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旦任宰相,寇准任枢密使,王旦常说寇准的好话,寇准却常说王旦的坏话,宋真宗告诉王旦,王旦也不生气,还说寇准忠诚直率。后来,寇准被贬到地方任职,天高皇帝远,便摆起了老资格。每当生日,他都搭建彩棚,大摆宴席,那些揣着红包寿礼的大小官吏常常把府上挤得水泄不通,高调而铺张。他喜欢华丽的农服,  相似文献   

2.
明 朝的郑王宣在其《昨非庵日纂》中 ,记下了这样一个故事。北宋时 ,王旦(溢文正)家里雇了一个养马、牵马的人。此人每天控制马让王旦骑 ,王旦只见他的背面 ,没看过他的脸面。当他干满年限临行前 ,去向王旦告别。王旦问 :“你养马、牵马有几年了?”回答说 :“五年了。”王旦又问 :“我怎么不认识你?”这个控马卒没做任何解释 ,转身就离开了王旦。当他离开时 ,王旦看到了背面 ,立刻认准了这个人。王旦赶紧叫住他 ,说 :“你就是我的控马人!”于是 ,赠给他很多东西。事过境迁 ,道理并没完全有过时。一般地说 ,现在的一些领导对身边的人比…  相似文献   

3.
王旦荐贤     
王旦大怒,批评来人说:“将相之任,只能由朝廷考虑推荐,怎能由自己要求呢?”宋真宗(赵恒)时,王旦官居首相,寇准官居枢密使。宋真宗想提拔寇准,寇准托人去找王旦,要求把自己提拔到将相兼备的重要岗位。  相似文献   

4.
刘保群 《学理论》2009,(32):110-112
《吕氏春秋》在我国古代人才管理思想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它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先秦人才思想,并分别用“下贤”、“察贤”、“期贤”、“赞贤”等篇章系统地论述了人才的发现、选拔、使用等问题,对于今天我们进一步搞好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政论坛》2010,(11):47-49
自迎世博600天行动启动以来,奉贤区将服务世博工作与奉贤特色“贤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牢牢抓住“敬奉贤人迎世博,见贤思齐树新风”工作主线和实践载体,准确把握世博会和“贤文化”的契合点和融入点,实现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全面推进了全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党政论坛》2013,(19):58-59
“敬奉贤人、见贤思齐”的价值理念,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奉贤区紧紧围绕“弘扬贤文化、创建文明城”的主题,广泛开展“做贤人、建贤城、扬贤风”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实施和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和新一轮上海市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被富贵锈坏     
郭庆晨 《学理论》2008,(7):82-82
宋代良臣赵汝愚为人清正廉洁,品格高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官越当越大,但在生活上却一直不改节俭之风。史书曾有这样的记载:“……而自奉甚薄。虽贵为丞相,仍布衣蔬食。”乡人盛赞他的清正贤能,将他居住的故巷命名为生贤里、巷东小桥命名为生贤桥,相沿至今。  相似文献   

8.
不学无术     
张献生 《民主》2005,(12):41-42
即使不乏想像力,能够把霍光、寇准、李鸿 章这些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与不学无术 联系起来,恐怕是为数不多的。 什么叫不学无术?《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是:没有学问,没有能力。而霍光于公元前八十 七年受汉武帝遗命以大将军身份辅助8岁的 昭帝,事昭帝十三年,昭帝无后,霍光迎昌邑王 刘贺继位,因其昏乱,不出一月被废,另迎武帝 曾孙刘询登极,几十年位极人臣,威震海内,传 统史家把他比作伊尹、周公。寇准是宋真宗的 “平章事”,在著名的澶州之役中发挥了决定性 作用,当宋真宗询问宰相王旦谁做宰相最好 时,王旦毫不迟疑地推荐寇准。李鸿章以一词 臣,总握兵戎,参预机要,宰制畿辅,垂三十年 之久,死后复封候爵,追赠太傅。这样的人物, 这样的作为,怎么能是不学无术呢?  相似文献   

9.
寒易 《各界》2013,(4):11-12
73岁时徐景贤最终还是没迈过这个坎。2O05年张春桥和姚文元相继过世,“文革”期间在上海滩权势仅次于二人的“徐老三”——原中共十届中央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徐号贤于2007年10月31日夜在上海去世,终年73岁。  相似文献   

10.
邓若楠 《各界》2014,(10):48-49
潞州二贤庄基金,合伙人两位——单雄忠、单雄信兄弟。这家投资机构实力雄厚,乃是家族企业,到他们这一代重点投资反隋产业,关注早期绿林项目,名声大震。 自单雄忠在楂树岗被李渊误杀,二贤庄基金就由单雄信一人掌舵,此人姓单名通字雄信。业内评价他:少健勇、侠肝义胆、交友任情、生性倔强,投资风格“刚烈无常”。  相似文献   

11.
“新乡贤”作为农村基层治理重要的非制度性主体,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规划部署,有助于汇聚社会多方力量、统筹社会资本、助力乡村振兴;有助于实现农村基层治理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以“新乡贤”为建构主体的“乡贤文化”有助于推进农村基层治理文化建设。但是,“新乡贤”在农村基层治理纵深拓展的过程中却呈现出融合难、效果低、留不住等突出问题,限制了“新乡贤”内在功用的发挥。因此,应该从拓宽“新乡贤”参与农村基层治理的渠道、完善“激励—约束”并重的风险防控体系、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入手,以期为“新乡贤”有效融入农村基层治理,进而提升其治理效能提供有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上海市奉贤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贤文化研究会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贤文化"为引领,以"分众化"理念为指导,积极创新思政工作的理念和方法,聚焦"三种文化",扎实推进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以"贤文化"为引领,夯实文化根基,应对思政工作新挑战奉贤区思研会、贤文化研究会以特色"贤文化"为抓手,深入挖掘和拓展"贤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党政论坛》2014,(15):56-59
近年来,奉贤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充分挖掘地域特色“贤文化”人文内涵,在成功培育和总结杨王村“好家训”培育工作经验基础上,突出“以点带面和常态长效”工作主线,创新通过“写”家训“育”家风等方法,大力开展“好家风”培育工作,切实把“好家风”培育工作作为弘扬地域特色“贤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抓手。  相似文献   

14.
新乡贤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理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乡贤应该而且能够成为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重视发挥新乡贤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具有确切而充分的理据:既有来自历史的经验支持,也有缘于现实的迫切需要;既有中央政策的宏观指导,也有个人意愿的内在驱动。特别是近年来实现乡村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困境与挑战,以及中央对新乡贤问题的高度关注与政策导向,使得新乡贤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具有了无可置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行政论坛》2021,(1):53-58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土社会的内生性需求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新乡贤对于推进我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独特作用。当前,在自上而下的舆论动员及政策空间吸引下,通过带资下乡、以"项目制"发包等形式吸引新乡贤回归的做法,由于主体自觉不足和制度支撑缺乏,使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能动性和作用发挥受限。从"动员—自发"逻辑转换中呈现出张力,新乡贤嵌入村治场域蕴含着"国家政策支持的外生动力,维系血缘、亲缘、族缘的内生动力以及扶助德治教化的精神动力"等三重机理。将新乡贤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激活新乡贤的独特价值和内源性动能,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强大的外源性动能相耦合,是有效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6.
同志们:自治区经贸委为了更好地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区党委七届二次全会精神和全国、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针对今年的工作任务,派出人员调查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情况,并在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了我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措施和办法。刚才,区经贸委党组书记饶栋贤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讲得很好,对今后工作的部署和安排我都很赞成。从饶栋贤同志的讲话看出我区大多数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抓好物质文明的同时都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我区这些年来的经济发展、政局稳定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在此,我代表自治区…  相似文献   

17.
正2007年8月29日,习近平同志到奉贤考察时说:"奉贤的地名是很有特点的,敬奉贤人、见贤思齐,地名本身就体现出民风之淳厚。"奉贤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于崇德尚贤的地域特色资源,聚焦于党员领导干部特定群体,大力弘扬以"敬奉贤人、见贤思齐"为核心理念的"贤文化",积极开展以"敬贤、学贤、扬贤、做贤"为价值导向的"好家风"培育活动,取得了"家风浓、民风淳、政风  相似文献   

18.
古人曾说:“身贤者,贤也。能荐贤者,亦贤也。”这里所说的荐贤者贤,不只说是举荐者有察人、识人的较高水平,能够见微知著,不为表面所迷惑,更重要的是说举荐者以国家、社稷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更不会因荐贤而出卖个人的“恩典”来换取别人的谢意和好感。在“不市私恩”方面,许多古人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乡融合不断推进,如何提升乡村公共治理的有效性、助力乡村振兴成为热议的话题。在当前乡村公共治理的地方实践中出现了新乡贤积极参与乡村公共治理的新路径。目前,学界主要基于国家与社会的视角展开分析,但在国家与社会的框架下,从制度与生活的视角通过对正式制度与日常生活之间复杂互动过程的细致描述,能为理解我国当前乡村公共治理实践提供有益的补充。文章基于制度与生活的视角,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恩城乡那望屯的实践案例,对新乡贤参与乡村公共治理的实现机制展开分析与研究,发现新乡贤参与乡村公共治理经历了制度的运行化、制度的生活化、生活的制度化等三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新乡贤拓展了政府与村民直接沟通的渠道,打通了日常实践经验向正式制度流动的通道,为生活的制度化提供了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20.
赤霄 《各界》2014,(10):42-45
年少心雄 王志贤,乳名仲芒,化名王甫一、王明哲、丁超等,1917年5月14日出生,陕西省凤翔县鹞子凹村人,排行老二。王志贤父亲王宜生早年师范毕业,教书每月挣二十多吊钱,不敷家用,便到民团做司书,后来又到凤翔军阀党玉琨部做事,其间还兼做商贩,家境慢慢好了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