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璟的双面画李忠诚济南画院女画家周,把国画艺术与工艺美。术、实用技术结合起来,创造了在屏风框架上镶嵌的“双面绢画”。这种双面画,借助自然光或灯光,产生出一种晶莹剔透的独特艺术效果。著名画家潘兹说:“周王景的双面画是一朵艺术新花,它为工笔画艺术开辟了新...  相似文献   

2.
选择的智慧     
延君 《党政论坛》2009,(20):31-31
贝尔纳是法国著名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剧本,在法国影剧史上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有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了一次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去抢救哪一幅?结果,在收到的上万份答卷中,贝尔纳的答案获得金奖。他的回答是:我抢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理由是: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一个,而是最可能实现的那一个。  相似文献   

3.
李诚 《党政论坛》2010,(14):26-26
在3月14日“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说:“我讲一个故事你可以告诉台湾同胞。在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的博物馆,一半放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相似文献   

4.
下面我要讲到兰花和这个人格定位的三个方面:兰花一旦这个进入这个文化内涵,进入到人格定位它就有了三个境界。我这儿引用扬州八怪的一位画家在画的兰花上面的题词:“非素心,即赤心,为名士,为忠臣”。兰花进入到这个人格领域有三种表现:  相似文献   

5.
巴根 《学理论》2010,(21):173-173
在楚人和西汉人的_丧葬程序中有一节是招魂,其中“铭旌”是必不可少的物品。按照当时的观点,铭旌具有旗帜的功能,用来引导死者的灵魂升天成仙。这种铭旌一般都是画在一种叫做“帛”的丝织品上,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墓葬帛画。马王堆汉墓帛画与楚帛画有许多一脉相承的东西。画中展现了神话传说中的景象,画面中天上、人间和冥间同台登场,人鬼神同时现身,还展示了许多神话中的动物。画面不但展现了当时人们幻想的神话世界和人们的巫术观念,而且也表现了远古传统的原始活力和野性。  相似文献   

6.
感悟唐卡     
孔誉璇 《党政论坛》2008,(14):22-23
唐卡于《藏汉佛学词典》中译为“卷轴画像”或“卷轴画”。藏话唐卡为藏语音译,有彩绘、描金、描银、织锦、丝绸、油画等多种,一般在二尺至二尺之间,大者达十余丈。它仿佛与“水陆画”相类,是将壁画画法与形式移到布帛上,以便随时随地展开以叩拜,或悬挂家室以供奉。唐卡作为藏族文化艺术的一种绘画形式,以严谨的造型、大胆着色、流畅的线条,以及繁复而有条不紊的制作过程,让人们惊叹感喟、驻留观常。  相似文献   

7.
永厚画龙     
我请永厚画龙向读者祝岁。永厚说:“容我想想,总要画得不同一般才好。”过了几天,他将画稿寄我,果然别具一格。前人论龙,或曰,“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或曰,“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或曰,“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偬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  相似文献   

8.
忘却只需7秒     
琴台 《党政论坛》2009,(4):51-51
一帮人凑在一起作心理测试:如果可以选择变成一种动物,你会选择什么。朋友们的选择五花八门,而我在纸上轻轻画出一条快乐的小鱼;  相似文献   

9.
有两位画家相约各画一幅画,主题是“宁静”。第一位画家选择一个湖泊作背景,风平浪静,湖面无波。他得意地介绍其中意境:“你们看,这个湖面平静如镜,蝴蝶也栖息在花朵上停止飞舞,没有风没有雨,又远离尘世喧嚣,完全呈现出宁静来。”第二位画家画的是奔腾瀑布,旁边有一片灌木林,树枝弯到水面,一棵树的树项筑着一个鸟巢,几乎快被浪花浸湿,鸟巢内有两只出生不久的小鸟沉沉酣睡。  相似文献   

10.
梁力文 《各界》2010,(4):1-1
张大千的二哥张善子画老虎很有名气,早年张大千曾和二哥合作画虎,但经常是二哥画虎,他补景。其实,张大千也能画虎,但他很少画。一次,他酒后画的一幅《虎图》流落出去,不少商人登门出高价请他画虎。张大千后悔不迭,因为二哥以画虎享有盛誉,他原是为了二哥一直避讳画虎的。  相似文献   

11.
闲话灶王爷     
叶国广 《侨园》2015,(Z1):44
一连下了几场雪,时至年终岁尾,忽然想起灶王爷。青年人谁也没见过灶王爷。我小时候,见到的灶王爷是在一张纸上彩印的神像画,画上老公母二人并排坐在神案后边,态度安详,头四周有一圈淡黄色神光。神案上画有香炉、蜡台、贡品等物,周围画着龙凤图案,案下两边画着成盆的金银财宝。灶王爷也画得像过日子人家,养着禽畜,左边是静卧的小狗,右边是长鸣的公鸡。买灶王爷像叫请,不管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99,(52)
对此问题即使在同一机构的研究人员中也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国防大学研究生郭杨认为核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必须先对核战争这个概念进行一下界定。核战争是指以核武器为主要打击手段的战争。是国家或政治集团为了自身政治、经济利益而主动选择的一种战争形式。它不包括由一些非人为因素导致或由恐怖分子进行的核攻击。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的核战争是可以避免的。首先,核武器尤其是战略核武器由于其具有的极其强大的威力,已超出传统意义上“武器”的范畴,确切地讲,它应被视为一种政治工具。众所周知,核战争中没有赢家,一个有核国家…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想,它是人类摆脱剥削和压迫、走向世界大同的向往和追求。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学说,它是人类进步思想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描绘。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体系,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条件的学说。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运动,随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而兴起拼跨越世纪,拓展到全世界。进入20世纪,社会主义的内涵不断扩展和深化。在西方,它衍生出多种派别和思潮,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运动和实践主张。在东方,它由理想变成现实,由一国实践变成多国实践,由一种模式变成多种…  相似文献   

14.
冯骥才 《民主》2006,(8):12-14
一、人类的遗产观是怎样形成的?遗产是个古老的词汇。它的原始概念是先辈留下的财产。在这种传统的遗产观中,遗产只是一种私有的物质财富。进入十九世纪中期以来,遗产的内涵悄悄发生了变化。开始有人把祖先留下的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公共财物视做遗产。这是另一层意义上的遗产,就是文化遗产。它是一种公共的、精神性质的财富。需要人们共同热爱,世代传承。这种崭新的遗产观的产生,缘于整个人类文明的转型。人类的文明由远古到今天,一共经过两次“转型”。一次是由渔猎文明转为农耕文明。在中国,差不多是在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在那…  相似文献   

15.
这里借用先人感叹千年的话: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丁丑年仿佛霎眼间就将过去,戊寅年紧接着就要来到了。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画家徐昌酩先生给我送来贺年卡,上面是出自他的手笔的一幅画,画的是勃勃有生气的老虎。这是我今年收到的第1张贺年卡,它使我猛然发现一年又快过去了,如今的日子确乎过得太快了啊,与往昔那“度日如年”的沉重日子相比,大有天壤之别的感慨。牛年谈牛画牛,虎年谈虎画虎,应时应景,似成俗套,舆论多有微词。然而不能一概而论,只要是有感而发,为文为画皆有独特之处,我看也应该欢迎。现在大兴酒文化、茶文…  相似文献   

16.
藕花吟馆胡沁园 丹青巨匠齐白石,在艺术道路上起步之初,胡沁园是他的第一个慧眼识珠的引导者,为他日后的多彩人生第一次树起了醒目的路标.齐白石对此终生铭感,永志不忘.1914年夏,胡沁园因病逝世,齐白石号啕痛哭,肝肠俱裂,参酌老师生前赏识过的画稿,重画了二十余幅,拿到老师灵前焚化,还作了十余首悼诗、一篇祭文和一副挽联.挽联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17.
太和改革,亦称太和改制,是指公元五世纪后半叶,由北魏孝文帝及其祖母文明太后冯氏主持下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变革。这是发生在我国封建社会发展阶段的一次卓有成效的重大改革活动。它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向文明进步的转化,推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  相似文献   

18.
吴丽欣  沈殿成 《侨园》2004,(1):12-13
一位毛里求斯的年轻人来到比利时一间名叫“美食家”的华人餐馆,眼睛盯上了一幅名叫《老屋》的画作一动不动,旁边的人问:“先生,请问您对这画感兴趣?”年轻人回答:“是!”“你对什么地方感兴趣?”“这幅画有一种特殊的东西,它有一种工业化的东西在里面,似乎里面正在有人生产什么,然而最打动我的地方,是画作带着一股淡淡的忧郁……”  相似文献   

19.
最近看到一幅漫画,画一群手持大筐和篮子的人围着一只鸡,等着倒它将要下出的蛋。 此画寓意不浅、因为作为产品而出现的蛋,只有进入流通领域才能有商业效益,这表明包括“倒蛋”在内的流通手段必不可少,它可以起到搞活市场、调剂佘缺的作用。但是,目前在某些社会生活必需品供销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下蛋”的太少,“倒蛋”的太多。 比如,时下紧缺的化肥、建材等生产资料,往往还没出厂门便已在价格上倒了几个轮回,等到了消  相似文献   

20.
《党政论坛》2011,(14):26-26
海明威迁居古巴哈瓦那以后,过着一种类似隐居的生活。一位纽约富商慕名前来拜访,并一再要求海明威在他的日记本上签名留念。海明威知道这位来访者是依靠掠夺土地、买卖地产发了大财的,他不喜欢与这种人交往,但又推不开富商的纠缠.于是他用手杖在沙地上画出了一个签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