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在习近平总书记"两岸一家亲"的论述中,强调两岸要将心比心、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两岸一家亲"的理念是对大陆几代领导集体长期对台政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融合了情、理、法,并兼顾到两岸政治现实的概念。在这一理念指引下,两岸必须也能够做到将心比心。两岸在"尊严"理解问题上存在落差,充分说明了将心比心的重要性。两岸应该在特殊历史经历、理解对方政治难处、尊重对方民意走向、尊重对方社会制度、理解民众心态差异等问题上将心比心。只有这样,才能够拉近两岸的心理距离,深化相互信任,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深化两岸合作提供了契机。依照"一带一路"战略的要求,结合两岸在能源领域的共同利益诉求,积极在能源领域展开合作,不仅保障两岸能源安全,还将为两岸实现宽领域、深层次的合作奠定基础。本文从两岸能源发展现状的对比出发,讨论了能源合作所能解决的地缘区域问题,分析了两岸加强资源勘探开发、技术合作研发、贸易市场拓展等具体合作路径的收益。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台湾与大陆将可进一步扩大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一起分享全球的商机。  相似文献   

3.
两岸社会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聚焦于两岸社会关系发展的现状与未来,首先从理论研究层面界定两岸社会关系和平发展的概念与内涵;以社会学学科与两岸关系的交叉研究为例,提出"两岸间社会"这一可能的分析框架;以台商研究为例,说明如何做微观层面的两岸社会关系和平发展研究。接着在对两岸社会关系和平发展功能与特征解析的基础上,剖析了两岸社会关系和平发展的现状,最后提出两岸社会关系和平发展的五条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美国对两岸问题的态度与政策是大陆对台政策面临的重要国际制约性因素。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及《与台湾关系法》构成了美国对台政策的四大支柱,在此基础上,美国以"战略模糊"为指导思想,通过"一个中国政策"在两岸之间进行"对冲/两面下注",试图维持现状,稳定海峡局势。通过对"和平解决"的强调,美国将台海问题的战略关注点放在"过程"而不是"结果"上。在两岸政策上,对于现状和稳定的追求仍是美国对台战略的核心目标,两岸和平发展的态势符合美国的总体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5.
郑东阳 《南风窗》2011,(18):26+28-29
目前还处于"两岸政治对话的前期准备阶段",两岸政治定位问题要留待条件成熟以后解决。急不得,但也等不得。在现有条件下,两岸学界应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6.
吴卫英 《法制博览》2013,(11):19-21
随着两岸关系由紧张走向缓和,两岸民商事往来不断加深,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频繁发生,两岸相互认可与执行民商事判决成为保障两岸人民合法权益之必要。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属于区际法律冲突。对于这一冲突的解决,应在对两岸相互认可与执行民商事判决现状的研究基础之上,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顺应两岸现实情况,寻求妥善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钟岷源 《南风窗》2008,(23):16-18
不要在意"台独势力"多么激烈地反对陈云林访台或者反对两岸的融合,而应在意用两岸的互信和共识化解彼此的"心结"和"疑虑"。令各界瞩目的大陆海协会长陈云林访台一事,终于有了定案。两岸两会的副会长级预备性磋商,10月27日在深圳的五洲宾馆结束,陈云林访台各项主要事宜已达成共识。11月3日至7日,一  相似文献   

8.
高层动态     
《南风窗》2009,(12)
胡锦涛:两岸"欲穷千里目,更上—层楼"胡锦涛5月26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的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吴伯雄透露,胡总书记认为两岸经济合作协议对两岸经济和人民都有利,希望下半年就开始研商,期待明年可以成功。引人注目的是,吴伯雄在记者会上说:"我认为将来两党领导人一年左右见一次是很自然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新闻盘点     
《工会博览》2005,(10):8-9
胡锦涛和连战举行会谈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京举行正式会谈。胡锦涛强调,为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两岸同胞的福祉,基于认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立场,共同致力于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  相似文献   

10.
<正>编者按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出现了历史性转折,呈现出和平发展新局面。两岸双方在"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建立了政治互信,循着"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发展路径,两岸通过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协商谈判,签署了16项协议,达成了1项共识,可以说在短短4年时间里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特别是"三通"的实现和《两岸经  相似文献   

11.
两岸签署经济合作协议,真正的障碍,恐怕还是在于两岸民众间的缺乏沟通和理解。2009年全国"两会"总理记者招待会,台湾中央社记者关心的是眼下最热的"两岸经济合作协议"议题,并引发了67岁的温家宝总理一番"走不动就是爬我也愿意去(台湾)"的"温情攻势",一时远播海内外。  相似文献   

12.
情感模式主导了人类的行为,并且决定其行为的观念,文化基因遗传的关键就在于情感模式的精确复制。通过对两岸中国人进行文化基因检测后发现,在亲属关系场域的人、物、价值理念中,两岸民众仍然投入了浓厚的感情,情感模式表现出同一性。当局因政治需要进行宣传的内容,是情感模式的差异所在,属于文化基因的不同变异,已成为现今两岸之间矛盾的根源。应当舍弃"组织体"侧面,以"文明体"来解决两岸问题,促进交往,使两岸民众在血缘上、情感上相互融合,成为彼此维持心理社会均衡方式中的一部分。目前,以"恋家者"来描述中国人维持心理社会均衡的特点仍是合适的。这个文化基因的检测工作,也验证了许烺光的心理社会均衡理论。  相似文献   

13.
林劲 《台湾研究》2016,(4):10-22
2008年蔡英文首次就任民进党主席到2014年5月第三次担任党主席,以至成为2016年"总统"候选人并且当选,直到就职,其两岸政策主张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本文以2014年5月为界线分成两个时期,梳理及论述蔡英文的两岸政策主张及其变化,揭示具体的背景和原因,并且对其"5.20"就职演说的两岸政策部分作一初步分析,借以作为考察其主政之后两岸政策走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台湾认同是两岸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没有必要将其过分拔高乃至"迷思化",进而对两岸的和平统一过度悲观。尽管自认为是台湾人的比例大幅上升,但是关于统独的政策偏好相当稳定,大部分台湾人在攸关两岸未来的问题上还是比较务实中庸的。认同和民意似乎并没有对台湾当局一些重大的两岸政策产生决定性影响。"太阳花"学运和"九合一"选举国民党惨败的原因多重、复杂,并不意味着台湾认同的激进化或者对两岸交流的完全拒绝。  相似文献   

15.
陈统奎 《南风窗》2008,(9):14-16
"各位预期的两岸春暖花开,很快就可以实现。"4月13日中午,博鳌金海岸大酒店,在与南方各地50多位台商协会会长餐叙时,萧万长先生向大家报告此前一天举行的"胡萧会"成果,他说,两岸关系正常化后,要展开资金、人才、管理等双向交流,务实而开放。"坦诚、友善、融洽"的"胡萧会"是1949年以来两岸层级最高的直接接触,外电  相似文献   

16.
叶竹盛 《南风窗》2012,(26):41-41
颁奖词:好的政治拉近人心,增加交流,促进公共利益;不好的政治制造隔阂,引起纷争,导致重重苦难。已经正式卸任的台湾前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为了两岸经济融合,任劳任怨,不避"任谤",实现了"大三通"和全面推进两岸经贸合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2014,(1)
<正>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逐步推进,现阶段多个人民币离岸市场正在趋于一体化,票面成本相差无几。作为首批赴台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的大陆企业,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四家大型银行的香港分行分别发行的"宝岛债",2013年12月10日在台湾证券柜台买卖中心同步挂牌交易,合计金额为67亿元人民币。发行"宝岛债"是两岸经贸融合的进一步发展。既有助于扩大岛内"宝岛债"市场规模,为台湾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也为陆企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有助于其改善负债结构,同时也有利于两岸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被视为两岸金融合作新的里程碑。发行备受热捧"宝岛债"是大陆与台湾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启动以后在台发行的人民币计价债券。2013年3月中国信托商业银行发行首单期限3年"宝岛债",此后陆续  相似文献   

18.
陈统奎 《南风窗》2010,(10):21-23
<正>两岸之间,今天最缺乏的就是基层民众的互信。4月25日下午,台湾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双英辩论会",执政的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和在野的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台湾公共电视台就两岸签署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进行辩论。马英九强调签的急迫性及重要性,"签了会打通经贸任督二脉,  相似文献   

19.
赵念渝 《国际展望》2013,(5):137-141
2013年6月15日,上海市台湾研究会、上海市日本学会、上海市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共同举办的"两岸海洋合作前景"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召开。市社联党组书记沈国明、市台办副主任李雷鸣等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两岸的近40名海洋问题与两岸关系学者出席会议,围绕东海和南海  相似文献   

20.
钟岷源 《南风窗》2010,(6):29-31
针对两岸签署ECFA将"严重冲击"台湾农业之疑,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福建过程中对台喊话,亲自阐明ECFA不会"肥了大陆,瘦了台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