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海尔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大家都想寻找一个答案:海尔从诞生以来的14年中,连续保持住年平均86%的超高速增长,“秘诀”何在?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改革开放为海尔带来的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想来想去,我认为就是四个字:观念革命。可以这么说...  相似文献   

2.
《求知》2000,(1):43-43
中国人常常喜欢订立一个制度后就想办法突破这个制度,不遵守这个制度。比如飞机场是要排队进去,中国人就想有没有办法不排队就进去,而且大家认为不排队能进去的有本事。据此,有关专家认为:中国企业经营者也往往染上这种习惯。许多企业,包括一些大企业的账目也不清楚,有的经营者甚至公开地说小企业就是要账目不清楚,不能搞清楚。  相似文献   

3.
潘城 《民主》2014,(6):53-54
<正>陈文华老师逝世了,在悲伤的另一面,我想,您真是一如既往的潇洒啊,毫无征兆,说走就走了。陈老师相貌清癯,沉默时也充满诗意,古道西风瘦马。饮茶真的会身轻换骨,真的会"两腋习习如有清风生"吧。有的人死了会很沉重,埋进土里。有的人死了如陈老师,会很轻,会飞翔起来,会看到我们所有人。而且我总是想,陈老师看到全中国的茶人都  相似文献   

4.
选择     
故事发生在一座小镇。一位教师对孩子说:“我给大家讲一个《小妈妈找蝌蚪》的故事,好吗?”孩子们异口同声说:“好——”只有一个孩子举起了小手:“我想听闹海哪吒的故事。”老师叫他坐下,好好想想再回答。第二次问,  相似文献   

5.
汪新华 《党政论坛》2012,(14):22-23
多年以前,我曾听过一堂关于“信任”的课。那堂课的主题是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老师奥尔格先生问听课的学生,什么才是真正的信任。大家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奥尔格先生听后没有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是话锋一转,突然向我们解释起物理学上著名的“钟摆原理”:  相似文献   

6.
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讲过这样的故事:英若诚小时候成长在一个大家庭中,每次吃饭都是几十口人坐在大餐厅中。有一次他突发奇想,决定跟大家开个玩笑。吃饭前,他把自己藏在饭厅的一个不被人注意的柜子中,想等大家遍寻不到他的时候再跳出来。令英若诚尴尬的是,大家丝毫没有注意到他的缺席。酒足饭饱,大家离去,他这才无奈地走出来吃残羹剩饭。自那以后,他就告诫自己:永远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否则会大失所望。  相似文献   

7.
于晓玲 《党政论坛》2011,(14):22-22
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讲《易经》时,说他在孔子的故里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人来孔子家里拜访,孔子的徒弟拦住了他,问他有什么事。那人说:“我想问问先生,一年到底有几季?”孔子的徒弟很不以为然地说:“当然是四季了!这个连小孩子都知道,还用问先生?  相似文献   

8.
加密生命     
若按70岁计算,人生也不过两万五千多天,可是我还是要“计算”: 去年春节,有一位朋友问我一个问题,并要求我不假思索地答出。他说:“人的一生有没有5万天?” 我说肯定有吧。我想,5万元钱一天就可挣回,一天也可花掉。人的一生岂能没有5万天?可朋友说:“否。”  相似文献   

9.
举手是一个简单而司空见惯的动作。然而,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李秀娟女士某次应邀给某系统处级领导干部上课时做的“举手”游戏,却给人以无尽的启迪。李教授说:“现在请大家做个游戏,游戏需要6个人,想参加的请举手!”将近一分钟的停顿,才有了第一个举手者,在李教授的再三催问下,6位参加者方陆续产生,前后用了三分多钟。正当“学员们”期待着下面的“游戏”时,李教授却说:“好了!我的游戏做完了!”在学员们惊叹之余,李教授逐个询问了不举手者的原由,大致有:“我已做过了前面的游戏”(因李教授善于用游戏的方式授课)、“想把…  相似文献   

10.
陈鲁民 《民主》2008,(1):46-46
早年读过一篇曹靖华的散文《三五年是多久》,说是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离开江西瑞金时,老百姓依依不舍,一位老大娘拉着红军战士的手,问何时能够回还?红军战士说:三五年就回来了。盼啊盼,血里火里。大家互相激励,坚持一下。红军三年就回来了。可是,红军三年没有回来。大家猜测说。那就是五年吧。又是盼啊盼。火里血里,红军五年头上还没有回来。  相似文献   

11.
动物有所谓保护色一说,生活在沙漠中的鸟兽,毛色一般偏于土黄;栖息在森林里的鸟兽,身上往往五彩斑斓。由动物联想到人,有的人没有保护色,有什么说什么,有的人却像动物一样善于伪装。姚文元就是一个非常善于给自己涂抹保护色的人。  相似文献   

12.
马林 《各界》2006,(12):74
听课与评课是我们生物教学常规的重要部分,也是生物教师业务上互相交流,相互学习与观摩的良好机会。现代生物学教学要求教师的听课不应只停留在一般听的层次上,还应学会分析所听的课并予以正确的评价,这对于一个我们生物教师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思想的完善,教学特色的形成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也可以这样说:不会评课的老师不是一个好的老师。如何做好听课和评课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想说以下几点与大家共同学习。1评课的基本要求(1)评课前一定要认真听课,听课前自己要做好准备工作,如:对该堂课的教材内容,重点及课程标准的要求要有十分的了  相似文献   

13.
星云 《党政论坛》2014,(16):11-11
常有人问:“佛陀会不会骂人?”答案是“会!”只是,佛陀“骂人”很有艺术,例如在《增一阿含经》里,佛陀举出五种人: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闻恶而不改、闻善而不乐,佛陀称这五种人为“非人”,也就是“不像人”。为什么佛陀称这五种人为非人呢?因为:1.应笑而不笑:经常可见,在大众的场合里,大家在谈天说笑,气氛很融洽、很欢喜,偏偏有人就是紧绷着一张脸,不肯笑,让人觉得很煞风景。这种人往往性格古怪,不随众,甚至个性偏激,行为举止总是跟人不一样,所以在大众里就没有人缘;因为应该笑的时候偏不笑,不能合群处众,因此说他不像个人。  相似文献   

14.
从1994年以来,发端于文坛的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已风行于京、沪,波及汉、宁、穗、深,正在向全国范围蔓延。从学科范围看,也已从文学延伸到哲学、历史学、文化学、美学、社会学,甚至涉及到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等学科。那么,人文精神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在讨论中真可以说众说纷法,莫衷一是。有的人说:“人文精神就是对人的关注”,有的人说:人文精神“是对人性、人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尊严的关注与高扬的精神”,有的论者说:人文精神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超越的精神”,有的论者说:人文精神“是一种理想、崇高…  相似文献   

15.
山世仆 《党政论坛》2011,(18):18-18
公元前522年的一个冬天,晏子侍奉齐景公打猎回到遄台。此时,梁丘据骑马赶来觐见。景公高兴地对晏子说:“只有梁丘据是个跟我相和的人啊。”晏子眉头微皱,说:“梁丘据不过是跟您相同罢了,哪里说得上是相和呀?”  相似文献   

16.
会员隽语     
《民主》2014,(1):64-64
<正>冯小宁(著名导演):我想跟大家说,一定要有勇气和自信,影视界其实没什么神秘的。不要考电影学院,那是浪费。我们当年的独木桥上只走过几个人,现在每一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作品。不必弄大命题、大规模事件,要着眼于周边的朋友、同学、老师、父母、孩子等,拍出让你感动的东西。还可以深入生活,比如体会一个普通清洁工每一天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香港的记者曾问过亚太首富李嘉诚:“君以为一生之中,最快乐的一刻是何时?”李嘉诚说:“开了一间临街小店,忙碌终日,日落打烊时,紧闭店门,在昏暗灯下与老伴一张一张数钞票。”李嘉诚的答案令记者所料不及。但这真是妙答啊,一点都不做作,谁都会对这样的快乐会心一笑。  相似文献   

18.
说“比”     
说“比”江苏孙杨生最近从广播里听到:有位记者到一个条件极其艰苦的边防哨所采访,问一个战士:“你觉得苦吗?”那位战士回答:“我想,一个人可以活70岁吧,当义务兵才3年,就算3年都驻守边防,还有67年是别人在这里站岗放哨,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当然也包括我...  相似文献   

19.
马挺 《党政论坛》2011,(2):33-33
日本大学生中,关心政治的很少。十几年前,我曾在课堂上说过:50年后,中日必有一战。但是学生们哗然:马老师,您可别吓唬我们。可是最近,一个快要毕业的学生发电邮给我:“老师,我决定参加自卫队了……”在我的学生里,他应该是第一个。  相似文献   

20.
正我先编一个故事,不妨把主人公设定成冯骥才老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视机还很值钱,冯老师家不但有电视机,还有很多字画和文物。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诉冯老师:"您家四门大开,好像被人偷了。"冯老师说:"惨了,我的字画!我的文物啊!"可是等冯老师赶回家中,惊讶地发现,小偷把电视机和录像机都搬走了,字画和文物一样也没动。冯老师对赶到的警察说:"给你一千元钱,抓到小偷的时候替我谢谢他。"因为小偷拿走的那些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