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来西亚国营企业私营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莹 《东南亚》2003,(4):37-41
私营化是一些国家重组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1983年,马来西亚提出了国营企业私营化政策,成为私营化的先驱国之一。回顾2 0年来马来西亚政府对私营化政策的推行,对我们了解马来西亚的私营化问题有一定参考。一、马来西亚国营企业私营化的背景在独立初期马来西亚的经济基本上是自由放任的经济。马来人与华人之间由于存在着巨大的贫富差距,1969年5月两族群间爆发了大规模的民族冲突。面对这种情况,70年代初期,政府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 1970—1990年)。该政策以马来人优先政策为核心,其目标之一就是消除民族及地区间的差距,尤其是…  相似文献   

2.
2003年10月31日,阿卜杜拉·阿哈迈德·巴达维继马哈蒂尔接任马来西亚第五任总理,他一如既往地坚持国内外主要政策.在过去的一年里,巴达维努力去解决一些老大难问题,如金钱政治、官僚主义、效率低下和腐败问题,但这些问题仍存在.此外,他还竭力把自己的权威给伊斯兰教的中庸的表述带上烙印.无论是在国内问题还是国际问题上,巴达维的领导和前任总理一样坚决,但是他的领导风格更适合马来西亚国情.  相似文献   

3.
1969年5月13日吉隆坡种族冲突以来,什么力量支配着马来西亚的政治?有人认为执政党(即巫统)内部严重争权的矛盾是当前马来西亚政治的支配力量。巫统是执政党马华印联盟中占支配地位的伙伴,而马华印联盟包括马来民族统一机构(2)、马华公会、马来亚印度人大会党和联盟直接党员组织(ADMO)。马华印联盟的力量和统一取决于代表马来西亚两大种族集团,即巫统和马华公会。巫统是占支配地位的伙伴。  相似文献   

4.
第14届全国大选是马来西亚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执政60余年的巫统倒台,使马来西亚的政治生态焕然一新。这从表面上看是一马公司腐败案所致,但实际上是安瓦尔领导的烈火莫熄运动动摇了巫统的执政根基,而巫统自身又未能满足马来西亚民众日益多元的需求。希望联盟上台后,马来西亚政坛新人涌现,并首次出现了弱势总理,内阁和国会的党派竞争加剧,巫统作为反对党仍对政局发展有重要影响,这些都是马来西亚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变化。但毋庸置疑的是,马来西亚政坛的两大矛盾——马来人之间、马来人与华人的矛盾——没有变化。马来西亚外交在坚持以东盟为基石的同时,开始强调马来西亚优先,并积极发展与中、日两个大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分析1999年大选以来马来西亚华人政治的变化及其影响。本文指出 ,华人选票对政治的决定性影响是近年来马来西亚华人政治的重大突破 ,但政治突破并没有给华人带来相应的实质性权利 ,华人执政党在政府中的边缘地位没有改变 ,华人与马来人不同的法律地位也没有改变 ,华人反对党的政治影响则明显减弱。如何使华人地位的实质改变与华人政治发展同步 ,是马来西亚华人政治发展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宋效峰 《东南亚》2009,(2):22-26
政治稳定是马来西亚发展政策设计的出发点之一。在巫统一党独大条件下,马来西亚实行积极干预的发展政策,有力地介入经济及社会结构的重组。马来西亚土著的经济地位得到加强,中产阶级队伍不断扩大,客观上有利于政治稳定。但是,执政党(政府)权力与经济领域的界限不清,财富分配政策不尽合理,也造成了一些不利于政治稳定的结构性问题。马来西亚的情况对于很多现代化中国家都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来西亚的政治发展模式,既超出了西方学术界中传统学派(阿尔蒙德、阿普特等人)所认为的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只能是以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理念和民主政体为样板的单向度运动的断言,同时也超出了强大政府学派(亨廷顿等人)所认为的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应将政治秩序与政治稳定放在首位而将民主的价值理念放在较次要地位的设想。它这种政治发展模式是一种既强调稳定又谋求发展,既追求民主又树立权威,既融西方民主制度于本地化之中、又融马西政治制度于和谐发展之中的特有模式。这种模式既不希望因树立权威而牺牲民主,也不希望因实行民主而导致…  相似文献   

8.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的社会。独立50多年来,种族政治贯穿马来西亚历史发展始终,并常常在关键时刻左右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马来西亚的种族政治表现在马来人的政治特权、经济特权与文化特权。本文试以历史发展为线索,探析马来西亚种族政治及其构建和谐社会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9.
张月 《东南亚》2005,(4):11-16
战后东南亚的政治发展,经历了试行议会民主制、威权政制阶段之后,现在正处在转型期。马来西亚也不例外。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独立到1969年种族骚乱之前,马来亚联邦模仿英国实行温和的多党议会民主制;1969年种族骚乱之后,拉扎克上台,标志着马来西亚转向了“一种威权主义的政治形态”。①1990年“四六精神党”的成立,1991年的“新发展政策”和1993年修宪,意味着马来西亚开始了政治转型,在“以一党为核心的多党联盟主政”的基础上扩大民主。②马来西亚的政治转型属于温和改良型,即把政治改革严格限制在体制内进行,政治改革的进程和范围都在有效…  相似文献   

10.
马来西亚联邦(the Federation of Malaysia)成立于1963年9月16日,其前身为英国在东南亚以马来亚联合邦(the Federation of Malaya)为中心的殖民地。在它那面积为330000平方公里的领土上,居住着2200万左右的人口。马来西亚包含马来半岛和婆罗洲北部,它与泰国、文莱和印度尼西亚拥有共同的领土、领海分界线,与新加坡、菲律宾和越南拥有共  相似文献   

11.
12.
13.
马来西亚联邦位于东南亚中部,全国领土由不相连的马来半岛南半部(西马)与加里曼丹岛北部(东马)组成,面积共33.24万平方公里,两地间隔着浩瀚的南海水域,最远距离1500公里,最近距离750公里。西马北部与泰国接壤,南部与新加坡相邻,西部濒临马六甲海峡;东马南部与印尼接壤,北部中段与文莱相邻。海岸线全长4192公里。全国分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棕榈油以其丰富的营养、良好的保健作用和经济实惠的特点受到人们普遍欢迎.目前棕榈油成为产量仅次于豆油的世界第二大食用油,而其贸易量则位居世界首位.1998年,世界棕榈油的价格曾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为每吨马币2557林吉特(约合人民币8250元).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1997/1998年度棕榈油的生产量达831.51万吨,占世界棕榈油产量的49.25%.该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出口国.目前,棕榈油及其相关产品已出口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棕桐油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达到70%左右.印度是马来西亚原棕油的最大进口国,1998年进口量达96万吨.巴基斯坦进口84万吨,排名第二.早在70年代,中国就开始从马来西亚进  相似文献   

15.
16.
1970年,马哈蒂尔出版了《马来人的困境》, 引起广泛而激烈的论争。其实,马来西亚的华人也同样处在困境之中,台湾学者杨建成于1982年出版了题为《马来西亚华人的困境》之专著,从国内政治和种族关系的角度来探讨马国华人的困境与出路。据最新的统计数字,目前居住于马来西亚的华人总数达580多万,占该国总人口的25%左右,为海外华人第二大的聚居国。因此,如何在实证的基础上辅以相关的理论框架来分析马国华人的历史与社会变迁,是学术界主要的关注点之一。 马来西亚华人的困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其根源也是有所不同的,以往的…  相似文献   

17.
2007年的马来西亚国内政局,前期比较平静,后期出现两场大集会,对政府是一个考验,但对马来西亚总体政治形势没有造成太大的冲击;经济发展受到美国次贷等因素影响,出口和制造业增长缓慢,但服务业等其他经济部门仍保持较强增长,全年经济增长依然维持6%左右的水平;对外关系发展比较顺利,与大国的关系及与邻国的合作都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来西亚华人眼中的“马来西亚民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1991年2月28日,马来西亚的马哈蒂尔总理发表了2020年设想(以下简称“设想”),以作为30年后的国家目标。该设想提出在2020年之前将马来西亚建设成发达工业国,同时声称要建立一个由生存于种族团结、协调、公正的全面合作关系下的“马来西亚民  相似文献   

19.
前 言1997 年 7 月,以泰国为导火线,爆发了席卷亚洲各国的亚洲金融危机。众所周知,为了克服这场危机,与其他国家实施的所谓 IMF 型策略不同,马来西亚采取了当时被指责为逆时代潮流的资本管制措施。     资本管制不仅在马来西亚,在很多国家中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后来,人们说马来西亚的资本管制是经济小国不得已采取的防卫手段或者是一种选择,进而人们终于说它是恢复经济的成功范例。但为什么当初在采取这项措施时受到指责呢?这似乎并不单纯是逆时代潮流这么简单的原因。因为有许多人由于这一管制措施而蒙受了重大损失,而正是这些人…  相似文献   

20.
槟城是我们这次马来西亚之旅的第一站。下午4点多钟,飞机从香港起飞,降落滨城国际机场时,已是日暮时分。走出机场大厅,我蜡缩在开往酒店的大巴上,透过车窗,看着异国他乡的人和物在另一种时光隧道中静静地流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