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当局为了争取海外华侨华人的支持 ,历来重视吸引和辅助海外侨生赴台升学 ,并取得一定的历史成效。 80年代以来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台湾岛内侨生教育逐渐陷入困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我们应加强海峡两岸华文教育的合作互补 ,大力推动海外华侨华人学生来祖国大陆就学。  相似文献   

2.
正据印尼《星洲日报》报道,日前,该报记者到印尼中爪哇之拉森(Lasem)采访有关侨生峇泽,在该市看到一间正在筹备中的侨生博物馆坐落在市中心的一条横街。馆主是一位40岁的华裔,名叫Rudy。他事业有成,所以想为社会做一件好事,令人敬佩。据Rudy表示,他的博物馆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开幕。去年年底,中爪哇省长Ganjar Pranowo曾前来参观过。拉森有好多古老的中国式大房子,这间博物  相似文献   

3.
在台湾文学接触世界的过程中,有两支队伍起了特殊的作用.一是从台湾赴外国留学者的文学创作,造就了颇为壮观的“留学生文学”;另一则是从旅居国(主要是东南亚)回到台湾念书的“侨生”的文学创作.后者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新、马侨生的表现.据陈慧烨博士《写实兼写意——马新留台华文作家初论》一文所述,他们当中成为知名作家的,不下于20余人之多.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期间,为了安置大批从东南亚一带归国的侨生,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与教育部先后在云南、重庆与广东设立了三所国立华侨中学,为他们提供了便利的就学机会,是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救济归国难侨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民政府与海外侨胞共同抵御外侮团结互助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5.
王启泉 《世纪行》2014,(8):19-20
<正>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创新创造,促进转方式调结构,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计。政协组织要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为创新创造加速转型献计出力。一、聚焦创新创造,传递加速转型发展的正能量创新创造,是时代之潮、转型之基、发展之要。无创新,则无出路。当前,经济形势正处  相似文献   

6.
创新与青年成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新并不一定需要大天才,关键在于找出新的改进方法。创新是新世纪青年的责任:创新报国,舍我者其谁?  相似文献   

7.
民国以来,在中国政府和民间力量不断鼓励和推动下,华侨学生陆续归国求学。海外侨民教育发展不足和海外年轻华侨男女比例不均造成难觅爱侣,也是华侨学生借机归国求学的现实原因。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侨生的大批返国,除了传统的因素之外,挽救祖国危亡的爱国心的驱使,海外局势的紧张,国内各派政治势力的宣传和鼓动,都是促其回国的新动因。  相似文献   

8.
50年前我们曾经是同一个班级的同学,毕业之时同一天告别母校邦戛中华中学的学子。光阴荏苒,屈指一算,我们这班“邦中”第四、五届的同学已经毕业50年了。2007年2月27日,当年的邦戛侨生分别从中国内地,从中国香港,从印尼各个城镇汇集印尼首都雅加达,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农业"正在掀起新一轮的产业模式创新,文章从价值创造角度分析"互联网+农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价值要素以及价值创造的机制,解析"互联网+农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因,对互联网思维下农业商业模式创新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尤拉 《今日上海》2008,(1):54-55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约有数万名俄侨生括在上海。其中不少俄国家庭虽然经济上很窘迫,但仍旧保留着某些贵族式的生活方式,而这种俄式奢华就是在那个时候渗透进上海的。那时,自称俄国公主的女子在舞厅伴舞,俄国音乐家在酒吧里弹琴,还有一些俄国女人开了私人裁缝店。她们去红房子喝罗宋汤,  相似文献   

11.
正4月18日上午,厦门海沧青礁慈济宫祖庙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第十一届海峡两岸保生慈济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厦门举行,海峡两岸以及东南亚上千名信众齐聚一堂,共同祭拜保生大帝,弘扬慈济精神。厦门市青礁慈济祖宫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颜国南、台湾台中元保宫主委赖信雄、马来西亚马六甲侨生公会会长颜泳和共同为慈济文化旅游节鸣锣开幕。  相似文献   

12.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须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全省上下的创造热情和创新活力。要坚决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陈旧观念、体制弊端和过时规定,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让全社会创造活力竞相进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创新教育新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人才的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内容创新是想人之未想,发人之未发,是知识的创造、转换和应用的过程,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必然结晶。是不断创造出新观念、新思想、新思路、新作法、新技术、新产品、新的管理方法。因此,创新的内容十分广泛,一般说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关创造过程机制的研究表明,创造的关键是思维。创造性思维是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统…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创新是文化自信永续不竭的活力源头,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创造。站在新的时代起点,江苏明确提出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坚持创新引领,使创新成为江苏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于践行文化自信而言,就是要走一条敢闯敢试、富有特色的文化创新之路,延伸文化自信的长度、提升文化自信的高度、传递文化自信的温度、拓宽文化自信的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也是以创新和创造为标志的世纪,是国力竞争越来越依靠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时代,也是国家、民族最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时代。而人类的创造活动是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创造、发明不可缺少的必备条件,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机构、一个人提高竞争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科利华软件集团总裁宋朝弟说:我理解的创新,一句话:“放弃过去就是创新,放弃所有的过去就是最好的创新。”工业化时代,宏观世界,重要的是如何适应客观规律;信息化时代变了,关键在于致创造,未来时代需要创造,但  相似文献   

17.
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发展赋予新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也是新课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那么,思想政治教学如何落实新课程基本理念、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呢?一、运用思维创造方式活化思想政治教材知识,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创造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悟性创造”,二“是新思维创造”。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好“思维创造”这两种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善于幻想和联想,勇于标新立异,喜欢发表新见解,敢于突破陈规,不断攀…  相似文献   

18.
萧莉 《理论月刊》2000,(7):51-53
当前教育界及社会各界都在广泛讨论有关“创造型人才”的培养问题,其注意力的焦点大都集中在创新思维及能力的培养上,而对于创造的前提,即创造个性的培养问题,专题性的论述较少。本文就创造个性对人才创新的意义、创造个性的特点及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个性等发表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9.
论青年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我国启动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可以说是教育,要通过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前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格因素和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是创造过程中最重要的机制。当前对大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培养其创造性的智力因素——创造性思维;另一个就是非智力因素——创造性人格。所谓创造性人格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首先提出和使用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个体内在的创造能力与创造动力构成…  相似文献   

20.
创新:21世纪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素质教育把与创造、创新有关的教育活动界定为“创新教育”,这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重点,而且比以往的“创新教育”更具时代特征。众所周知,“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力弘扬的观念。在知识经济社会中,重要的不仅在于创造新思想,而且在于新思想的运用,并且形成产品,创造出价值。任何创意只有在把好的思想转化成有希望的事业,这些思想中的多数才能有希望生存下去。同样,创新教育如果只停留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阶段,而不注意引导学生把新思想“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就无法提高“创新”品质;如果学生不善于将思想转化为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