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6月27日,台湾“立法院”对“罢免案”进行表决,尽管赞成票超过半数,但终因未达到三分之二(148票)的成案门槛“,罢免案”闯关失败。陈水扁虽然暂时渡过了权力高危期,但却使民进党的掌控力进一步削弱,民进党形象和声势遭受重挫,岛内政局继续朝着有利于泛蓝军的方向发展。岛内有利  相似文献   

2.
苏贞昌在5月30日就任党主席时,提出台湾可以实现富裕而公平、民主而廉能、多元而幸福的“台湾梦”。他认为,“台湾有资格做这样的梦”。的确,苏贞昌所描述的梦境是美好的、是值得追求的。而且,只要能在正确的方向,有坚实的筑梦基础,大家共同努力,建构和谐、繁荣、进步的社会,美梦是可以成真的。  相似文献   

3.
张敏 《台声》2002,(7):11-12
日前,笔者再次遇到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郭俊次博士,故人重逢,分外高兴。他依然爽朗而健谈,依然心系两岸,为两岸交流而奔走。郭俊次先生是台南县人,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他经常说:“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这有什么不对呢?这有什么不好呢?”有时还要豪迈地加上一句:“我是中国人,我骄傲!”当台湾岛内一些“台独”分子混淆是非,否认一个中国原则时,郭先生站出来公开表示:“大陆是中国的一部分,港澳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也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和大陆,同属于一个中国,这有什么不对呢?这对台湾有什么…  相似文献   

4.
蔡子民 《台声》2001,(4):14-15
80年代初以来,执政的蒋经国为巩固国民党政权而推行政治“本土化”,党外人士接过“本土化”口号,开展党外运动。“本土化”以台湾意识为基础,对群众有号召力,很快就从政治层面扩展到文化各方面, 90年代达到高潮。“本土化”蜕变为“台湾主体性”,从而使得从台湾意识中异化出“台独”意识,形成了“脱中国化”、“文化台独”的分裂主义思潮。 台湾“本土化”思潮的由来   台湾光复后,国民党政权代表中国接收台湾,以去台官僚垄断台湾的政治经济资源,压制台湾人,因而台湾民众于 1947年起来反抗,史称“ 2· 28”事件。台湾民众…  相似文献   

5.
范丽青 《台声》2002,(7):1-1
要求早日实现两岸直接“三通”的强烈呼声,近来再次在台湾岛内响起,并在台湾当局领导人上任满两年的时候,成为工商界和社会舆论一致关切的话题。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大声疾呼“绝对赞成三通”,指出“现在台湾许多人知道该做什么”,但台湾当局却“没有去做”,“老百姓心里都很闷”。统一集团总裁高清愿实话实说:“如果问企业界100个人,100个人都会说希望两岸赶快三通。“三通”,这是一个在海峡两岸呼吁了22年的未竟诉求。“三通”之所以迟迟未能实现,主要障碍在于台湾当局。一心搞分裂的李登辉在台上12年里,一再为台湾…  相似文献   

6.
7.
农历的七月初七,夜空晴朗如洗,繁星点点,构成一幅灿烂的巨大天幕。亮丽的银河,像一条洁白的飘带,隔河遥望的牛郎、织女在无数喜鹊搭成的桥上相会了。这就是民间传诵了一代又一代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在人间,虽有一道银河般的人为藩篱,把大陆和台湾分隔。但是,由于台湾同胞的先辈大多是古时福建闽南一带的移民,所以,闽南、台湾的七夕节俗基本相同,共同的节俗活动使两岸的距离拉得更近了。在台湾,七夕节又叫“情人节”、“女儿节”,是“时年八节”中最富浪漫色彩的节日。牛气。所以,七夕这一相思传情的节日又演变成对保护孩子的“七娘妈”神的…  相似文献   

8.
古远清 《台声》2003,(8):15-17
取材于台湾土地和人民的台湾文学,在戒严时代,一直是研究禁区。当局为了防止“台独”势力渗透,不许由“台湾”命名的社团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谁提“台湾文学”,会被认为不赞同“中华民国文学”,就会被安全部门过问,因而各大学根本不敢设立台湾文学课程。直到政治民主化、经济自由化的80年代,寻访台湾文化根脉的呼声高涨和本土思潮迅速占领各种阵地之际,情况才有所改变:1995年5月,“台湾笔会”与众多文化团体联手,邀请一批文化界人士和民意代表,到“立法院”举办公听会、记者会,强烈要求教育部门允许在各大专院校建立“台湾文学系”。…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第六届和平小天使台湾交流访问团一行72人在济南机场,受到一个月前曾前往台湾访问的山东小天使们的热烈欢迎。一束束花环被戴到了他们的脖颈上。在欢呼雀跃之中,台湾小天使的祖国大陆之行拉开了帷幕……      在济南  刚上车,台湾小天使们就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是要去看黄河吗?”“我只是在书本上知道黄河的。”“我是听我爸爸妈妈说的。”“我是看地图知道的。”……虽然话语充满童稚,但从急迫要目睹母亲河的心情中不难体会到,这是只有血管中流淌着华夏民族血液的人才具有的品质。在黄河大堤上,看着九曲黄河蜿…  相似文献   

10.
刘舸 《台声》2003,(8):18-1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加速发展,构建全球或区域良性政治格局已经成为不同地区加强经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的必然要求。目前,随着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日益发展,从根本上构建海峡两岸的良性政治格局已成为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就台湾经济自身特点而言,建立两岸良性政治格局对台湾经济未来持续、健康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台湾经济未来发展状况直接关系着台湾同胞的福祉。作为一个海岛,台湾经济既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劣势。简而言之,台湾经济的优势在于适应性强,充满活力;劣势则在于对岛外技术和市场的严重依赖。半个多…  相似文献   

11.
2002年2月16日,菲律宾和平统一促进会与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以中国和平统一为主题的“全菲大中学校华裔学生作文比赛”,来自菲律宾各地的17所大中学校的116位华裔学生参加了比赛。经过认真评选,最终选出佳作17篇。参赛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多方查阅有关资料,纷纷以年轻人饱满的热情、朴实的感情和流畅的文字,阐述了他们对中国和平统一的认识和看法。很多同学在作文中揭露了台独分子企图分裂中国的阴谋,表达了海外华侨华人盼望祖国和平统一的共同心愿,并表示要为中国的和平统一作出贡献。4月23日,获奖的17位同学在菲律宾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蔡国明为名誉团长,沈文、林金城为正副团长的率领下,前往北京、上海等地参观访问。该团一行得到了菲律宾著名华人企业家菲律宾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指导员陈永栽先生的资助。  相似文献   

12.
台湾有多远?跨过那一湾浅浅的海峡,将长久以来心目中拼结的“台湾印象”与亲历宝岛的“台湾体验”映照起来,众多大陆民众旅行台湾的愿望,会在这个春天到来的时候实现吗……  相似文献   

13.
王家英 《台声》2005,(7):26-27
一如所料,台湾上月中选出的“任务型国大”,在民进党和国民党全力动员固票下,成功复决“立法院”所通过的“修宪案”。就“修宪案”的具体内容而言,其对未来台湾的政治和两岸关系发展的影响将会是异常具体和深远的。简单地说,“修宪案”的重点有五,包括:一、“立法委员”席次由225席减为113席;  相似文献   

14.
鲁豫 《台声》2003,(2):17-18
解说:林丽韫,是一位“台湾女儿”,7岁时随家人来到日本,高中毕业后,她执著地回到日夜思念的祖国,并赴北京大学学习。20世纪50年代起,她便开始担任毛主席、周总理的日文翻译。1972年她全程参与了中日建交的谈判,随后成为中央对台关系的重要负责人。她的一生伴随着台湾历史的沉浮,是两岸关系丰富多彩的明证。走近林丽韫的生活,会发现她至今保留了许多在台湾时的生活习惯。她请我们喝了家乡的高山茶,用闽南话和家人交流。祖籍福建的林丽韫出生在战火纷飞的30年代,7岁时她和父母来到日本,并在那里接受教育。在日本即使…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 ,"台独"势力打着“本土化”的幌子从事分裂国家的活动 ,我们必须正确地审视台湾本土化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性质 ,以揭示台湾本土化的真谛“愈是本土化的就愈是中国的”。  相似文献   

16.
《今日中国(中文版)》2004,53(2):38-38,41
目前,在两岸关系中,各项往来主要表现在投资、商务等经济形式上。现在来大陆创业、就业的台胞已超过一百万,这些都是台湾家庭财源的主力,一个人可能影响到一个家庭。估计在未来10~20年,来大陆常住的台胞可能达到三百万,可以影响到近千万台湾民众的生计,这肯定会牵动整个台湾社会。两岸往来热络、经贸密切,形成  相似文献   

17.
严俊 《台声》2003,(9):38-39
玖玲:收到信好久,因为无事忙,今天才回复,莫要怪我。信上说你的朋友找了一位台湾老公,你也有点动心,想让我为你作参谋。你的信一下子把我十多年前还在大陆时的两段经历找了回来。理一下思绪,我会陆续把你要的和我认为你该知道的告诉你,再看看我能怎样帮你。不知什么时候悄然刮起一阵台湾“老兵热”,在大陆一个不算小的圈子中。台湾“解严”,少小离乡的最后那批被拉去台的壮丁,由于现实和自己的种种原因,仍孑然一身的老兵们,带着泪水和梦想第一次回到那片他出生的土地。一个新兴的行业应运而起,涉台婚姻炙手可热,婚介所四处林立。一时间,失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部分“台独”势力提出“公投统独”的主张,试图以民主的幌子来实现其分裂祖国的图谋,认为“‘公民投票’是解决统独的不二良方”,是“政府解决外交困境和两岸关系的底牌”。由于公民投票本身是一种民主政治的实现方式,而且国际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以公民投票来决定某些政治实体未来地位的实例,因而,“台独”的这种主张在一定程  相似文献   

19.
20.
台湾当前的政治危机与“省籍-族群-本土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台湾当前的政治危机不仅与民进党和陈水扁的贪腐与执政无能有关,在深层更与台湾政治的“省籍-族群-本土化”进程相关。这种进程已经造成了“国家认同异化、省籍-族群撕裂、民主止步不前、两岸关系恶化”的巨大代价。此次倒扁运动展开以来,汇合了公民社会的进步力量,第一次超越了“省籍-族群”式的蓝绿对抗,也促使社会对“本土化”与“民主化”之间的关系有进一步的反思。但以亲绿学者的思路来看,这一反思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