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恺  王烁 《各界》2010,(3):83-87
抗战胜利后的张澜 抗战胜利的消息在1945年8月10日晚不断地通过广播在重庆街头流传,当时已经73岁的张澜老泪纵横。他和老朋友鲜英在重庆的特园居住,张澜的孙女、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回忆,特园是“鲜英(字特生)在重庆的住宅,也是民主人士在重庆聚会和议事之地,董必武赐名‘民主之家’,冯玉祥将军手书题匾。张澜每次来重庆都借住在这里。  相似文献   

2.
一代伟人邓小平享年93岁。他75岁时仍健步登上黄山,80多岁还能在大海中畅游一个多小时……其长寿得益于他科学的养生之道,归纳起来主要有八点: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1927年在西安的革命活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小平1927年在西安的革命活动,是他在国内从事政治、军事斗争的起点。在此期间,23岁的邓小平和刘伯坚、史可轩等著名共产党人一起,努力培养革命人才,积极宣传鼓动群众,发展壮大党的组织,对陕西乃至整个西北地区当时和后来革命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邓小...  相似文献   

4.
61岁时“空降”安徽 十年“文革”结束时,刚被解放的万里,原是被派往湖北省工作,临行前他去看望邓小平,向老首长辞行。邓小平听万里说要去湖北,迟疑了一下,说:“你不要着急走,再等一两天。”邓小平随即向华国锋、叶剑英建议,安徽这个“老大难”要有个得力的干部去。于是,万里转而来了安徽。  相似文献   

5.
熊亮华 《党政论坛》2010,(14):22-23
1978年12月,陈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担任中央副主席。这时,他已经73岁。在奋力工作的同时,他和叶剑英、邓小平等老同志,都对干部“青黄不接”的严重状况产生了极大的担忧。  相似文献   

6.
1997年6月14日至18日,全国党校期刊协会在重庆召开全国党校期刊工作会议暨第二次员代表大会。来自各省、市、自治区的党校期刊负责A和优秀编辑代表120余人出席。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刘海藩出席大会开幕式,并作了主题报告。他在讲话中指出,全国党校系统的期刊一定要坚特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办刊方向;要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要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编辑队伍。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王云龙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介绍了重庆改成直辖市以后的发展思路。中央…  相似文献   

7.
陈立旭 《党政论坛》2013,(22):22-23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华国锋对于邓小平复出,积极中不能不注意稳妥。他在党内第一个提出要让邓小平复出,同时,他为了稳定大局,也为了让邓小平复出更顺理成章,在推动邓小平复出方面,采取了稳步进行的措施。他概括这一稳步进行的措施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8.
1927年,中共召开“八七”会议,毛泽东与邓小平第一次见面。当此时也,毛已34岁,成熟稳重,已显中流砥柱之相。邓则比毛小了很多,仅23岁,个子又矮,一不起眼之小青年也。两人见面,点头而已,并无深交。会后,毛前往湖南,组织秋收暴动,邓则随中央机关,迁往上海。  相似文献   

9.
陈思炳 《党政论坛》2008,(21):62-62
近日,看到两则新闻,一则据《重庆商报》报道,·重庆市检察院近日发布消息称,目前该市职务犯罪在年龄上出现新的变化,呈现出“35岁现象”,而传统的“59岁现象”已不再突出,从2003年到2007年,该市检方立案查办的35岁以下职务犯罪嫌疑人有623人,占立案总数的16.69%;一则据《江淮风纪》载文:深圳市福田区检察院日前透露,该院近两年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中,有54%以上犯罪人员年龄在31岁到40岁之间,该年龄段已成为目前职务犯罪的高发期。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人才思想新探孟昭星,于钦读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邓小平的人才思想非常丰富。十几年来,关于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拜读了一些文章,受益匪浅。不过我们认为,下列问题还没有引起人才理论界的足够重视:其一,在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1.
简论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的显著特点刘建华发展人民民主,建设民主政治,是邓小平同志一个极其鲜明的政治思想。早在1979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第154页)以邓小平同志建设...  相似文献   

12.
1987、1988年邓小平两次谈到他自己是“三落三起”、“三下三上”,坦率地讲述了在他的政治生涯中走过了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和艰难曲折的经历。邓小平的第一次“下”和“上”,发生在30年代。邓小平的第二次“下”和“上”,发生在60至训年代。邓小平的第三次“下”和“上”,是发生在”文化大革命”的后期。邓小平政治生涯中的“三下三上”,不仅使人们赞叹不已,而且唤起了人们的沉思:是什么原因促成邓小平的“三下三上回?是什么力量在支柱著邓小平凡经沉浮而又百折不挠呢?邓小平的“三下三上”给人们以什么样的启示?邓小平对他政治生…  相似文献   

13.
1985年,81岁的邓小平与香港著名实业家李嘉诚谈话时曾令人动情地表示了他的心愿:要在1997年,祖国大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时,到香港去看看,哪怕坐轮椅去也好。其实,青年时代的邓小平有过5次过香港的经历。他的这些经历实际上也是早期中国革命的一个缩影。 邓小平第一次过香港,是在他年仅16岁的时候。当时,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怀抱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愿望,投身到吴玉章发起的四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之中。  相似文献   

14.
韩玉玲 《民主》2008,(6):47-47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全国人民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精神和友爱之情,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群众都踊跃捐款,上至八九十岁的老人,下至中小学生,从几元到几千万元纷纷献爱心,其情其景无不让人感动。尤其是两位高龄老人更让人感动,一位是邓小平的夫人卓琳,  相似文献   

15.
周锟 《党政论坛》2012,(6):34-35
善于“算账”,是邓小平决策的一个重要特色。邓小平的女儿邓榕曾回忆说:“父亲有个特点,喜欢问数字,爱算账。”在邓小平波澜壮阔的政治生涯中,善于“算账”的例子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6.
一位外国学者曾说,邓小平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全世界的,他的影响早已超出了他的国家。邓小平不仅是20世纪的中国伟人,而且是二十世纪的世界伟人。在国外,尽管有众多的研究邓小平及其思想的学派、机构和团体,但对邓小平的一生都作出了积极和肯定的评价。最成功的改革家国外学者认为,20世纪的下半世纪是改革的世纪。在世界各国相继改革的历史中,一些人成为辉煌的、成功的改革者,而另一些人则成为失败者。国际社会舆论认为,邓小平是当代最成功的改革家。德国学者认为,邓小平是一位十分成功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美国学者在《邓小平…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厉以宁邓小平同志的经济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他设计的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方案和途径,填补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空白。这在(《邓小平文选》)中,尤其是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得了充分的论述。邓小平同志对...  相似文献   

18.
1966年5月,“文革”开始,大批老干部被打倒,邓小平就是其中之一。1973年春,中共中央恢复了邓小平的工作和职务。1975年1月,邓小平又任党的副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第四届全国人大召开后,由于周恩来有病住院,邓小平受毛泽东的委托,主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开始大刀阔斧地对各方面工作进行了全面整顿。一、整顿的指导思想在邓小平主持下,国务院从1975年2月到10月,先后召开了解决全国铁路问题的工业书记会议等一系列会议,会上邓小平多次讲话。在这些讲话中,他提出了全面整顿的思想。邓小平关于整顿的思想有以下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9.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沉痛悼念邓小平同志周锡荣邓小平同志逝世以后,我们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我们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召开“缅怀小平同志光辉业绩座谈会”,沉痛悼念邓小平同志,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工作者,对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20.
我对签名书的收藏,缘起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于1993年10月。1994年,邓榕送给我一本精装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在书前印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那一页,留着邓小平同志的亲笔签名,落款时间是1994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