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远 《党政论坛》2009,(10):30-30
黑市武器交易可分为走私性黑市武器交易和政府间为避开国际舆论而秘密进行的黑市武器交易。随着国家安全的综合化、复杂化、多样化,一些国家尤其是小国为了获得武器装备,打造军事实力,不惜违反相关武器禁运的国际法规定,通过黑市大肆向其他国家购买军火,使得近年来世界军火黑市交易异常火爆,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波黑塞族8月底全民公决最终结果表明,96%的塞族公民拒绝接受5国联络小组提出的波黑版图划分方案.此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已发山最后通牒:如果波黑塞族到10月15日还没有接受这个和平计划(其核心是版图划分方案),将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取消对波黑穆斯林的武器禁运;即使联合国安理会不予支持,美国也将单方面采取行动.法英两国认为,取消武器禁运意味  相似文献   

3.
美国总统克林顿8月11日行使“总统否决权”,否决了由共和党人控制的国会参众两院要求政府单方面解除对穆斯林-克罗地亚联邦政府武器禁运的提案.克林顿在其书面声明中强调,国会通过的这一提案是在“错误的时机采取的错误步骤”,美国单方面取消武器禁运将使波黑“战乱加剧,外交努力遭到破坏”,最终将由美国独自承担波黑战争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何显亮 《学理论》2012,(26):134-135
冷战期间,土耳其与美国的关系多次起伏变化。在塞浦路斯问题上,美国的态度和政策使土耳其人受到严重的伤害。1964年的"约翰孙信函事件",给土美同盟关系蒙上了阴影。而1974年美国对土耳其的武器禁运,极大地恶化了土美关系。  相似文献   

5.
华盛顿专电5月1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同国防部长阿斯平、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和国务卿克里斯托弗等高级官员举行了长达5个小时的战略会议,拟定了美国解决波黑危机的方案。据透露,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部分取消联合国针对波黑交战各方的武器禁运,向装备较差的穆斯林族提供武器;在穆斯林族得到武器并熟悉使用方法之前,对波黑塞尔维亚族的重炮阵地、指挥中心、军火库和铁路枢纽等军事目标进行有选择的空  相似文献   

6.
国际要闻     
《瞭望》1995,(33)
美国众议院8月1日以298票对128票通过了取消对波黑穆斯林武器禁运的议案.这一议案通过后,美国总统克林顿正在采取各种对策,争取通过行使“总统否决权”否决国会提案.  相似文献   

7.
新闻回放 2004年1月,利比亚正式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3月10日,利比亚正式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附加议定书",并将与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关的材料和设施运往美国。随后,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英国首相布莱尔、法国总统希拉克等欧洲领导人纷纷访利。卡扎菲于4月底正式访问欧盟和比利时,6月28日,美国与利在断交24年后正式恢复外交关系。10月11日,欧盟正式决定解除对利比亚长达18年的武器禁运0  相似文献   

8.
美国总统克林顿上台两年来,通过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五次会晤,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和文件,说是双方关系已进入“成熟的战略伙伴新阶段”。但是,两国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龃龉也不断增多。随着海湾地区今年10月危机和波黑局势再度紧张,彼此之间在不少方面的矛盾和抗争可说是有增无减。 近月来,波黑内战骤然升级,穆族频频向塞族发动攻势。国际舆论认为,这与美国近期公开站在波黑穆族一边并且立场日趋强硬有关。美国不仅私下向穆族提供军备,而且还在10月28日向安理会提出要解除对穆族武器禁运决议草案遭到拒绝之后,11月11日由总统下令单方面取消对波黑穆族实行武器禁运。  相似文献   

9.
10月下旬以来,波黑内战升级,随着北约的介入,局势更加复杂严峻了。 11月下旬,驻扎在波斯尼亚西北部比哈奇地区的穆斯林第五军违反联合国的规定率先向该地区的塞军发动大规模攻势。不久,11月11日克林顿在与其西方盟国发生分歧的情况下终于单方面宣布,美国决定取消对波黑穆斯林的武器禁运,并于11月13日起命令部署在亚得里亚海水域上的美军军舰不再拦截向波黑运送武器的过往船只。在美国解禁的鼓舞下,波黑穆斯林更加有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03,(20)
事件 5月9日,美国、英国、西班牙3国在安理会举行的闭门会议上联合提交工一份决议草案,要求立即取消除武器禁运外的联合国对伊拉克所有制裁。 法国、德国、波兰3国领导人9日在波兰的弗罗漠瓦夫举行“魏玛三角”会晤,协调在伊拉克问题上的立场。  相似文献   

11.
晓棠 《瞭望》2008,(29)
穆加贝开始新任期,面临巨大的内外压力穆加贝以84岁高龄连选连任津巴布韦总统,并于6月30日宣誓就职。而一直试图对津巴布韦政局施压的美国,在大选刚一结束就表示抗议,并迅速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一份制裁草案。内容包括对津巴布韦实行武器禁运,对穆加贝及其11名高级助手实行禁止旅行和资产冻结  相似文献   

12.
华盛顿专电 6月8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结束了为期8天的欧洲之行回国,6月9日,众议院即以244票对178票通过一项修正案,要求克林顿单方面取消联合国安理会规定的对波黑的武器禁运。此项议案虽然同上月参议院通过的类似议案一样,尚无法律效力,但已经显示了国会对克林顿政府欧洲政策的强烈不满,  相似文献   

13.
积极应对反倾销: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大课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洪 《理论探索》2004,(1):72-73
改革开放后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 ,国外对华反倾销案呈上升趋势 ,其中有他国滥用反倾销手段、大搞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 ,也有我们自身出口结构不合理、不能积极应诉或应诉不力的原因。面对不断升级、愈演愈烈的反倾销大战 ,我国出口企业应积极应诉 ,不断调整出口商品结构 ,同时拿起反倾销武器 ,利用国际贸易惯例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14.
贝尔格莱德专电 南斯拉夫联邦主席团11月9日致函联合国安理会主席,要求安理会紧急向克罗地亚武装冲突地区派遣维持和平部队,以保护那里的塞尔维亚族和阻止更大规模的流血冲突。联邦主席团的这一举动表明,南斯拉夫国内局势更趋恶化,国际社会进一步介入南国内纷争。 以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代表为核心的南联邦主席团是在11月8日欧共体作出要对南实行经济制裁、并要求联合国对南实行石油和武器禁运决议之后的第二天向联合国安理会发出这一要求的。然而,就在不久前,联邦主席团、议会及南人民军还谴责克罗  相似文献   

15.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坦克大炮的轰鸣,打破了海湾两年的沉寂,打乱了中东原有的秩序,也打断了欧美政要们在世界形成新格局面前的思虑。 伊拉克的行动不断升级。8月2日后的几天内,已经从入侵、占领、建立“自由科威特临时政府”和科威特“人民军”,最后升级到把科威特“并入”伊拉克。 世界上的反应十分强烈。联合国安理会几天里已经通过三个决议,从要求伊拉克撤军、强制性经济制裁和武器禁运,到不承认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吞并。 世界上不少人感到震惊和意外。熟悉中东事务的  相似文献   

16.
谌彦辉 《侨园》2006,(4):48
在日本不断削减对华援助之时,欧盟及其成员国正成为最大的对华援助方之一。中国与欧共体(欧盟前身)于1975年建交。1985年,中欧签订《中国与欧共体贸易与经济合作协定》,欧共体与中国的发展合作以及欧共体对华援助步入了正  相似文献   

17.
马晨 《侨园》2006,(5):34-35
5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遭遇的第一场最残酷、最艰苦的战争。美国对新中国实施“禁运”,并发动了“绞杀战”,妄图从物资上扼杀中国人民志愿军。然而,“大海之子”霍英东在朝鲜战争期间为新中国运输“禁运”物资长达三年之久,期间霍英东船队的主力之一“黑猫”号数百次出海,运输“禁运”物资数万吨,不料却在1952年11月20日遭遇港英水警和工商署缉私船精心组织的武力追捕,船被撞毁并有一名员工罹难,当时成为轰动香港的重要新闻。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一直反对欧盟取消对华武器销售禁令。2月16日,美国新任中央情报局局长戈斯在参议院听证会上再次抛出"中国威胁论"。美日在2月19日宣布台湾海峡为"共同战略目标"。这些新发展,再次表明,美国和日本根本就没有改变它们根深蒂固的"中国威胁论"立场。 "中国威胁论"产生和存在大概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在可预见的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为何强化对华出口管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卿 《瞭望》2008,(11)
美强化对华出口管制,从根本上讲是服从和服务于美对华军事遏制战略近年来,随着美国安全战略新变化和中国国防现代化发展,美国在立法、清单管理、机构设置、部门协调、多边体系等诸多方面,进一步强化了对华出口管制力度。一是修订和规范对华出口和再出口的许可证制度,扩大管制物项范围。2007年6月,美国正式公布了新的对华出口管制政策。新规定对疑用于"军事最终用途"的对华出口商品均要  相似文献   

20.
今年10月以来,波黑比哈奇危机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然而,更引人注目的是大国围绕此危机展开的激烈较量。 尽管今年7月俄罗斯曾同美、英、法、德一起提出五国联络小组波黑和平版图计划,并向南联盟和波黑塞族施加压力以落实这个计划。但是,它坚决反对美国单方面取消对波黑穆斯林武器禁运,对美国主张扩大空袭波黑塞族规模也表示强烈不满。俄外长科济列夫11月28日访问贝尔格莱德,同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举行会谈,强调既然在美国的撮合下,波黑穆克联邦可同克罗地亚结成邦联,波黑塞族也应享有同塞尔维亚组成邦联的平等权利。12月2日,俄在联合国安理会讨论美国支持的关于把南斯拉夫的制裁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