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反贪腐”、“阿扁下台”为目标的“百万人倒扁运动”如火如荼,持续延烧一个多月,给陈水扁当局以强烈震撼,引起台湾岛内外极大关注。“倒扁”运动浪奔潮涌8月7日,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以“老战友”名义致函陈水扁,促陈“为了爱民进党,为了爱台湾”勇敢认错,鞠躬下台。8月10日,  相似文献   

2.
潘飞 《统一论坛》2007,(1):12-14
自2006年5月陈水扁亲信、家人不断卷入贪腐丑闻以来,岛内要求陈水扁下台的“倒扁”运动高潮迭起。为确保其在台利益和亚太战略,美国表面强调“中立不介入”,实际上继续采取“挺扁”立场,同时也利用陈水扁深  相似文献   

3.
《台声》2006,(11):27-29
2006年8月12日,台湾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的纪念碑前开始聚集着人潮,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在此拉开了“百万人民倒扁运动”的序幕。他呼吁每人交纳承诺金一百元台币。在随后短短的一周内,集聚了百万人、逾亿元台币。之后,又从2006年9月9日开始静坐,直到2006年10月10日“倒扁总部”所发起的“天下围攻”行动,一时如火如荼,岛内各地的“倒扁”群众身穿红衣高呼“倒扁”口号,包围陈水扁办公场所区域,现场宛如红色的海洋。然而,但在经过了30多天不间断地抗争后,不但未达到阿扁下台的目的,竟连他一句道歉认错的话都没有得到。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  相似文献   

4.
王正方 《台声》2006,(10):30-30
“倒扁静坐”千呼万唤始出来,施明德“倒扁总部”宣布静坐于在9月9日正式展开。台北市当局原批准的24小时静坐期限,从9月1日至9月11日,现在前面的9天整个浪费掉,9日开始静坐两天之后必须再申请24小时集会的许可,倒扁总部说到时候他们不会主动离开。施明德自己说他们是乌合之众,这一周下来,不免有人讥讽他们像秀才造反,顾虑很多,行动有点跟不上。“倒扁静坐”强调非暴力,举办了一系列仿真训练,因应可能遭到的辱骂、警员驱赶等状况,要求静坐群众要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倒扁总部组织了两千名纪律服务员,在现场维持秩序,他们很多是年仅二十出头…  相似文献   

5.
6月10日,台北上万名民众走上“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参加名为“全民上街,阿扁下台”的集会。这是继6月3日“全民呛扁,阿扁下台”集会后,第二次要求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下台的群众活动。几天之后,6月13日,要求罢免陈水扁案在台湾“立法院”正式启动程序。两个月来,陈水扁从亲信、女婿到夫人,都被揭发涉嫌一系列弊案,前两人更被警方收押。受其影响,陈水扁声誉大跌,民进党的支持率也大幅下滑,在一片“罢免”、“倒阁”声中,陈水扁与民进党都陷入了执政以来的最大危机。后院起火亲信女婿东窗事发多次涉案,又多次过关,被称为台湾政坛“不倒…  相似文献   

6.
张逊 《黄埔》2006,(6):4-10
10月10日,台湾“双十节”。在重重军警戒护下,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在“双十”庆典上慷慨陈词;同一天下午,“反贪腐倒扁总部”发动的“天下围攻”也在台北登场,红衫军从四面八方涌来,高呼“阿扁下台”。夏去秋来,陈水扁所面临的困境仍未好转,一波又一波的揭弊矛头直指他的家人……弊案,层出不穷“阿卿嫂风波”:小节不检陈水扁找发票冲账“机要费”的困扰尚未摆脱,8月初,他的个人操守又受到质疑。一个被唤作“阿卿嫂”的女佣几天之间成了台湾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阿卿嫂受雇于陈水扁女儿陈幸妤,却作为“总统府”的公务员,由政府支薪。这件事…  相似文献   

7.
赵辉 《台声》2006,(7):40-40
最近几个月以来,岛内“第一家庭”、“第一亲家”和陈水扁亲信弊案频传,引发岛内极大民怨民愤,进而掀起“三反运动”,即反贪污、反陈水扁、反腐败。泛蓝以“阿扁下台”为最高战略目标,制定出“罢免、倒阁、群众运动”三步“倒扁”计划,国亲两党还达成“国亲之间要同步、要扩大争取支持、要护‘宪’”的“三要共识”,面对在野党“倒扁”浪潮,陈水扁在确保党内基本形成“保扁”格局后,伺机展开“绝地大反扑”,总体战略便是“死不认错”。民进党在确立“保扁”方针后,还制定了“不随之起舞、不是第一家庭涉案、不要罢免”的“三不政策”应战。…  相似文献   

8.
石稼  李立 《台声》2006,(10):32-33
自施明德宣布9月9日为百万人“倒扁”静坐的开始日后,岛内外围绕“倒扁”与“挺扁”结果及影响的讨论也日趋激烈。以陈水扁的流氓本性和对权力的极尽贪婪而言,无论施明德率领的百万民众静坐到何时,无论有多少人静坐,只要没有人、没有武装的力量把他从“总统”大位上强制赶下来,陈水扁是不会主动离开的,这不能不说是台湾社会的悲哀。如倒扁不成,败在哪里呢?恐怕非单纯的“倒扁”事件和运动本身所能讲清楚的,要从台湾社会发展的根源上探询答案。其一,“历史悲情”和族群撕裂下形成的台湾民众的特殊心态,是“倒扁”难成的根本原因。台湾社会的…  相似文献   

9.
亲民党发动的“全民呛扁”活动,扁当局、民进党,甚至于媒体各界都认为他们的气势不足,到时候最多有2000多人聚集就不错了。没料到现场出现上万情绪激昂的反扁群众,高分贝要求阿扁下台。马英九在最后一刻现身,严厉批判阿扁,小马哥在演讲时表示,国民党“立法院”党团将和亲民党、新党、无党籍联盟合作,就罢免问题做出最有效最可行的决定,台下群众鼓掌叫好。在此之前,有人士批评马主席不够明快,在倒扁运动中未能发挥领导作用,只要求扁要“知所进退”,而且公开认为罢免陈水扁的时机尚未成熟,因为目前据民调数字,赞成罢免的有三成多,要求阿扁下台…  相似文献   

10.
杨磊 《台声》2006,(10):31-31
如火如荼的倒扁活动使陈水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下台压力。为保住权位,不甘束手就擒的陈水扁正积聚力量,准备疯狂反扑,要打一场“没有底线的总统保卫战”。近期,陈水扁所采取的反制动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绑架民进党,全力反制倒扁活动。倒扁活动开始后,陈水扁即一再强硬地表示“阿扁不会倒”、“绝对全做完任期”,以稳住军心。对于有实力挑战其地位的苏贞昌、吕秀莲、谢长廷等党内“天王”,陈水扁更是利用手中资源威逼利诱,逼其就范,严防“天王”打响“党内倒扁第一枪”,进而引发“弃扁保党”的骨牌效应。此外,陈水扁还改变策略,主动出击。倒…  相似文献   

11.
李立 《台声》2006,(12):26-28
陈水扁弊案连连,每过一关,阿扁总是露出得意的笑容,似乎老子天下第一,谁也耐何不了。真是不知死活,岂不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们不禁要问,陈水扁究竟还能笑多久?陈水扁的妻子吴淑珍遭起诉的“超级震撼弹”炸响之后,陈水扁一如前几次遇到“麻烦”时一样,用上电视“向人民说明”的方式,为自己和家人身涉弊案找出一大堆“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的“理由”,为自己划定的红线由原来“家人涉案就下台”、“直接拿钱就下台”,退到“一审有罪就下台”。其最终落脚点是“绝不主动下台”。绿营人士普遍认为,陈水扁不会主动辞职。因为一旦他下台,就…  相似文献   

12.
宝岛民生     
《台声》2006,(10):6-7
马英九倡导协商拼经济 亲民党称愿积极配合;台湾旺旺大幅削减岛内投资;台湾舆论谴责陈水扁恐吓司法、耍赖皮;岛内数十万民众高喊“阿扁下台”;马英九登广告支持倒扁 强调国民党不夺权;台湾民众抱怨大学乱收费;  相似文献   

13.
马淑静 《台声》2006,(5):35-35
陈水扁在“扁马会”上,有关经济方面的议题一律回避,只字不肯着墨。马英九主动提出应如何改善民生问题,阿扁只说了一句话:“要靠大家。”然后就起立送客了。宣传已久的“第二次经济发展会议”,雷声很大,雨落不下来,看来也是说说而已。第二次金融改革是陈水扁经济政策的重头戏。就在去年年底,“三合一”选举之前,阿扁还一再宣称要坚持进行“二次金改”,称这绝不是随便说说,谁抗拒谁就下台!当时的“行政院长”谢长廷十分紧张,诚惶诚恐地宣示他推动“二次金改”的决心,结果还是免不了下台的命运。“二次金改”的四大目标是陈水扁在2004年10月21…  相似文献   

14.
张逊 《黄埔》2006,(3):12-15
6月10日,台北上万名民众走上“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参加名为“全民上街,阿扁下台”的集会。这是继6月3日“全民呛扁,阿扁下台”集会后,第二次要求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下台的群众活动。几天之后,6月13日,要求罢免陈水扁案在台湾“立法院”正式启动程序。  相似文献   

15.
《时事资料手册》2006,(6):79-79
自施明德9月9日下午发起台湾“百万人反贪腐活动”以来,“倒扁”运动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16.
今年5月泛蓝推动“罢免案”以来,岛内民众反贪腐运动不断高涨。9月9日,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发动“百万人民反贪倒扁运动”,更把“倒扁”运动推向“不分蓝绿、全民参与”的新阶段,对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从目前形势看,陈水扁执政危机进一步加深,民进党三大选情形势更  相似文献   

17.
7月15日,亲绿学界发表声明,要求陈水扁下台,连署该声明的学界及社会知名人士约4200多人。不到两个星期,已经得到2万多人的签名支持。亲绿学者们长久以来就支持民进党,他们之间有很多人为早年的“民主运动”献身,受到迫害下狱多年。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历史学者杨碧川,他因“蓄意颠覆政府”罪坐牢7年,本是新潮流系创始人18飞鹰之一。这次也参与连署,他说:“看到陈水扁一家人吃香喝辣,还威胁台湾民众,不选我,你还能选谁的态度,这是我最无法忍受的。”“前辈付出那么多心力拼出来的成果,却被一个败家子就这样败光。阿扁还不自我检讨。不能以本土为…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0月10日,150多万人参加了台湾省台北市的“天下围攻”行动,将持续了几个月的“倒扁”运动再度推向了高潮,以贪腐为特色的陈水扁当局再次面临民众的怒吼与声讨。陈水扁自上台以来,民望不断走低,卷入的弊案却不断刷新纪录。最近一年,台湾岛内揭发出来的重大弊案几乎都与陈水扁及其家人或亲信有关。但在民众的怒海中漂泊的一叶“扁”舟却仍然负隅顽抗,拼死硬顶,不仅为台湾岛内民众所不齿,也成为历史的笑柄。重重弊案缠身这两年,可以说是台湾的“弊案年”。岛内政治围绕着弊案翻滚,民众也在弊案的不断曝光下对陈水扁当局几乎丧失了全部信…  相似文献   

19.
“倒季节”     
“倒季节”朱晓慧去年的11月下旬,我正在加拿大温哥华的卑诗大学访问。温哥华是个集原始森林、现代楼宇、咸海、清河、山川、平原、天堂般的气候、田园风光于一身的城市,当时时值初冬,但是在随后短短的半月里,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体会到“倒季节”──从初冬进盛夏,又...  相似文献   

20.
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给陈水扁写信,言辞恳切,声情并茂,但陈水扁置若罔闻。日前,施明德又发起“百万人民倒扁行动”,试图给陈水扁以最后一击,结果如何尚不可预料。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发表公开信,要求陈水扁下台。公开信长8页,以老革命同志的身份要求扁不要拖垮民进党,一时引起不小的回响,震撼政坛。施明德是台湾党外运动的先驱者,为“台独”理念坐牢多年,他在绿营中的辈份很高。施明德的性格一向被认为是感情丰富型,他这次也坦承自己是位革命温情主义者,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他还是被友情所牵绊,至今不肯苛责吴淑珍一句。但是写出这封信,代表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