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民俗学中的死亡文化日本人的生死观与丧葬礼仪[日]山折哲雄/著熊淑娥/译2015年2月/33.00元日语"死生观"的表述将死用在生的前面,言外之意是"接受死亡即是向生,生即是对死的觉悟。"日本人自古以来是如何认识"死亡"的?本书追溯日本人遗骨崇拜的源流,通过对死亡与丧葬礼仪的结构进行分析——其中不乏天皇的事例,揭示了日本人生死观的特色。此外,作者对天皇生理性死亡与社会性死亡差异的考察也为王权及其继承的视角增添了新意。  相似文献   

2.
本文的目的在于考察韩国人生礼仪的东亚普遍性和固有性。分析的基础是东亚儒教文化圈,因而儒教式冠婚丧祭就是人生礼仪的普遍性。因为普遍性和固有性是相对的,站在西方的立场上看,东亚的普遍性也可以是固有性,也可能变做相反的逻辑。韩国人生礼仪的东亚普遍性和东亚其他民族、国家一样,都在于接受冠丧祭的传统。在韩国人生礼仪的固有性方面,首先是东亚儒教式冠婚丧祭的态保存最为完整。其次是根据韩国固有的文化对儒教式人生礼仪进行改造。婚形最后是固有信仰和儒教式冠婚丧祭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3.
日本吸收中国文化养分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文化核心"礼"的内容也随着文化交流浪潮大量涌入日本。文章通过探讨日本传统礼仪中中国经典礼仪思想及礼仪行为的吸收情况,考察中国对日本传统礼仪的影响作用。首先探讨日本吸收中国礼仪文化的历史轨迹,以期明确中国对日本传统礼仪产生影响的宏观历程,进而使用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考察经典礼仪书中日本吸收中国礼仪思想和礼仪行为两个方面的论证加以论述,得出了日本传统礼仪在礼仪源流、礼仪理论、礼仪实践三个方面均受中华礼仪深刻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法国礼仪是西方礼仪的重要代表 ,十七和十八世纪被誉为“欧洲高雅礼仪的中心”。法国礼仪在历史上经历过波澜起伏。骑士文化 ,文艺复兴 ,沙龙文化 ,法国大革命等 ,无一不与礼仪的变革有关。今天 ,传统的礼仪形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但它仍然以新的精神和形式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蒲志鸿 《法国研究》2001,(2):99-107
法国礼仪是西方礼仪的重要代表,十七和十八世纪被誉为"欧洲高雅礼仪的中心".法国礼仪在历史上经历过波澜起伏.骑士文化,文艺复兴,沙龙文化,法国大革命等,无一不与礼仪的变革有关.今天,传统的礼仪形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但它仍然以新的精神和形式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布朗肖认为,西方哲学史上一切有关死亡的哲学话语事实上都是对死亡的篡改,将死亡简化成积极的那一面,即与主体相关的那一面,而真正的死亡却从未被思考过。在现代哲学的语境之内,死亡更是被纳入了主体性的权利范围之内,尤其是作为死亡的一种极端形式的自杀,成了这种主体性的死亡观膨胀的极致。而布朗肖通过分析自杀中存在的两重悖论,而实现对自杀的解构,从而也使主体性的死亡观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7.
作为行为和处世的方式 ,礼仪存在于生活的各个层面。它在人类社会里有共性的一面 ,也因国家、文化的不同而各有所异。本文借鉴西方理论探讨礼仪在法国社会里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于欣 《当代韩国》2012,(1):81-91
朝鲜朝妓女诗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过的是迎来送往的生活,周围的人不免充满流动、不确定性,因此她们的诗歌大多是与处于主流文化的仕宦文人唱和而来。唱和本身就是交流,这种唱和一方面使她们掌握了更多的对话机会,另一方面在当时的朝鲜也是一种社交礼仪,以诗作为对话的工具,是这些妓女诗人不得不的选择,她们写诗不是为了炫才,而主要在于表情,是期待着对方对自己的这份表白的回应,所以她们的诗直接生动,努力发挥着诗的对话功能。  相似文献   

9.
文章旨在提出一个分析理解传统东亚秩序的礼治框架。通过对各个相关学科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文章将"礼"的概念引入国际关系研究中,并指出,传统东亚秩序礼治的统合性原则规范是所谓"天下礼"。通过中央国家的推行,天下礼得以普遍实施,传统东亚秩序因此得以有序运转、平稳发展。礼治的理想状态是"礼秩",作者将其抽象为"4Li稳定模型",该模型展示了理(天下礼的基本原则)、力(权力资源运用的礼仪逻辑)和利(礼仪化的国际制度)如何在礼治框架下实现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0.
天主教在传入越南的初期是与其传统文化相冲突的,但是后来却显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并在信仰和礼仪层面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越南天主教。天主教与越南传统文化融合是与天主教在全球的广泛传播、越南宗教文化的包容性、宗教界人士的积极推动分不开的。这种融合现象充分说明了不同文化之间是可以和谐共生、共存共荣的。  相似文献   

11.
殷瑜 《德国研究》2008,23(2):70-74
人们从布莱希特的部分著作中时常能发现布莱希特潜心研究孔子学说留下的痕迹:他赞赏孔子的教育天才,但是对其“礼仪教化”学说是持怀疑态度的;而孔子用“正名”重新评判历史的手段则启发了布莱希特如何在纳粹统治的黑暗年代去传播真理。  相似文献   

12.
陈蕊 《法国研究》2012,(2):7-12
作为法国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和代表作家,阿尔贝.力口缪在其戏剧作品《误会》(Le Malentendu,1944)中注入了对生存意义和死亡本质的思考。加缪的死亡观之形成,不仅与作家的个体经验和感悟有关,同时也反映了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以及西方文明“直面死亡”的传统。本文试对《误会》中的死亡主题加以探讨,从而进一步揭示加缪的存在主义哲学观——“荒诞”与“反抗”。  相似文献   

13.
人们从布莱希特的部分著作中时常能发现布莱希特潜心研究孔子学说留下的痕迹:他赞赏孔子的教育天才,但是对其"礼仪教化"学说是持怀疑态度的;而孔子用"正名"重新评判历史的手段则启发了布莱希特如何在纳粹统治的黑暗年代去传播真理.  相似文献   

14.
我经常听到来到韩国的外国留学生就韩国人“既神奇又奇怪”的行动而提出疑问。这些疑问尽管有时会令人感到惶恐,但同时也有很多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我把自己认识的外国留学生的提问和因特网上的提问收集起来,一共挑选了74个问题。在挑选中,并没有特别考虑问题的数量,也没有向某一方面倾斜,只是尽可能广泛地挑选与韩国文化有关的问题。具体内容是韩国人的本性、习惯、礼仪和传统意识、礼节、接入待物与行为方式、语言和价值观、宗教与民俗、饮食文化、居住文化、娱乐文化、大众文化以及此外的生活文化等。限制篇幅的要求,本文只选择了其中的11个提问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七日谈     
《新民周刊》2023,(13):36-36
壹这将加剧本案几乎已经像马戏团一样的气氛,并且有损诉讼程序和法庭的尊严及礼仪。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即将接受法院关于其“封口费”一案的传讯。近日,其律师敦促法官在庭审期间不允许进行录像或报道。  相似文献   

16.
任蕙兰 《新民周刊》2013,(13):30-34
女人们又在捡回失去的女性特质。研究"剩女"现象的学者们呼吁:优秀与成功不应该是让女人失去女性特质的理由。在一堂"淑媛精修课"上,姑娘们正在用刀叉艰难地对付盘子里的橘子。瑞雅礼仪培训的创始人何佩嵘(Sara Ho)演示如何优雅地切橘子。她先用刀将橘子的一端切平,让橘子"站稳"在桌子上。  相似文献   

17.
越南饮食俗语内容丰富,教益性强。文章拟从其中蕴涵的越民族传统民俗礼仪、道德文化及其体现的文化传承、社会教化功能做一探讨,旨在在进一步学习越南俗语和加深对越南传统文化理解的基础上,促进跨文化的学习与交流。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安东就是崇尚学术和礼仪的儒乡。作为礼仪之地,仍保存着许多传统文化古迹。 安东是一座有着近2000年历史的城市。早在三国(新罗、百济、高句丽)时代的公元前57年,安东即成为新罗附属国,称昌宁国。公元80年左右,属新罗古陀耶郡。在统一新罗时期,景德王十六年为古昌郡。在高丽太祖时升为安东府。明宗时(1171年)称为安东都护府,神宗时(1198年)称为安东大都护府。忠烈王时(1308年)改为福州牧。到恭愍王时(1361年)又改称安东大都护府。在朝鲜朝时期,世祖在位时设镇、兵马节度使。高宗时(1895年)作为管察府统辖北部16个郡,1896年成为安东郡。到了近现代,1931年实行邑面制时,该地为安东邑。1963年1月1日,安东邑升为安东市。1974  相似文献   

19.
现代文明已在国国相隔的疆界内外产生雷同的效果:全世界的城市、工厂和大学都相差无几。从日本到英国,从美国到联邦德国,大学生刚刚摆脱十九世纪的种种行头和礼仪,变得整齐而划一了。对应邀出国讲学的法国教师而言,感触最深的首先便是:各  相似文献   

20.
另类礼仪课     
金姬 《新民周刊》2013,(13):35-39
"拎名牌包不是问题,但是元媛不该拎鳄鱼皮包,那不环保,具备公民意识是做一名名媛的基本条件。"他们是名门之后,游历海外,他们把现阶段的事业中心放到了中国内地,一个以美食为"噱头"给大家培训商务礼仪,一个以舞会为载体每年推出一场沉浸艺术(Immersive Art)秀。那些礼仪学校总结的条条框框,都是他们从小在家耳濡目染并渗入骨髓的东西。在他们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