨     
《瞭望》1984,(10)
如果对人讲“你吃饭”,“你喝水”,那是并无可笑之处的。如果说“你亲自吃饭”、“你亲自喝水”,闻者便不免捧腹。吃饭不“亲自”,难道还由别人代替吗? 可是,这又并非纯是笑料。近日读某些单位的《整党简报》,常看到“某主任亲自作报告”,  相似文献   

9.
法庭上,一起重大经济犯罪案件正在审理中。站在被告席上的,是一个穿着旧军装的中年人。 “你受过企业管理方面的训练吗?”审判长问。 “没有。” “你有没有看过有关企业管理方面的书?” “没有。” “那你怎么能管理企业?”  相似文献   

10.
十年前你是怎样的呢? 你“收听敌台”,因为你爱好无线电而且要调整收听频率。 你痛苦地失恋,因为你是个到处漂泊的建筑工人,那个漂亮的女护士终于和你中断了长达三年之久的恋爱关系。 你多次被列为“落后青年”,  相似文献   

11.
这些年来,有人对“我讲你听”颇多指责,认为是“说教”、“硬灌”,是“左”的方法,主张“摆脱”、“抛弃”它。这个问题涉及到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问题,因而有必要作些讨论。我认为,“我讲你听”事实上是思想政治工作一种很普遍而又必需的形式和方法,不应摆脱,也摆脱不了。作报告、上课离不开“我讲你听”;群众讨论,  相似文献   

12.
读《解放日报》连载的《生活中的毛泽东》,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毛泽东的一句“口头禅”;“谁叫你是毛泽东的儿子呢?”—— 毛岸英和刘思齐没到法定的结婚年龄,父亲教育儿子遵守婚姻法:“你找谁结婚由你作主,结婚年龄不到你作得了主吗?那就由制度和纪律作主。谁叫你是毛泽东的儿子呢?” 送儿子赴朝参战,同志们竭力劝阻,毛泽东还是一句话:“谁叫他是毛泽东  相似文献   

13.
王丰 《党政论坛》2008,(24):46-46
“梅兰梅兰我爱你……”,“你像兰花着人迷,你像梅花年年绿,看到了梅兰就想到你……”,千万别误以为这是情书里的句子,上世纪80年代,这首叫《梅兰梅兰我爱你》的歌曲在台湾大街小巷流行。这首曲子当中的“梅、兰”两字,在岛内暗喻为钱,所以这首曲子也被笑称有“钞票、钞票我爱你”的意思。  相似文献   

14.
唐春翔 《侨园》2014,(4):77-77
“马厂长,向您提个建议.”“建议?好啊!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嘛,说吧.”“我建议你辞职.”“你说什么?”“我建议你辞职!”一字一顿.  相似文献   

15.
声音     
《侨园》2014,(2):6-6
“你别管我!”——过年是团聚的时刻,你可知道父母最想要什么?近日,有媒体对5家大规模养老院进行调查发现,92%的老人喜欢儿女团聚。而最让父母伤心的话,则是“你别管我”!“我很忙,没有时间”排在次席,“你老了”和“别说了,没用”分列三、四位。  相似文献   

16.
用力不竭力     
吕清明 《党政论坛》2012,(16):14-14
一天,齐桓公向手下的大艇管仲炫耀:“你看我这马车怎么样?” 管仲说:“马车不错。” 齐桓公说:“不仅马车不错,我这驾车的车夫也是齐国最好的。” 管仲问那个车夫:“既然主公说你是最好的车夫.你的驾车经验是什么?”车夫说:“我驾车的经验是让每一匹马竭尽全力来拉车,谁都不偷懒。把全部的力量用在拉车这件事上。”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一位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在谈到反腐倡廉时说:“有些干部犯错误,谁把你打倒了?是你自己把自己打倒了,是你的亲戚朋友把你打倒了,是你的老婆孩子把你打倒了……” 这个问题确实问得发人深思,答得一针见血。“自己把自己打倒”的典型如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被亲戚朋友打倒”的典型如湛江市原市委书记陈同庆;“被老婆孩子打倒”的典型如浙江省宁波市原市委书记许运鸿、广东省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于飞。这些反面典型给我们提供了十分深刻的教训。 为了防止重演“三个打倒”的悲剧,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做到“三个管住”,即在真正…  相似文献   

18.
何其芳谈及养猪“心得”:“其实猪并不蠢,它能看出你的眼神,你的脸色,能明白你的情绪,还能听懂你的话语,可见哺乳动物也是有灵性的哩……”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一文中指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今年是“基层组织建设年”。组工干部在下基层、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如何学尝“梨子的滋味”,笔者认为正确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很要紧。  相似文献   

20.
摆架子和耍态度,同属低级趣味,是一种不值得羡慕也不应去继承的遗产。 表里不一,名实不符,而借装腔作势以抬高身价,此之谓“摆架子”。阿Q夸道:“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个什么东西!”是摆架子;赵太爷说:“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