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色彩观念直接体现着人们的审美情趣。民族传统文化观念中的色彩观念。民族崇尚什么颜色和民族的传统文化心理直接相关。色彩文化心理源于民族的图腾崇拜和生产、生活习俗。色彩观念与传统文化心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发展民族旅游业 ,必须考虑游客的审美情趣 ,要针对客源的不同审美情趣 ,开发旅游项目。同时 ,要挖掘出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审美情趣 ,体现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工作者缺乏美学修养,其消极后果是显而易见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加强美学修养是理所当然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从加强马克恩主义理论修养、培养健康高尚审美情趣和审美心理等方面不断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  相似文献   

4.
气质之美     
质朴率真——有这种气质的人,他们质朴无华,并非滞留于外表,而深植于内心,即使冶容与美服,也掩不住他们内心的纯朴.高雅端庄——气质真正高雅的人,心理上必是自信、自重的,高雅气质有赖于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的网络审美比传统审美活动更加普遍化,网络审美成为其生活、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发现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审美注意力、审美感知、审美情趣、审美体验和审美行为有其独有的特征。同时,本文还从精神分析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出发,分析了大学生的网络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6.
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在翻译交流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各种各样源于文化的干扰和制约因素。本文从译者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三方面论述了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和制约,意在揭示翻译活动的一些内在活动规律并阐明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读者心理是翻译研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翻译过程的跨文化心理模式决定了翻译过程是译者追求同等读者反映的过程,为达到这一目的,应该特别重视读者的心理特点并采取相应的策略,使译作在目的语文化中达到同等的读者反映,从而完成文化交流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广告英语作为一种应用语言,在翻译广告时,应根据其在遣词造句以及修辞上的不同特点,采用灵活的译法,译成符合目的语读者社会文化和审美习惯的广告,以发挥广告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代青年的审美情趣和理念呈现出个性化和开放化、感性化和行为化、流行化和与世俗化的趋向。当代青年的艺术审美体验出现的缺陷,应在切实加强学校以艺术教育工作、引导青年摆脱娱乐文化的低俗情调、提升网络的审美文化价值诸方面做细致的工作,以提高青年的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10.
孙红霞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3):126+134-126,134
人物形象设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贯穿于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交际等各个环节,成为人们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人物形象设计作为一种实用性的艺术形态,其主要功能是重现美感经验,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位,在捕捉设计作品美感之余,更注重设计的实用性与美感的相互关系。本文阐述了人物形象设计与审美的内涵、特点,着重分析了审美与人物形象设计的关系,这对设计作品是否能成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文明演进史中,龙的形象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约到繁冗、由质朴到华丽、由简陋到充实的生命过程。因此,中华龙文化所注重传递的是一种造福人类、认祖归宗、团结凝聚、豪迈行进、天人和谐的精神。可以说,中华龙文化精神温雅畅融、亘古悠远、醇厚恬适、愉悦性灵并始终蕴藉着意味隽永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2.
军队政治干部审美人格是军队的政治原则、道德规范、法纪观念、审美情趣在军队政治干部个体意识和心理品质中的集中反映。它的塑造需要社会教育、军营文化和自我教育以及自我审美实践活动的相互结合而共同完成。它的培育可以通过以下四个途径实现:一是人格主体性的形成是培育军队政治干部审美人格的前提;二是创设适宜的环境是培育军队政治干部审美人格的基础;三是提高自身素质是培育军队政治干部审美人格的保证;四是进行审美教育是培育军队政治干部审美人格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3.
"文化诗学"与"审美诗学"是两种迥然不同的研究路径。从某种意义上说,前者正是对后者的反拨。如果说审美诗学是"现代性"语境的研究方法,那么文化诗学无疑属于后现代语境。文化诗学这一研究路径的出现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的三大转向密切相关,可以说它最有代表性地体现了这种转向。在操作层面上,迄今为止,我们所说的文化诗学大体有三种研究模式:"主体——文化心理研究模式"、"语境化综合研究模式"、"政治的或意识形态的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学习 ,伴随着科学文化知识的接受和吸收 ,可渗透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受到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教育和感染。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末,中国社会文化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转向,大众文化的流行颠履了经典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时尚文化、消费文化、快餐文化、娱乐文化对青少年的闲暇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开展闲暇教育,成为一个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课题.  相似文献   

16.
李明 《工会论坛》2006,12(2):128-128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心理功能。想象在审美判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需要从丰富生活积累、正确把握审美对象特征、增强记忆力入手。  相似文献   

17.
武术源于人类真实的格斗技能,是一种本能而又野蛮的身体搏击与对抗。但中国传统武术在中华人文理想和审美情趣的长期浸染下呈现出别样的面貌,蕴藏浓郁的和平文化因子,体现出儒家重"道德",尚"中庸";道家"法自然",崇"无争";墨家主"兼爱",讲"非攻"等思想精髓与文化取向。太极拳在中国传统武术中独树一帜,注重内外兼修、整体修炼,是中国和平文化的身体诠释与技艺表达,并可以引导当代社会的人们追求一种内外和谐、身心和谐、天人和谐的诗意人生。  相似文献   

18.
大学语文教材中古文占有较大比重,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体味中国文学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情趣,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文化赋予了动物词汇相应的文化内涵,来表达人们的情感。但不同的社会背景、文化心理、价值取向使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英汉两种语言的翻译中,应该注意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英语习语的常用翻译法及其理论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了直译、借用和意译三种最基本、最常用的英语习语的翻译法。每一种语言都具有自己的强烈的文化色彩、地域色彩、民族色彩和宗教色彩。这就要求翻译工作者必须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深刻理解源语文化的内涵,明白两种文化的生存差异,了解两种文化的相容之处。合理、恰当、灵活地运用各种翻译法,把翻译工作做好。任何一部优秀译作,无不是多种翻译方法综合运用的完美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