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价值取向的不同,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规则可以分为实体真实型和程序正当型两类。以此为理论框架分析现有的相关证据规则,我们发现存在一些缺陷。基于此,本文提出建立我国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规则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论冲突规范的任意性适用——以民事诉讼程序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冲突规范的任意性适用,是指在涉外民商事案件的审理中,只有在至少一方当事人提出请求时,法院才会适用冲突规范及其可能指向的外国法。以民事诉讼程序为观察视角,当事人对诉讼资料的控制权和法律适用的参与权,成为冲突规范任意性适用的重要法律依据。在个人可以自由处分权利的法律关系领域,当事人有权在适用冲突规范及其指向的外国法可能带来的实体利益与遭受的程序不利益之间进行衡量,自行作出是否适用冲突规范的决定。  相似文献   

3.
WTO规则的法解释学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青阳 《现代法学》2003,25(5):88-92
WTO规则需要解释,WTO的部长级会议、总理事会以及争端解决机构中的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均是WTO规则的法定解释主体,享有法定解释权。根据WTO有关协定的规定和争端解决机构的具体实践,WTO规则的法律解释方法主要有文义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和法意解释等四种。  相似文献   

4.
王红建 《河北法学》2021,39(1):101-111
法不溯及既往作为法的重要原则由来已久,但该原则也存在一些例外。根据美国宪法上正当程序的要求,禁止行政机关在公众不知情的情况下适用溯及既往的规则。从美国的司法实践看,允许行政机关在国会明确授权的情形下制定溯及既往的行政规则。甚至,有时在国会授权不甚明确的情况下也允许行政规则的溯及既往。行政机关制定溯及既往的行政规则不能损害公众的重要权利,且必须符合国会的立法意图。同时,非立法性规则和程序性规则不受溯及既往原则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防止冤假错案,维护程序公正,实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制定,可谓任重道远。无疑,法律的颁布不等于实施。除了刑事法官的价值观念、法律思维、职业习惯的主观因素影响及刑事司法实践的客观因素作用,作为价值性冲突规范,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解、适用仍有其难处。本文以庭审阶段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规制为切入点,拟从法解释学的角度,结合本土刑事司法实践特征,以求进一步明晰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运用,从而更为有效地实施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6.
WTO环境规则与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完善及创新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沈木珠 《法律科学》2003,1(4):104-116
在当前我国投资与贸易得到了迅猛发展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严重破坏。按照WTO可持续发展目标,正确处理贸易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我国现行若干环境法律制度尚且存在种种问题,需要在研究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环境立法与司法判例的基础上予以完善:改革与建立环境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改排污费制度为排污征税制度;完善与创新环境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7.
环境权的概念、属性--张力维度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环境权具有生态性权利、经济性权利和精神性权利三性一体的属性.其内容包括程序性权利和实体性权利.  相似文献   

8.
"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一种后现代主义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文忠 《河北法学》2005,23(5):86-91
如何坚持法律的正义准则、确定司法过程中的法律价值准则是司法改革的中心问题.法律的实体正义正被解构和反思,人们开始思考行动中的法律正义,关注程序正义.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家试图从现象学或者语言学等不同的角度找到一条立足于程序正义的出路,但是由于程序本身的微观性、个体化,寻找程序正义本身的道路必然是漫长的.  相似文献   

9.
程序正义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序正义是一种法律理念 ,即任何法律决定必须经过正当的程序 ,而这种程序的正当性体现为特定的主体根据法律规定和法律授权所作出的与程序有关的行为。程序正义的标准最值得注意的是程序规范的严格遵守和主体评价两个方面。既不能以实体的正义作为参照去评判程序的正义 ,也不能以程序的正义作为基准去决定实体的正义 ,实质正义才是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尹宁  潘星容 《政法学刊》2009,26(6):52-56
实现公正是法哲学的核心问题。在我国推进法治建设的今天,尤其是目前正处在转型时期,各种利益纠缠在一起,在这样一个价值观剧烈冲突、客观标准剧烈变动,对于实体是否公正不好判断的情况下,程序上的公正就尤为重要了。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发生冲突时,应有正确的价值选择以期实现司法公正,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  相似文献   

11.
WTO框架下的“环境例外”措施及其适用规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英  别涛 《现代法学》2003,25(5):93-99
本文分析了国际贸易规则与环境例外措施的相互关系,讨论了环境例外措施的主要内容,总结了适用环境例外措施的基本规则,并评析了中国实施环境例外措施的法律基础和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2.
袁泉 《河北法学》2004,22(7):57-61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有数年。但WTO规则究竟应怎样在我国国内予以适用与实施的问题,至今为止,理论界尚无定谳,立法上更无统一、明确的规定,最近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亦未提及。不过,在这一问题上,该组织其他成员方在立法与实践中的诸多做法,将无疑为我国立法机关和司法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李威 《北方法学》2012,6(4):131-139
京都碳贸易机制的发展越发显现出与世贸组织涵盖协定的议题交叉。界定碳信用单位的交易属于"货物"抑或"服务"贸易,可以明确其不属于GATT管辖的产品范畴。作为服务贸易的碳贸易机制与GATS的原则规则存在着广泛的议题交叉,需要择机将碳贸易机制纳入世贸组织贸易与环境议程,促使气候与贸易的国际法规则的体系协调。  相似文献   

14.
WTO规则下完善我国反倾销立法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TO反倾销规则为各成员的反倾销立法提供了基本框架 ,我国有义务保证本国的立法与其一致。本文揭示我国在反倾销立法上的改进和仍存在的不足 ,并对入世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反倾销立法提出建议。认为完善反倾销立法 ,不能只是对原条例的简单修补 ,而应在更新立法理念的前提下 ,由最高立法机关制定既符合WTO反倾销规则又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反倾销法律。  相似文献   

15.
刘树桥 《政法学刊》2003,20(4):37-38
我国作为WTO的正式成员,涉及经济和法律等诸多方面要和国际接轨。因此如何摆正我国在经济世界中的位置是至关重要的。我国应充分享有组织成员国应享有的权利,并承担应承担的义务。同时,鉴于我国的诸多领域与WTO规则不一致,所以要在充分维护我国利益的基础上,对国内的一些规则作出调整,特别是对经济体制和法律制度作出调整。此外,针对涉外经济纠纷,我国要以自己的基本法律制度为依据,而不能直接运用WTO规则。  相似文献   

16.
中美两国司法理念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五个方面对中美两国的司法理念进行了比较。美国的司法制度体现了程序公正优于实体公正、普遍正义优于个案正义、法律真实优于客观真实、法律调整优于调整法律、服从法律而非服从民意的司法理念。而中国的司法理念在这五个方面与美国的司法理念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17.
在今年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WSSD)上 ,有一场激烈的争论使我难以忘怀。作为这场争论的参与者 ,我感到有责任将其记录下来 ,并希望引起学界同仁的共同思考。2 0 0 2年 9月 1日夜 ,WSSD部长级会议正就《首脑会议实施计划》中尚未达成协议的残留问题加紧谈判。这是部长们又一次讨论第九章“执行手段”关于贸易、环境和发展相互关系的段落。其开头语如下 :“……继续加强贸易、环境与发展的相互支持 ,同时确保WTO(规则 )的一致性 ,以便实现可持续发展……”瑞士、挪威、一些小岛国家的代表再次强烈要求将“同时确保WTO(规则…  相似文献   

18.
尽管WTO法没有明确规定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可适用法律的范围,但是在WTO争端解决中,直接适用非WTO国际法规则仍缺乏充分的法理依据。适用于WTO成员方之间经济关系的法律并不当然构成WTO争端解决中可适用法律的一部分。DSU的有关条款,比如第7条和第11条,也排除了直接适用其他国际法规则的可能性。DSU第7条限定专家组行使职权时必须适用WTO涵盖协定的有关规定,而DSU第11条仅提到客观评估"有关涵盖协定的适用性",从而排除了非WTO国际法规则的"适用性"。在WTO争端解决中,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未被授权直接适用非WTO国际法规则,但可以将其作为解释WTO涵盖协定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9.
WTO规则下跨国公司行为规制方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瑞萍 《现代法学》2005,27(3):168-174
主权国家与跨国公司是影响当今社会的两大力量,其权力行使互为消长。WTO在为其成员国家设定义务、限制其管理权的同时,却没有对跨国公司的行为进行规制。国际社会一直在寻求对跨国公司行为进行统一的法律调整,但由于各国利益上的差异,在短期内很难出现具有约束力的国际统一立法。跨国公司行为的规制基本上依靠国内法进行。但由于东道国政府行为是受到WTO规则的限制的,因而,其权力的行使只能是在法定的框架下进行并受到严格的约束,东道国对跨国公司行为的管制方式需要从硬性的限制转向刚柔相济,更具有弹性的方式上来。  相似文献   

20.
陈婉玲 《现代法学》2007,29(6):49-55
政府干预经济的立法理念受到一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特征的影响,从直接的微观规制到宏观调控的不断加强体现了立法理念追随制度变迁的轨迹。在世界经济日趋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干预的经济立法理念也表现出从单一干预到微观规制和宏观调控的辩证统一发展趋势。新时期中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关键是尽快提升法律手段干预经济的地位和比例,力求对宏观经济从行政调控到法律调控的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