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政论坛》2008,(16):8-8
美国人担心是有理由的美国关注中国,是因为中国日益强大,正在甚至已经跻身世界强国之列,而且美国人不确定未来中国将如何运用自己的强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哪个国家正在崛起都会受到美国的极大关注,如果印度大有跻身世界强国之势,美国也会马上掉头关注印度。当然,中印政治制度有所不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会更为关注。  相似文献   

2.
孙红 《学理论》2009,(24):135-136
自二战结束以后,美国确立了国际体系中的权力优势地位,而维持和巩固这一优势地位即霸权地位,是美国战略文化的主旋律。美国的对华政策中的遏制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的霸权稳定这一战略文化的主导之下的美国外交选择。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战略文化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但是,中国的快速发展,使得美国仍有遏制中国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党政论坛》2009,(18):60-61
中国攻陆巡航导弹令美国担忧据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中国简报》报道,许多美国军人将注意力放到近年来迅速成长的中国弹道导弹部队身上,只有极少数学者对中国攻陆巡航导弹的发展予以研究。事实上,中国攻陆巡航导弹对美国国防决策者的潜在冲击正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4.
《党政论坛》2009,(16):29-29
美国在地缘政治上一直以来对中国进行战略围堵。鲜为人知的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一直对中国的外汇储备进行围堵,不许中国购买资源与核心技术,只允许中国投资美国国债、垃圾债券和落后工艺。  相似文献   

5.
《党政论坛》2011,(4):8-9
中国崛起必须处理好与传统大国美国的关系,观察今天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无法回避美国因素。事实上,。在中国与东盟关系的背后,始终有若隐若现的美国影子。  相似文献   

6.
2012年12月17日出版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指出,随着中国发展步伐加快,有关中国前景预判的分析报告层出不穷。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发表报告预测,中国经济实力将在2030年超越美国。同在美国,《外交政策》等媒体此前则预言“2012年中国即将崩溃”,高调唱衰中国。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不怕大灾大难,怕的是忘乎所以。面对洪灾、朝鲜战争,中国人都能团结起来对抗。但是,中国人就怕忘乎所以。比如说国防现代化是必要的,但是否美国人有什么,我们就要有什么?苏联垮掉的原因之一就是与美国搞军备竞赛。如果中国被美国拖进一场军备竞赛,那结果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安全问题在国外,中国的安全问题在边界——这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波士顿大学的两位中国问题专家,比较中国和美国的地缘安全环境后得出的结论。他们认为美国东西有大洋,南北无强邻,而中国的位置却使它千百年来屡遭侵犯,中国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是在它的边界线上和边境之内。  相似文献   

9.
夏立平 《党政论坛》2008,(16):60-61
美国“一个中国”政策与“台湾地位未定论”的矛盾美国长期以来宣称实行“一个中国”政策,其内涵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发表的“中美上海公报”中,美国政府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所谓“中国很快就要赶超美国”的论调,实际上是新时期的一颗糖衣炮弹,是“中国威胁论”的变种。因为,中国同前赶超美国的条件远不充分,我们应警惕被捧杀。  相似文献   

11.
世纪之交,美国加紧研发导弹 防御体系,并和日本联合研 发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由此引起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与美国之间,美国、日本与中国之间,以及美国与中国、俄罗斯之间亚太主要三角关系的互动。 导弹防御体系包括国家导弹防御体系(NMD)和战区导弹防御体系(TMD),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前沿战区,前者直接把中国当作“防御”对象之一,后者则事实上将中国领土台湾包括在内.对中国构成威胁。美国研发导弹防御体系的借口是所谓的“不负责任的国家”或“流氓国家”对美国的威胁。而实际上将北朝鲜、伊朗、伊拉克、俄罗斯和中国看作…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00,(35)
盛夏的八月,美国东海岸市城 华盛顿虽正值酷暑,但出于 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人们还是早早来到全美新闻俱乐部中心会场、听取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关于“中国文化美国行”活动的首场演讲。 赵启正的演讲,以“美国”二字在中文里的意思,这种西方人喜闻乐见的独特方式开始。他说,中国人刚刚知道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时,对她有多种中文译法,但最终译为“美国”──一个最好的中国式名字,会使一个不了解美国的中国人对她自然地产生几分好感。几句巧妙的开头语,引起了美国听众对演讲的兴趣。 赵启正在演讲中,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和真实的历史图…  相似文献   

13.
《党政论坛》2013,(18):29-29
美国皮尤调查中心对全球39个国家的民调显示,多数受访者认为中国“已经”或者“终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但对美国抱有好感的人为63%,对中国持好感的只有50%。其中日本喜欢中国的人最少,仅5%。这些数据显示,世界公众普遍看好中国的未来,但对此心态复杂,愿意为中国崛起鼓掌的人远不如我们期待的多。  相似文献   

14.
何事惊惶     
施平 《瞭望》1999,(35)
美国的一些政客,对于“中国”两个字,似乎特别敏感。无论什么事,只要一涉及中国,他们的神经便紧张起来,马上想到“威胁”,马上想到敌对。前一段,所谓考克斯报告沸沸扬扬他很闹腾了一气,真好像中国不知从美国盗窃了什么宝贝,要使美国大祸临头一样。闹腾了一阵怎么样呢?美国人都在说,考克斯报告令人难以置信,连他们吵吵嚷嚷说是向中国人送了机密情报的李文和,也至今证据全无。最近,据美国媒体透露,李文和不过因为是华裔,所以成了某种政治需要的牺牲品。可是,美国一些反华的政客并不管这些,只要能够造成中国“妖魔化”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党政论坛》2014,(12):29-29
1.不怕封锁——毛泽东说:没有美国就不能活命吗?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美国在1950年12月3日宣布对新中国实行全面封锁禁运。面临美国的封锁,毛泽东的态度一是反对,二是不怕。早在1949年8月评论美国白皮书时,毛泽东就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没有美国就不能活命吗?”  相似文献   

16.
巧实力战略是美国新一届政府反思小布什政府时期反恐战略的结果,同时也是美国重新找回外交传统的努力。它强调外交手段的重要性和优先性,重视国际机制和多边主义外交。巧实力战略指导下的对华政策高度重视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重要性,认为中国的崛起是美国和世界政治中的积极因素,主张把中国视为美国霸权的合作伙伴,呼吁中美之间结成更加紧密的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姓在先,名在后;美国人名在先,姓在后。中国人寄信先写收信人地址,次写寄信人地址;美国人反之。中国人署年、月、日;美国人则署日、月、年。中、美语言习惯中的相反现象多不胜数。一般而言,中国人惯于先说主,后言次;美国人惯于先言次,后说主。  相似文献   

18.
吴楚克 《党政论坛》2012,(20):20-21
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激发了周边与中国有利益冲突的国家参与到遏制链条当中,这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地缘安全挑战。我们的对策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坚定地走自己的路,突破美国的遏制战略,构筑中国的新地缘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19.
梁立俊 《理论视野》2012,(10):65-69
中关经贸关系从“良性互补”演化到“恶性互补”——两国经济结构上高度依赖,又互相掣肘。目前,美国模式遭遇危机,美国意欲通过加入并主导TPP达到解除“中国风险”,提振美国经济且遏制中国的目的。美国加入并植入中美关系因素使TPP成为大国模型,而大国模型的特征就是无法绕开对方解决问题。从长远的视角看,中美两国只有建立合作和互信,通过内部经济结构调整,才能解决之间的深层矛盾,使中关经济关系重新回到良性互补。短期看,中国面对TPP可以静观其变,也可外围突破,但是最佳的途径是美国,或者TPP其他成员主动邀请中国及早加入TPP谈判。  相似文献   

20.
《党政论坛》2009,(12):12-13
中国要从“美元困境”中突围 罗德曼(德国世界经济研究所专家):从长远看,中国应该减持美国国债。这个时候,至少得等到美国经济复苏。中国可以与其他国家共同创立新的储蓄货币,摆脱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