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戍“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引发热议。笔者看来,“官场博士群”的存在,至少有三大隐忧。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前社会的一些腐败与不公正,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显规则机制不健全和不良“潜规则”的泛滥。腐败行为高发现象与官场不良“潜规则”的蔓延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机制。现阶段,官场不良“潜规则”的存在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和现实土壤。官场不良“潜规则”是政治运行中的一个痼疾,应采取有效措施破除官场不良“潜规则”。  相似文献   

3.
如今的官场当中,好干部不少,他们淡泊名利、求真务实,深受群众爱戴。但也有一些人,当官却不好好干事,依据其表现的不同,可以分为“跳客”、“秀客”、“谈客”和“看客”。“跳客”,是指一心想当高官,频频“跳槽”的人。这种人精于算计,善于钻营,占着位置却不专心干事,干一行混一行,密切关注着官场人事动向,苦苦搜寻升迁的捷径。往往新位子还没坐热乎,  相似文献   

4.
马进彪 《党政论坛》2014,(19):63-63
从山西诸多被带走调查的官员及涉嫌买官卖官的事实看,找老板资助上位,在当地官场已是公开的秘密,并且已经形成了类似富人俱乐部般清晰的“政商朋友圈”。而其中为煤老板提供保护和找煤老板资助上位这样的对口结合,更是“政商朋友圈”中一道耀眼的风景线。在这条风景线上,权力与利益交映成辉,官员与老板相映成趣,官场与商场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5.
陈仓 《各界》2013,(3):37-37
“砖家”祢衡热衷政治又不懂政治,藐视官场规矩却厕身官场,这种错误选择注定了他的人生悲剧。曹操欲招安刘表,问何人可以劝降。贾诩进言,刘表是个好结交名士的老文艺青年,找个名士游说比较合适。荀攸推荐名士孔融,孔融却推荐名“砖家”祢衡。孔融看重祢衡的文采口才,却对他智商极高,情商极低,参政议政能力极差的致命弱点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6.
《求知》2008,(3):47-48
管健针对当前流行泛滥并腐蚀党的肌体的官场酒文化现象发表文章指出.为什么“酒文化”在个别地方成为考核干部的“标准”呢?这是因为,人们认定能喝酒的人就拥有在酒桌中迅速复制关系的能力,越能喝则能力越强。而那些能喝酒者除了拥有拉关系的能力外,还具备了为领导挡酒的能力,现代社会这种举动已经就是为“领导两肋插刀”了。更可怕的是,官场酒文化成了擅权作为的杀手锏。  相似文献   

7.
战国初期的吴起一生功名显赫,但是,这位大名鼎鼎、功勋卓著的吴起却是一个十足的没有人性的“官迷”、“官痴”。为了跻身官场,为了“政治抱负”,为了个人的功名,为了自个儿“青史留名”,他可以不择手段,不惜一切代价,无所不用其极。  相似文献   

8.
腐败的文化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昔读《官场现形记》,曾惊叹于旧时官场中五花八门的“礼”制:举凡逢年过节,寿、婚、丧,以及儿孙满月、百岁等等,无不是收礼的来源。一套“礼”的词汇:孝敬、打点、照应、斡旋、公帮费、程仪、规礼、盘费、年敬、节敬……,演绎出内涵丰富的“礼”文化。近阅《春节惊阁录》,知“礼”文化繁衍至今,非  相似文献   

9.
朽木 《民主》2009,(11):53-53
现在有些官员,官大学问长,跟风长。一日为官。鸡犬升天,连业务能力学术水平都眼见得翻着跟头往上窜,蹿红。今天接到官场任命书,明天就会有“兼职教授”、“博导”之类的“学术聘任书”之类的“委任状”接踵而至。不信问一问身边,就会立马找到一堆例证。  相似文献   

10.
“作秀”,表演是也。这里所说的“作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作秀”,而是讲的政界中的“官场秀”。 “宫场秀”,就是善于、精于在宫场里表演。这种“官场秀”,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 比如,抓这“工程”那“工程”,办这“会”那“会”,搞这“节”那  相似文献   

11.
“古往今来,学而优则仕”,相对于暗流汹涌的官场“潜规则”,这仿佛是堂而皇之的“明规则”。于是,优秀的专业人才因成绩突出走上领导岗位已不再是新闻。那种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由,不考虑人才自身因素和社会公众意愿,将一些优秀专业人才提拔到领导岗位的现象确是屡见不鲜,效果并不好。  相似文献   

12.
曾经风光无限,也曾一度落寂,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如今再次站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其最新表演乃一场针对庸官的“责任风暴”,痛击官场流行病,直指官场“潜规则”,令全市官员哗然,让举国公众称道。而这一“风暴”只是新任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的新政举措之一。甚至从两年多以前他由广东省常务副省长转任深圳代市长时起,其“导演”的深圳新政便已悄然拉开了序幕,并愈演愈明显。  相似文献   

13.
聚焦和解决“四风”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突出主题。而“四风”问题通常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往往是和平时干部身上的“坏习惯”以及官场中的“潜规则”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即知即改,都要向“坏习惯”说不,向“潜规则”叫板,严厉查处违规违纪行为,真正把改作风改到群众心坎上。  相似文献   

14.
同样面对从“官场”伸来的干 扰之手,河北省一家建筑 企业不屈不挠,拒绝黑箱操作,尽管运转艰难,但还是获得了发展;而浙江省的一家建筑企业迫于压力,与一些官员同流合污,最后走上违法的道路,企业惨遭厄运。两家企业不同的命运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问题:来自“官场”的干扰是我国建筑企业感受最深的一个“痛点”,也是我国建筑市场秩序混乱的根本原因之一。整顿建筑市场秩序,首先就要斩断“官场”伸来的干扰之手。  相似文献   

15.
1995年9月18日的《光明日报》报道了温州市龙港镇公安分局局长吴国钱的事迹。他的坦荡,一如他的勇敢,令人钦敬,促人深思(见通讯《剑,是这样锋利起来的》)。他认为,如果法律只管老百姓,不管官,法律就失去了意义。什么样的官是必须管而又很难管的呢?经验告诉他,“可怕的是混进官场的流氓”,即“流氓官”,请注意,“混进官场的流氓”或“流氓官”,显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  相似文献   

16.
自从隋朝实行科举取仕制度起,我国古代的官场大抵就是文人当官的历史。对于将“学而优则仕”作为人生信条的文人来说,入仕为官是自己的终极理想,能够辅助君王,成为一代名相,  相似文献   

17.
叶子 《党政论坛》2009,(20):42-42
官场“变脸定律”:“对上要笑,对下要跳。”对上级笑,因为人家是领导,不笑行吗;对下级跳,因为经常发怒,不跳行吗。另一种说法是:“对上媚短脸,对下甩长验。”对上媚笑,眼睛眯着,嘴角咧着,是短捡型;对下发威,脸色阴着,肌肉竖着,是长脸型。  相似文献   

18.
王爱军 《各界》2014,(10):50-52
历史上的父子文学家中,北宋的晏殊和晏几道可谓当仁不让,世有“二晏”之称。与父亲晏殊高居宰相,一生风光不同,晏几道经历了家道中落的悲凉,饱尝世间冷暖。好在,天性孤傲的他不以官场为意,一生只痴迷于写词。同时代的好友黄庭坚曾说他“固人英也,其痴亦自绝人”。因为这份“痴”,他不仅在名家辈出的宋朝词坛赢得了一席之地,而且获得了“宋词小令第一人”的美誉。  相似文献   

19.
刘诚龙 《各界》2011,(1):54-55
官做到一定程度,说起话来常常是很温吞的。曾国藩官做得大,说起话来滴水不漏,但他有句话比较猛:“不信书,信运气。”曾国藩是科举举仕,为什么又说官场当官是靠运气呢?  相似文献   

20.
李婍 《各界》2012,(10)
有句话叫做“情场得意官场失意”,明代中央政府高级官员杨慎用一生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性。杨慎是个有些花痴的大帅哥,他一生至少娶过四个女人:原配夫人王妍,续娶夫人黄峨,二奶周娴、曹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