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每个国家人民的历史上都有叱咤风云的人物。在南斯拉夫人民的近代史上,约瑟普·布罗兹·铁托就是这样的人物。正如南斯拉夫著名作家斯肯德尔·库莱诺维奇所说:“我们的历史事实上是一部不断被人征服的历史,是我们的人民多少世纪来遭受欺凌的历史;它必然要产生,也产生了一个把我们的进步力量团结在自己周围来改变我们历史的进程和面貌的人。这个人就是我们的铁托。” 今年是铁托领导南斯拉夫共产党(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的前身)50周年,5月25日是铁托诞辰95周年的日子。为此南共联盟中央  相似文献   

2.
张海霞 《学理论》2012,(30):114-115,126
苏联与南斯拉夫同为社会主义国家,两国曾为同一战壕中的钢铁盟友,但在冷战初期便分道扬镳。从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追求社会主义的道路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初出茅庐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铁托本人的奋斗历程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3.
贝尔格莱德专电中国和南斯拉夫是两个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李先念主席刚刚结束的对南斯拉夫为期一周的国事访问,既体现了中南两党、两国亲密友好的新型关系,又具有继往开来,把两国全面合作关系推向新的高度的重要意义。类似的斗争经历和共同的革命理想,使中南友谊有着特别深厚的基础。承蒙主人的周到安排,李先念主席从参观游览铁托同志生前长期居住和工作过的布里俄尼岛开始这次国事访问。他一到首都贝尔格莱德,就前往铁托同志墓地敬献花束,以表达  相似文献   

4.
贝尔格莱德专电 15个不结盟国家的外长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代表2月12日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了为期一天的协商会议,决定派两个和平使团分别到巴格达和华盛顿等地进行斡旋,争取阻止海湾战争升级、避免更大牺牲和灾难性后果。这是不结盟国家为和平解决海湾危机作出的新努力。 不结盟运动是60年代初在南斯拉夫的铁托、埃及的纳赛尔和印度的尼赫鲁等国务活动家倡议下建立  相似文献   

5.
科索沃今昔     
科索沃一直是南斯拉夫联邦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省,这里与南斯拉夫其他省份不同,居民以阿尔巴尼亚族为主。阿族在整个科索沃省的200万人口中占90%,阿族人认为科索沃是阿族的家园,不应让一个塞族政府统治。而塞尔维亚历来珍视科索沃省,认为这里是塞族文明的摇篮,有最古老的塞族东正教教堂。科索沃像历史上的许多地方一样,归属很难定论。几十年来,科索沃塞阿两族关系一直紧张。铁托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有意削弱塞尔维亚共和国在整个南联邦的强大势力,破例给塞尔维亚属下的科索沃省自治权。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联盟随冷战结束…  相似文献   

6.
冯健 《瞭望》1984,(35)
南斯拉夫的英雄城市铁托乌日采,是南斯拉夫人民景仰的革命圣地。这里保留着铁托当年指挥起义的办公室,建有纪念为解放自己祖国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的丰碑。作者不久前曾访问南斯拉夫,饱览胜迹,感慨系之,写下了这篇随笔。  相似文献   

7.
曾经长时期担任南斯拉夫总统的铁托元帅,他的儿子沙米尔,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不沾老子光采的人物,他现在已经年近半百,19岁时就离开象庭,当了一名普通的工人,靠他自己诚实的劳动和能力,自已奋斗,自谋生计。据他后来对人说,铁托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不许他以铁托儿子的身份去谋求利益,也告诫他成人之后,要自力更生,千万别想沾父亲的光。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沙米尔成为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读了《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1期上于光远同志的文章《从世界和中国历史来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改革》,我感到颇受启发。但文中说,“斯大林有一个重大的错误”,就是“他要在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推行他建立起来的模式,……否则就不是社会主义”。又说,“把南斯拉夫开除出情报局,宣布铁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叛徒,是由此而产生的最重要的历史事件”。我认为,这个说法同史实是有出入的。  相似文献   

9.
飞机上俯瞰,亚得里亚海在阳光下闪烁着银光,布里俄尼群岛像撒落在银光中的片片翡翠,晶莹可爱。 布里俄尼遐迩闻名,不只因为它是一个风景区,更主要的是它曾经是铁托总统进行创造性的国务活动的地方。他在这里设计了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体制,制订了宪法和一系列重要法令。在这里,他同纳赛尔、尼赫鲁一起商议了建立不结盟运动的原则,发表了不结盟运动的第一个文件《布里  相似文献   

10.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6月在贝尔格莱德召开。原南共联盟中央主席团主席杜尚·德拉戈萨瓦茨在开幕式上的报告强调:南斯拉夫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南共联盟当前的最直接任务是:“稳定经济,进一步发展自治,反对民族主义,分裂主义和集权主义”。报告的内容,具体反映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质。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常被称为自治社会主义或市场社会主义。它是从本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寻求适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三十余年的发展,直至今日,使南斯拉夫从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小农业国,变成一个中等发展  相似文献   

11.
贝尔格莱德专电 苏共中央总书记米·戈尔巴乔夫从3月14日至18日对南斯拉夫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戈尔巴乔夫在访问期间重申尊重1955年贝尔格莱德宣言和1956年莫斯科声明指导两国两党关系的原则,公开宣布40年代末对南共领导的指控是“毫无根据的”,给南斯拉夫、苏联和整个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他对南对内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对外奉行不结盟政策给予肯定和表示赞赏,从而打消了南斯拉夫人长期存在的疑虑,使两国政治关系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南斯拉夫党和政府一贯把提高共盟盟员、工人、青年、全体劳动者的思想水平视为首要任务。南共联盟把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群众,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使他们确立革命人生观作为自己的一项长期的任务。铁托同志曾多次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前提”,“是南共每个盟员的个人需要和社会义务”,提出“在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就和认识基础上发展社会科学,就是要不断地同与我们格格不入的理论和思想观点展开思想斗争”。南共联盟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曾召开过一系列会议,研究思想意识动态,分析缺点和不足,通  相似文献   

13.
南共联盟中央主席团于1988年10月22日—24日在南斯拉夫的海滨小城——察夫达特主办了一年一度的“社会主义在世界上”国际圆桌学术讨论会。在“社会主义阵营”已成为一个历史名词的年代,由南共联盟出面召集的这个国际讨论会,为东西方各种派别的社会主义理论家们提供了十分难得的交换意见的场所和机会。今年的讨论会为第十三届,题目是“社会主义和‘时代精神’”。包括中国代表团在内的世界各国社会主义及左翼理论家和社会活  相似文献   

14.
贝尔格莱德专电 南斯拉夫联邦议会于4月27日宣布通过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宪法。这意味着被人们称之为“第三个南斯拉夫”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已宣告成立,在1943年反法西斯战火中诞生的“第二个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已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5.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出版中心1984年出版了南斯拉夫著名理论家A·格尔里奇科夫撰写的《社会主义的十字路口》一书。现代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多大程度上确定了符合现实社会生活的世界社会主义进程?这一进程有哪些表现形式?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内容、形式、规律性、矛盾和抉择是什么?目前的形势要求对上述问题作出积极的回答。A·格尔里奇科  相似文献   

16.
在今年南联盟抗击北约侵略一 周年之际,南斯拉夫历史博 物馆举办了一个图片展。在展出的300多幅摄影和绘画作品中,其中一幅照片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注意。照片上,一位塞尔维亚农民正在一片春意盎然的农田里专心耕耘,而在他身后,浓密的滚滚黑烟拔地而起,严重污染了蓝色的天空。凝视这幅意味深长的照片,我们突然对为什么南联盟在西方长达8年的经济制裁和北约78天的狂轰滥炸下能够保持社会经济稳定,并在轰炸结束后能够迅速重建家园的原因恍然大悟。 整个90年代,南联盟经济都是在困境和抗争中度过的。90年代初,受前南斯拉夫…  相似文献   

17.
姚玮洁 《党政论坛》2014,(20):12-12
说到对邓小平理论的某些质疑,有一种说法是,邓小平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的思想观点,反映出经济上急于求成,过分强调高速度,只讲快不讲好,给今天的社会综合发展带来了许多弊端。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两岸对峙,厦门和金门的“广播大战”便是两边“心战”和“反心战”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资本论》在南斯拉夫出版五十周年。中国读者可能不知道,这部伟大著作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文(简称塞文)译本,是由莫沙·皮雅杰和罗多留布·乔拉科维奇在敌人的监狱里译成的,字字句句都凝聚着南斯拉夫老一辈革命家为传播革命思想而倾注的心血。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白色恐怖笼罩着南斯拉夫大地。王国政府对共产党和工人运动进行了骇人听闻的迫害和镇压。乔拉科维奇一九二一年因参与刺杀内  相似文献   

20.
毕星星 《各界》2010,(9):78-81
回老家去,问人,很少有人知道李希文是谁了。 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临猗县哪个不知道李希文?山西农民哪个不知道李希文?就是在全国文艺界,李希文的名字也是响当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