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建构主义是二战后国际政治学界继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之后出现的第三个重要理论丰碑。在 建构主义的发展过程中, 温特对加强国际关系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起到了显著作用。传统建构主义的理论体系包 括:整体主义的方法论、理念主义的本体论、科学实在论的认识论。传统建构主义不仅是一种体系理论, 也是一种 身份政治理论、学习进化理论。传统建构主义对国际政治学产生的实际效果远未达到预期目标。传统建构主义在 本体论、认识论以及方法论等方面的缺失, 大大限制了它对传统国际政治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试论建构主义国关理论及其社会学渊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构主义是国际政治社会学的最新发展,主要是以社会理论来重读国际政治的理论努力,是在坚持观念本体论的同时适当汲取科学实在论和实证主义的-种综合性理论,它主张国际关系行为体、体系等都是社会构成的,是历史实践的产物.本文主要阐述建构主义的基本脉络,以及建构主义国关理论的社会学渊源.  相似文献   

3.
宗教学校是理解巴基斯坦社会思潮的关键因素,它不仅是伊斯兰社会的巴基斯坦最为重要的部门,也是巴基斯坦社会的一面"镜子"。"9·11"事件之后,西方将宗教学校与宗教极端主义和激进社会思想"孵化器"划上等号,这种标签化处理进一步加剧其负面功能发挥。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进程中,需要高度关注宗教学校迅速发展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避免掉入西方学术界制造的话语陷阱。本文认为,巴基斯坦宗教学校存在管理体制混乱、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经费来源的矛盾性和卷入宗教政治与教派纷争等问题,这不仅影响其宗教教育功能的发挥,也构成了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潜在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4.
"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外交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的,具有正义性、和平性、包容性、综合性和科学性。它反映了一个崛起的中国如何处理与外界关系的思想理念。"命运共同体"建设首先需要中国运用物质力量来推动,但它拒绝简单地被"国强必霸"的传统思维来分析和理解。运用西方既有主流理论范式来理解和分析"命运共同体"有其局限。中国外交需要中国思维和视角。过程建构主义是主流范式之外的中国理论创新,它可以赋予中国外交政策及"命运共同体"以新的解释。但过程建构主义仍是单一范式研究,而由于"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复杂、具体的问题导向研究,因此,借用分析折中主义,并纳入过程建构主义来分析和考察"命运共同体",可以发现,"命运共同体"既是一个经济、政治和安全秩序,也是一个观念秩序;利益共同体是它的基础,安全共同体是它的保障,共有知识的建构是其最高标准。共同安全是"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保障和战略目标,即它展示的和平发展战略凸显了中国尊重他者的合理安全诉求;合作共赢原则反映了在相互依赖程度不断深化的国际格局中合作安全的重要性;伙伴关系战略则展示了中国探索和实践"同盟安全"之外的新安全观的外交努力。  相似文献   

5.
宗教学校是理解巴基斯坦社会思潮的关键因素,它不仅是伊斯兰社会的巴基斯坦最为重要的部门,也是巴基斯坦社会的一面"镜子"。"9·11"事件之后,西方将宗教学校与宗教极端主义和激进社会思想"孵化器"划上等号,这种标签化处理进一步加剧其负面功能发挥。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进程中,需要高度关注宗教学校迅速发展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避免掉入西方学术界制造的话语陷阱。本文认为,巴基斯坦宗教学校存在管理体制混乱、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经费来源的矛盾性和卷入宗教政治与教派纷争等问题,这不仅影响其宗教教育功能的发挥,也构成了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潜在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6.
拉美贫困问题之我见白凤森贫困是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严重影响政治稳定的社会问题,因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内外学者就此进行了许多研究,写了不少文章。江时学同志在《拉丁美洲研究》1997年第2期上发...  相似文献   

7.
王俊生 《东北亚论坛》2013,(4):19-27,128
中美作为对朝鲜半岛局势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大国,两者没有实质性合作是包括朝核问题在内的朝鲜半岛问题久拖不决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中国为通过和平对话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和半岛的和平与稳定进行了持之以恒的努力。但由于朝鲜所要的安全保障与良好的国际环境只有美国能满足,没有美国的合作,中国的努力只能体现为劝和以及在危机爆发时"降温"。美国不仅推卸应承担的责任,渲染所谓的"中国责任论",甚至宣称中国对朝政策本身就是问题的一部分。背后的原因不仅在于半岛的适度紧张能服务于美国东北亚其他的广泛安排,而且也在于中美在半岛问题上的目标优先性、政策手段选择等方面的区别。从未来看,朝鲜期待的摆脱国际社会孤立彻底获得国家安全,以及发展经济解决民生问题获得更大政权安全,必须与中美合作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在体会与解决朝鲜关切的基础上,中美合作促使朝鲜"两利相权取其重"实现"弃核"并促使其调整经济,仍是解决问题之道。  相似文献   

8.
从建构主义角度看“东盟方式”的结构性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主义及其结构观 建构主义来源于西方批判社会理论,最早被广泛运用于西方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学者尼古拉斯·奥勒夫首次将"建构主义"一词引入国际关系理论研究领域.其后,建构主义的另一里程碑式人物亚历山大·温特于1997年、1999年分别发表了<国际政治中的认同和结构变化:国际关系理论中文化和认同的回归>和<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两部力作,尤其是后者被称为"是20世纪国际关系理论界最后一部重要著作",标志着建构主义视角被运用于国际关系研究已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9.
1983年阿根廷恢复民主体制之后,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成为影响社会安全的最主要因素,其中包括经济发展的不稳定、贫困加剧、贫富差距扩大和中产阶级的减少、失业、缺乏社会保障等。现阶段阿根廷面临的安全问题主要是社会治安的恶化和各种形式、不同原因导致的社会冲突。当前,阿根廷的社会治安恶化已不是一个仅仅关乎个人安危和个体安全的问题,它已经对整个社会环境和秩序以及国家形象产生了破坏,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恐慌。在各种社会冲突中,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过程中的物质利益冲突,不仅有可能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而且常给人以不安定、动荡,公共秩序混乱的主观感觉对社会安全威胁最大。虽然阿根廷政府在维护社会安全方面进行了种种努力,但社会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其主观原因在于政府对安全问题的认识还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控制"或"管制"模式,而且对社会冲突造成的安全问题重视不够。从客观来讲,缺乏以合作性为基础的多元参与、民主体制和政府的公信力下降、政府危机处理能力和冲突控制能力不足等因素制约了安全治理体系的形成和安全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文化以固有的社会属性,通过宗教礼仪形式参与并影响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对构建社会秩序和规范社会秩序的有序性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独特的社会参与功能.宗教文化构成了伊斯兰社会的主要元素,在穆斯林的宗教生活,以及世俗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宗教叩拜文化不仅是穆斯林的生活方式,而且是一种固定的社会生活秩序.从时间、空间到人间.社会上的一切几乎都是宗教的,伊斯兰社会形成了一种立体的宗教管理模式.礼拜的要素之一是人际连锁关系,宗教生活形成了一个"社会文化场",每个人都不能离开以"社会文化场"为中心的生活圈,且都是社会宗教活动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