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目前,乌克兰老百姓对待“橙色革命”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相信者有之,失望者有之,困惑者有 之。更多的人则学会了等待和期望。  相似文献   

2.
杨姚奕的“白俄罗斯如何抗拒‘颜色革命’”一文指出,从2003年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2004年乌克兰的“橙色革命”到2005年吉尔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摩尔多瓦的“雪松革命”,席卷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似有蔓延之势。但这一趋势终于在白俄罗斯刹住了车。在西方强权势力的干预下,白俄罗斯为什么没有像另一些独联体国家那样“变色”,卢卡申科政权是如何抗拒“颜色革命”的,这个问题很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3.
过去4年,发生在几个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曾经被西方国家看成是推翻一个国家政权的“香饽饽”。但现在,上演了“玫瑰革命”的格鲁吉亚、.“橙色革命”的乌克兰和“郁金香革命”的吉尔吉斯斯坦国内的矛盾并没有见少,相反,曾经积极参与“颜色革命”的一些人又成了新的现政权的反对派。  相似文献   

4.
舞蹈大师苏菲被邀请去到加利福尼亚讲课。上午8点整,即通知开始讲课的时间,礼堂里已经坐满了人。这时,大师的一位助理走上讲台宣布:“大师正在起床。请各位再耐心等一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有人开始失望,离开礼堂了。到了正午时分,那位助理再次走上讲台.说大师刚认识一位漂亮的女孩,等他跟这位女孩谈完话,立即就来开始讲课。听了这话.大部分听众抱着希望等待,一直等到下午4点,  相似文献   

5.
耀龙 《党政论坛》2010,(10):45-45
“颜色革命”又称花朵革命,是近十年来国际政治中出现的~个新名词,专指以某种花卉或物品颜色为代表、亲西方特别是亲美国的政权变更行动。颜色革命大多发生在中欧、东欧独联体国家,以和平或非暴力方式进行政权变更。目前,有以下国家发生过颜色革命。  相似文献   

6.
《党政论坛》2009,(16):23-23
“颜色革命”表面上看是调动民众各方力量的革命,实为吏具有国家政变特征的政权更迭,其目的并非改变社会结构,而是用新的精英政权替代原有政权,执行有利于美国的经济和外交政策。德黑兰的“绿色革命”正是一系列“颜色革命”的最新例证。  相似文献   

7.
发生在东欧和中亚的“颜色革命”与10多年前苏东剧变的“第一波”相比,有不少相似之处。 但这次“颜色革命”背后的“美国化”手段,又有许多新特点。 近一时期,格鲁吉亚、乌克兰、 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先后爆发“颜色革 命”,形成了继上世纪80年代末90 年代初苏东剧变之后的第二波“美国 化”浪潮;通过这种方式,美国实现 了对这些国家进行政权更迭和政权改 造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提出“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民主新路和习近平提出坚持自我革命的思想,构成中国共产党人思考和求解历史周期率问题的先后两个答案。自我革命的第二个答案是对民主新路的第一个答案的继承和发展。从政府路径到政党视域的拓展,从优良作风到显著标志的明确,从外向他律到内向自律的深入,从“两个务必”到“三个不变”的归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思考和求解跳出周期率问题答案中思想升华的发展逻辑。在赶考之路上,从毛泽东给出的第一个答案到习近平给出的第二个答案,中国共产党人对跳出历史周期率充满自信和底气。赶考永远在路上,把坚持自我革命与坚持敢于斗争相结合,中国共产党人必定能交上一份打破历史周期率的新时代优异答卷。  相似文献   

9.
“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在一个人口超过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总和的国家,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引人注目的发展。”这是世界银行在《2020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研究报告中对中国的一段评价。“这个最引人注目的发展”,是中国几代人执着追求的世纪之梦。为了这个梦想,中国人付出了无数激情和牺牲,经历了无数挫折和失败;终于在新中国迎来50华诞之际,开始把这一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恩格斯曾经说:“人类的历史很忍耐地等待着被侮辱者的胜利。”追索历史,中国文明跃迁之路有着太多的…  相似文献   

10.
“跌”声中的繁荣酷暑终于过去后的秋天,对于各报刊的总编辑们,将是一个更加漫长而难耐的季节.随着一年一度的征订发行大战愈演愈烈,不知从何时起,他们已全然顾不得“元帅与士兵”历来都有的分工以及诸如身份、矜持之类,纷纷亲征“前线”,持枪参战.时至今年,连位及“部级”官阶的总编辑也不能例外了.这之后,他们还要诚惶诚恐、度日如年地等待到年尾,等待一个渺茫的希望——来年本报(刊)发行量略有上升;至少等来一份可怜的安慰——跌幅不大…….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论述体系完整、内涵丰富:从“是什么”维度,阐明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涵义特征;从“为什么”维度,分析了新时代坚持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战略考量;从“怎么办”维度,提供了新时代推进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不断性”是托洛茨基主义的核心--“不断革命论”的组成部分之一。托洛茨基在1929年写的《不断革命》一文中,将其“不断革命论”的全部内容概括为三个“不断性”,即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不断性、社会主义革命的不断性和国际革命的不断性。对于托洛茨基所说的后两个“不断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三次“伟大革命”理论,是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大会的报告中提出的。第一次伟大革命是辛亥革命;第二次伟大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第三次伟大革命是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新的“伟大革命”。以往,我国学界注重讨论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寻唯物史观的理论根据。现在,我们上溯到鸦片战争时期,从历史的宏阔视野,继续探讨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对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敬瑞 《党政论坛》2011,(18):19-19
沉住气。制怒怒,是人从心理到生理的情绪反应。人在发怒时表现为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很快进入“应激状态”。此刻,人绷紧了每一根神经,调动了身体里的能量储备,而集聚成怒火。一般来说,急性格的人更易发怒。在沉不住气的情况下,常常失去理智,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党章首次写入“自我革命”,在历史长河中刻印下党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新坐标。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蕴含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精神密码。自我革命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传承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熔铸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创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自我革命理论创新价值体现在从外责到内求、从短期到新常态、从群体到整体,从实践到理论的转化和跃升,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创新和发展。新征程坚持和发展自我革命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六月的北京,两个展览让人们知道 了何谓“爆棚”。刚刚结束的国际 车展,以“规模空前”吸引了众多 参观者,爱车者甚至专程从外地赶来以一 睹名车,但空前的规模并没有带来空前的 美誉,不少人乘兴而来,却摇头而归,一些 连续看过几届车展的人更生出“今不如昔” 的慨叹,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按理说此次车展的档次并不低:新款 荟萃,一些车型在国外也是最新下线;展台 布置也极尽能事,各厂商都希望以此展示 实力,开启潜力巨大的中国汽车市场,然而 事与愿违,摩肩接踵的人潮…  相似文献   

17.
陈锐 《党政论坛》2013,(22):24-24
近来,日本智库日经CSIS建言,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对中国应该采取“战略性忍耐”的对策,引起广泛关注。本报记者就此在东京专访了该智库核心成员、东京大学副教授川岛真。  相似文献   

18.
欧佩克屡试不爽的“限产保价”,竟然没有对去年年末疲软的世界石油市场造成很大刺激,这让欧佩克轮值主席哈利勒大为失望。他曾对去年年初回升至每桶20~21美元的油价表示满意,并希望油价在下半年能够回升到每桶25美元。而现在看来,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阴霾之下,石油市场短期内是很难见到晴空了。  相似文献   

19.
《党政论坛》2009,(8):35-35
在国家经济陷入10年来的首次衰退之际,俄罗斯总理普京清醒地认识到,抗议活动获得了空前的机会。但这位曾经带领俄罗斯经济走出阴霾的硬汉日前明确表示,批评政府是可以的,但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他还警告称,绝不允许“颜色革命”。  相似文献   

20.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又一飞跃:从“实践哲学”到“生产力哲学”─—毛泽东邓小平哲学思路比较研究之一胡义成7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了“两次伟大的革命”,相应地在理论上也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其标志分别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