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生三愿     
邹珊 《党政论坛》2013,(18):56-57
许多年前,台湾“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赖建诚给儿子“人生三愿”,气哭了儿子的故事,一时脍炙入口。为了完成儿子小学二年级的家庭作业,他曾许下人生三个愿望,“吃得下饭、睡得着觉、笑得出来”。赖建诚说,他的三个愿望都很小,有时可以全部达成,有时也会无法如愿。每个月、每个星期的达标率都不同,但正因为不是鸿图大志,他每天都可问自己愿望达到了吗?  相似文献   

2.
时间     
人生的全部学问就在于和时间打交道。 有时一刻值千金,有时几天、几个月、几年乃至几十年不值一分钱。 年轻、年盛的时候,一天可以干很多事;在世上活得时间越长,就越抓不住时间。  相似文献   

3.
诗化人生     
王兆胜 《党政论坛》2008,(14):31-31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就是说,人们都要面对着悲伤、怨恨、疾病、绝望和死亡等人生的苦难。那么,为什么在这个世界上又有着不同的人生呢?比如有的人忧思百结,总是闷闷不乐;而有的人却笑口常开,充满欢歌?在我看来,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情、不同的心灵和不同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4.
没正形     
蒋子龙 《党政论坛》2012,(16):35-35
“没正形”这三个字,很形象地概括了当下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十人九歪”,有话不好好说,以“雷人”为有才;不会规规矩矩做人,以搞笑、搞怪为有趣;视生活为小品,游戏人生。孩子没正形,肯定跟他们的“三个老师”有关:父母、学校、社会,即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就像媒体报道的:“请客送礼,从娃娃抓起”,小孩子从进幼儿园就得给老师送礼,上学后要当班干部需打点的人就更多了……难怪有家长向一实验小学的校长请教到底什么是教育?这位国家特级教师脱口而出:“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这像正经话吗?可你不能说这不是实话。  相似文献   

5.
徐有光 《团结》2008,(1):45-48
朱蕴山是我国现代著名政治活动家,是不断追求进步、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奋斗终生的革命者和爱国者。朱蕴山是一位诗人,为我们留下了上千首诗作。他的人生也像一首诗,像诗一样壮丽,像诗一样豪迈,也有着诗一样的意境。他像一首史诗——他的人生足迹与历史的步伐步步相印;他像一首抒情诗——毕生都在抒发着对革命的钟情和对祖国的爱情!  相似文献   

6.
何为廉政三本账?就是道德账、经济账和诚信账。为何要算好廉政三本账?因为只有算好廉政三本账,人生才能心安、平安、福安。如何算好廉政三本账?一是营造读书学习氛围,增强算好廉政三本账的文化底蕴;二是强化道德诚信教育,夯实算好廉政三本账的思想基础;三是深化廉政制度创新,健全算好廉政三本账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微语录     
《党政论坛》2012,(18):50-50
学生问苏格拉底:人生是什么?他让学生们从一个果园中走过,每人挑选一只最大的苹果,不许走回头路。大家回来后他问:满意吗?学生们说:让我们再选择一次吧,我们要么选早了,后面还有更大的;要么选晚了,漏过了最大的。苏格拉底笑了:这就是人生:一次次无法重复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郭龙 《党政论坛》2011,(16):22-22
近日网上有这样一个帖子,帖子的主题是:“十件人生奢侈品,你拥有多少?”这里的奢侈品,并非通常意义上的豪宅香车、珠宝名表,而是心灵的奢侈。这十件奢侈品是:1.能背着包包走天下的健康;2.舒心的工作;3.起风的天总有人提醒你加衣;4.穿上便宜T恤也很漂亮的健康身材;  相似文献   

9.
南振中 《民主》2011,(10):7-11
围绕《学习点亮人生》,谈六个问题: 一、把学习培养成为一种个人爱好人的爱好多种多样:有的喜欢游泳,有的喜欢打球。一个体重60千克的人,游泳1小时消耗360卡路里;打羽毛球1小时消耗456卡路里;跑步1小时消耗900卡路里:爬山1小时消耗的热量会更多。喜欢运动的人常常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可是很少有人抱怨苦和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靳安广 《学理论》2009,(18):26-27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和物欲的急剧膨胀,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失去了方向,物质的满足无法填充精神的渴求,生活的殷实无法产生生存的意义。“何处是家?”成为现代人的困惑。现实中的问题还要到现实中寻求解答,现实社会是我们开创人生幸福和意义的坚实大地,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校正人生的航向;破除物欲对人的宰制,确立人应有的尊严和价值;唤醒沉睡的自我,担当起个人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放眼高远而不失空疏,执着坚实地努力前行,将是人生意义的生生不息之源。  相似文献   

11.
人生三论     
《党政论坛》2011,(24):14-14
人生三不斗:不与君子斗名,不与小人斗利,不与天地斗巧;人生三不争:不与上级争锋,不与同级争宠,不与下级争功;人生三修炼:看得透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立得正行得直;人生三福: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吃亏是福;人生三和: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人生三件事不能等:孝老.行善,健身;学说三句话:算了!不要紧!  相似文献   

12.
读书阅世     
李飞跃 《党政论坛》2011,(22):18-18
人生的每个学期,都有不同的必修课。 十来岁,我们阅读的是童话和传说,关注的问题是“善”与“恶”。那时候的镜像里,世界就像日月的运转一样,昼夜分明。现在回想起来,对人物印象的第一个判断常常是:“好人还是坏人,好事还是坏事?”对周围的人物如是观,对影视文学中的人物如是观,对自己亦如是观。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他凭借深厚的文学底蕴、渊博的社会知识和炉火纯青的语言修养,成为我党我军历史上一位才华横溢、具有高超说理艺术水平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家和教育家。他在向别人说明道理时,总能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风格,有时幽默风趣,有时亢奋激昂,有时像涓涓细流,滋润心田,有时又像黄河巨浪,振奋人心,其感染力和鼓动性非一般人所能及。毛泽东的说理艺术,伴随着他战斗的一生。我们前不久去井冈山参观学习,为他在当时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条件下深入浅出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沙平 《党政论坛》2011,(22):48-48
谁也无法获得十全十美的人生!人生之美就像希腊神话中的美神维纳斯,她的美丽,既在于她的体态,也在了二她的残缺。  相似文献   

15.
龙应台 《党政论坛》2011,(12):19-19
一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人生其实就像一条从宽阔的甲原通往森林的路。在平原上,人们可以结伴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追打嬉嫡戏:一旦进入森林,因为草从和荆棘挡路,所以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冯仑 《党政论坛》2013,(22):58-58
所谓理想就是把我们的愿景放在一个价值观的尺度上度量,然后决定人生往哪里走?去哪里?走多远?和谁走?  相似文献   

17.
时光     
马德 《党政论坛》2012,(12):60-60
一颗露珠,在草叶上只驻留一个清晨,却在晨曦里留下了晶莹剔透的一抹光彩;一朵小花,有时候开不过午后,却把一段清香播撒给周围的土地。有时,你所做的事情,没有必要一定惊天动地。一件小事,只要你全身心地去投入,锲而不舍地去做,最终也会成为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从而成就属于你的事业,这也就足够了。  相似文献   

18.
石东 《瞭望》1999,(46)
机关工作看起来像“万金油”,谁都能做得了,其实不然,干起来不易,干好了更难。尤其是对于机关新手,很多最基本的工作程序都不清楚。当领导的有个“婆婆嘴”,手把手地教,是个好事,但不是个长事,总要有个章程,让人照此办理,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生手也会变成行家里手。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民政局制定的机关工作人员的“30个怎么办”,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接上级电话通知时怎么办?”这是每一个机关工作人员碰到最多的“小问题”;许多人对此并不在意,但恰恰是这些小事有时却出广大问题。而大多数机关工作人员在刚到机关时并没有…  相似文献   

19.
史星文 《各界》2014,(7):F0003-F0003
窗在四楼。窗外是一片疏林。疏林有松、枇杷、樱桃、红叶李、银杏、皂角、国槐和青竹。疏林是鸟的栖息地,那里有各种各样的鸟:有时是一群一群的鸟在空中长久盘旋,突然就落入疏林里,叽叽喳喳的,像是召开鸟的大会:有时是三五只,像朋友小聚,抑或是温馨的家庭生活:有时是一对儿,从亲呢的神态看像是正在热恋:有时就独独剩下一只,站在枝头鸣叫或伏着枝头打瞌睡。  相似文献   

20.
音乐与人生     
王立平 《民主》2009,(7):7-10
音乐与人生联系太紧密了,音乐并非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茶余饭后有个响头,听起来很高兴。音乐其实从它的产生到发挥作用,跟人生,甚至跟社会都有很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