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欣赏的力量     
最近整理资料时,看到两则事例,感到很有些启迪意义。 一则讲的是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他四处打听,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肯定与欣赏。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  相似文献   

2.
欣赏的力量     
有两则事例,感到很有些启迪意义。一则讲的是,1852年秋天,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  相似文献   

3.
永远的丁丁     
《丁丁历险记》的作者埃尔热本名乔治·雷米,1907年生在布鲁塞尔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埃尔热在布鲁塞尔上完中学后.进了一家保守的天主教会报纸——《20世纪报》。老板诺尔贝尔·瓦菜神父正好在筹办一份专给青少年看的副刊《小20世纪报》,他把创刊的事情交给了21岁的埃尔热。  相似文献   

4.
李宗陶 《各界》2013,(6):9-12
从23岁到29岁,他密集地写出了中煎熬,自称“精神残废”,一直到死,在的心灵。《雷雨》、《日出》等7部剧本。晚年,他在痛苦他都没能真正回到那个写《雷雨》时的自由自  相似文献   

5.
王夫之论赵匡胤王玉章珍珠滩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史论家,著作甚丰,尤其是他在70岁以后所著的《读通鉴论》和《宋论》,文采华赡,议论精辟,至今为人爱读。他在这两部著作中论述了几十个皇帝,最推崇的是汉光武帝刘秀和宋太祖赵匡胤。他称赞赵匡胤“一人之泽...  相似文献   

6.
莫斯科书店多,近年来,马路边又增加了不少书摊。在这些地方,可以看到不同年龄层的人都在细心挑选他们心爱的读物。托尔斯泰、莱蒙托夫、屠格涅夫和普希金等人的作品尽管价格很高,依然供不应求。有些人为了阅读这些大文豪的名著,甚至不惜用高出两三倍的价钱去买。在公共汽车和电车里,尤其是在地铁车厢里,大多数人都有看书看报的习惯。莫斯科剧院多。《天鹅湖》、《灰姑娘》、《吉赛尔》、《卡门》和《茶花女》等剧目的票价一般都4000-8000卢布一张(11月初,1美元大约可兑换3000卢布),但戏票仍很抢手。在剧院看戏,很少有人大声喧…  相似文献   

7.
萧珊 《党政论坛》2009,(6):17-17
刘伯承出生在四川开县张家坝的一户农民家庭,虽自幼家境贫寒,但父母仍克勤克俭,在几个孩子中唯一送他上学读了书。1897年,刚刚五岁的刘伯承,进了本村的私塾读书。由于他聪明、勤奋,读过的《三字经》、《千家文》、《千家诗》,以及《四书》、《五经》和诸子等书一般都能背诵下来,并在书上做了许多圈点和批注,学习成绩十分优异。  相似文献   

8.
陈独秀在1915年创办《新青年》时,曾信心十足地对“亚东”老板汪孟邹说,只要杂志办成,只需十年八年功夫,就会对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影响。但或许他也没想到,这个杂志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实现了他所想的“推动中国人思想观念与文化风气变革”的作用。之所以如此,《新青年》的同人作者们可谓功不可没。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作者们同仇敌忾,团结一致,使《新青年》真正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一时间销路大增,杂志声名鹊起。但是,  相似文献   

9.
金钱的阴谋     
刘燕敏 《党政论坛》2013,(16):51-51
培根曾任英国的首席大法官。60岁时因受贿,被判罚4万英镑,并囚于伦敦塔,后来被詹姆士国王豁免,出狱后不久就死了。临死前,培根对他的《人生随笔》作了最后一次修改,在改到《论金钱》这一章时,他核实了3个案子:  相似文献   

10.
一本篇幅有限的书,论题却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诸多方面,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殊为不易。《观念播种》做到了;一本漫谈式的散文集,却在讨论大到国家治理、小到人生修养问题,更是困难。《观念播种》做到了;一本思想观念超前、分析问题透彻的学术著作,却写得挥洒自如,收放有度,足见作者的功力。《观念播种》具备了上述鲜明的特征,因而我不得不放下手中其他事情,把这本书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所思所得非常多,又一次尝到了开卷有益的滋味。《观念播种》一书的作者名叫高希均,他是一位旅居美国的台湾学者、经济学教授。《观…  相似文献   

11.
日本一桥大学加藤哲郎教授长期致力于日本国内政党尤其是共产党的研究,作者曾对他进行过访谈,在参阅他在《日本-亚洲季刊》2000年第二期发表文章《从阶级政党到大众政党》,以及他为2002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冷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国际研讨会提交的论文《日本当前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基础上,作者将其关于冷战后日本共产党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的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三联书店近日出版《毛泽东阅读史》一书,作者陈晋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他多年来从事毛泽东和中共党史文献研究以及电影、电视文献片撰稿,著述和影视作品多次获奖。  相似文献   

13.
踩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时间点上,《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作者罗伯特·劳伦斯·库恩的新作《中国三十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日前由世纪文景出版,作品从一个美国人的视角重新梳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历程。  相似文献   

14.
王军 《瞭望》2008,(31)
1870年,顾拜旦7岁的时候,普法战争爆发了。沦为战败国的法国的境况,在被收入中国中学语文教科书的《最后一课》中有真实的写照。这篇小说的作者——都德,是顾拜旦父亲的好友,他把收录《最后一课》的小说集作为生日礼物送给顾拜旦。读到韩麦尔老师上完最后一堂法文课,在黑板上奋笔疾书法兰西万岁时,顾拜旦泪流满面,在这位法国男孩的心中,追求人类和平的信念  相似文献   

15.
读书时间     
《侨园》2014,(5):7-7
《论语别裁》通向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殿堂 作者 南怀瑾 推介词:《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编辑的语录,南怀瑾的《论语别裁》也是他讲解《论语》的课堂实录,成书方式差不多,但两者却大异其趣。《论语》微言大义,需要后人一代又一代地阐释注解;《论语别裁》则通俗易懂,活泼形象,应该说是很符合现代传播规律的国学普及读本。  相似文献   

16.
在近年来的“毛泽东学”论坛上,一批才思敏捷、思路开阔、视角新颖、锐意进取、勤于笔耕、硕果累累的青年学者陆续涌现,今年36岁的王立胜就是其中的一位。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他在与人合作出版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当代社会》、《毛泽东的政治哲学》、《毛泽东的大行政观》等十多部著作,发表了一百多篇论文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并出版了40多万字的专著《晚年毛泽东的艰苦探索》。现在,他又为毛泽东学界奉献了一份厚重的礼物——《重新认识毛泽东》。《重新认识毛泽东》是王立胜独立完成的第二部专著,近五十万字,去年12月由陕西人…  相似文献   

17.
叶浅予 《各界》2010,(7):85-86
著名画家叶浅予的一生曲折传奇,特别是在恋爱婚姻上,更是可以拍成一部可看性极强的电视连续剧。就在他80岁的这一年,他开始了自传《细叙沧桑记流年》的写作。在这本传记中,他用了相当多的篇幅来写他的婚姻生活。叶浅予一生经历了几位女性,除了原配夫人,其他几位一个是画家,一个是舞蹈家,一个是电影明星。  相似文献   

18.
跳跳 《各界》2011,(1):38-40
随处可见的“墨子” 近日读到一篇小文,作者说他小时候看《地道战》,日本鬼子为了防止我军通过地道接近堡垒,在护城河边埋设了很多大缸,通过大缸监听我军挖设地道的声音。  相似文献   

19.
林韦是一位忠诚于人民的新闻记者,一个毕生追求真相和真理的人。他在前半生中经历了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华北《人民日报》和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创建,始终是人民日报的重要干部。他成长在人民日报,挫折在人民日报。晚年,他是《中国社会科学》杂志负责人之一,是在思想领域影响很大的刊物《未定稿》主持人之一。他倾全力支持和推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他的思想光华在晚年放射得更加耀眼夺目。  相似文献   

20.
三见王小波     
钟洁玲 《各界》2011,(7):29-31
我跟王小波见过三面。无法想象的是,第三次见面的地方,竟然是八宝山殡仪馆的一号大厅——追悼会现场,他躺在那里,与我阴阳相隔。那一天是1997年4月26日。我是王小波“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的责任编辑。1997年4月11日凌晨,王小波猝然死于心脏病发,享年44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