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土地革命战争的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艰难曲折的十年,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段历史启示我们:中国的问题只能由中国人解决,要靠自己的力量,独立自主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解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必须正确对待探索中的错误,特别是要正确对待"左"的错误。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最有价值的观念,也是维护中国五千年历史没有中断的坚韧纽带.本文从发生学意义上阐释这一思想渊源和内涵,指出这一思想不仅在历史上推动了中华多元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而且在现实上对世界全球化的过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实践经验表明,中国道路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融入世界情怀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不仅具有中国特色,更具有世界意义。其中,中国道路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中国道路的可行性和彻底性、优越性和吸引性、开放性和包容性上。而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则在于,中国道路的成功不仅抨击了西方的"普世价值论",也驳斥了西方的"历史终结论",还纠正了西方的"文明冲突论"。总之,中国道路的开创和形成及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坚持与发展,不仅改变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为那些既不希望"脱钩了发展"又不希望"依附谁发展"的国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慎刑"观在中国法律史上源远流长,体现了传统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是古代先民博大精深人文情怀在法律生活中的一个生动体现。"慎刑"观与现代社会的政治文明在精神诉求上具有暗合性的一面。梳理、挖掘古代法律中的"慎刑"观对当代法治社会、政治文明社会具有重要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是对党的宗旨使命的高度概括,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有世界观意义的表述,是中国共产党在今天具有强大凝聚力、战斗力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思想基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十九大的主题,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政党制度的主体结构包括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宽泛的意义上民主党派也包括无党派人士,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在经验上则具有主次之分。在政治结构方面,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包括"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形式制度",两者密切联系在一起,又具有不同的涵义;"多党合作制度"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在功能结构方面,中共多党合作制度在决策功能上具有互补性,在监督功能上具有偏重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二者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一致性体现在指导思想上、品格风范上、历史使命上、根本宗旨上、队伍构成上。深刻理解"两个先锋队"的一致性,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党的性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上灯"主要以祭拜祖先、喝"灯酒"为活动内容,是江西省泰和县东塘村仍然实践着的宗族仪式。从"结构—功能"主义分析范式来看,"上灯"仪式对宗族认同的产生和维系具有重要作用,并再生产着村庄公共性。"上灯"仪式所产生的这些社会功能已经社会化在人们的"叶落归根"和集体行动等日常观念和行为中。在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村庄共同体面临解体的当代中国农村,保护和传承类似于"上灯"仪式这样的村庄传统文化资源,对乡村重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认识包括现代性内生于现代生产、现代性外化于工业化、理性是现代性的主要标志等,而当代中国的现代性与马克思主义现代性,在方法论意义上、时代性上、理论与实践方面均具有相通之处,马克思现代性思想是当今中国现代性建构的一把钥匙。在此基础上,中国现代性的发展有了自己的特色:坚持并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性价值导向,建立"五位一体"的现代性发展格局,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性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对刑法正当性的诘问——罪刑法定含义解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当代中国,如何解读"罪刑法定"这一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而要真正读懂这个语词,必须深入到它的理念世界.在这个语境下,罪刑法定是对刑法的正当性的诘问,这一问题是在刑法的价值化与刑法的科学化两条道路上展开的,达致的是刑法的理性化和人性化.从这个意义上讲,罪刑法定是市民刑法的本原.  相似文献   

11.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有其特定的内涵及内在逻辑,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承上启下的接续关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和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化,具有巨大的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中研究"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体现了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运用和发展,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黑子管理思想的人民性及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管理思想具有人民性的重要特点."人民性"具有两重含义一是"爱民";二是"利民".具体说,"人民性"在政治管理上主要表现为"兼爱"、"尚同"、"尚贤";在经济管理上主要表现为"强力"、"节用";在军事管理上主要表现为"非攻".他的管理思想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老子“无为”思想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构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无为而治"政治思想的基本原理源于他的"天道自然观".道的基本属性是"自然无为".在政治统治上,老子大力宣扬"愚民治国"的思想,认为社会应向自然纯朴的方向发展.政治文化是政治关系的心理的和精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干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总和.在构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过程中,老子的"无为"观对当代中国建构和谐、自由、民主宪政等的政治文化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最大的亮点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作出新概括,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写入党章作为全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书写"四个伟大"新篇章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宏观理路和体系架构,关键是从整体上把握其宏观逻辑,包括理念主题、根本目的、基本遵循、总体要求、总体方略、发展理念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要抓住"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深刻主题,深入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通过学习贯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党的坚强正确领导下,推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忧伤的中国与自卑的法学(笔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伴随着中国法学的逐步稳健发展,"中国法学自主性"问题逐渐进入了我们反思与检讨的视野。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法学的这一反思与检讨是严肃的、整体性的,更是认真的。探索"中国法学自主性"问题需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基本的问题,其一为如何看待今天的中国法学处境,其二为如何对待西方的法律知识,其三为如何对待中国传统的法律知识。在某种意义上,今天中国法学的处境类似于19世纪的德国法学和20世纪的日本法学,因此,当下我们对"中国法学的自主性"问题之反思与检讨自然也就具有了一种世界性的时代意义。本篇笔谈紧紧围绕着以上三个基本问题进行反思与检讨,就在我们反思与检讨的道路上,一种情感上的自卑乃至忧伤跃然于纸上,顿决定冠名为"忧伤的中国与自卑的法学",全篇共分为"自卑的中国法学"、"强势的西方法学"和"断裂的中国法学"三个主题。感谢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为我们提供了交流园地。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90年前发生的"五·四"运动具有两重意义:一是政治上的意义,它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二是文化上的意义.它是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思想文化启蒙运动."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为此,本刊特邀本院部分教师笔谈"五·四",总结历史,展望未来,以此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初,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提出了"各民主党派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新命题。以此为契机,再次深入探讨民主党派的性质,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给予民主党派以准确的定位,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重德行是中国吏治文化的精髓。我国自古以来就极为重视官吏的道德修养,这方面的古训浩如烟海,构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吏治文化。传统的道德修养,在道德自律上的结晶,主要在于"慎微"、"慎独"、"慎染"、"慎始"、"慎终",我们总称其为"五慎"。"五慎"对于提高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增强领导干部道德自律,至今仍不乏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亲亲相隐"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其背后隐藏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和良好的伦理道德,体现了我国礼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思想。时至今日,该项制度对当代中国法律进程也具有十分重大的借鉴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