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太祖赵匡胤的宰相赵普,为人刚正不阿,办事刚毅果断,在用人上更是坚持唯才是举,不因皇帝的好恶而放弃任人唯贤的标准。 有一次,赵普向赵匡胤提出任用某人为官,未得准许。第二天上朝,赵普又把那份奏章捧了上去,赵匡胤还是不同意。第三天,赵匡胤接过赵普的奏章一看,还是前天那件事,不由大怒,把奏章一撕,扔在地上。赵普却不生气,慢慢拣起奏章,糊好又捧了上去。赵匡胤恍然大悟,赵普是忠诚为国荐贤啊,即降诏任用那人为官。以后,那位官员在任职中显示了非凡的才能。 还有一次,有一位军官立了军功,按规定应该升官奖励。于是,赵普就向赵匡  相似文献   

2.
王国平  郭燕 《求索》2008,(10):158-160
本文从国际传媒业资本现代构成的多元性与现代生机入手,论证了国际传媒业资本对中国传媒的潋艳之围,阐述了中国传媒在国际传媒业资本重力波冲击下自身的涅槃和雨后的阳光。国际传媒业资本进入中国传媒业是中国市场经济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奏章,随着这个奏章的演义和一些有关新规制的研发,中国的传媒业会更加走稳走好。  相似文献   

3.
宋人洪迈作的短文《汉唐置邮》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汉朝大将赵充国,在金城(兰州)驻防时,给皇帝写了一道奏章。从金城到长安,来往行程近三千里,转呈中间,还要经过公卿、议臣等好多道手,但从他发出奏本至接到批复,总共只用了七天时间!当年既没有汽车、火车、飞机,也没电话、电报,办事何以神速?那是因为从送奏本的人到中途各个关口的官吏、转呈奏章的官员以至皇帝都懂得,国事重,边事紧,因而都费尽心机、争分夺秒办这件事的缘故。  相似文献   

4.
《现代领导》2014,(12):46-47
史上最强帝王唐太宗曾经缔造了史上最强帝国,这与他知人善用有很大的关系。出身贫寒的马周,从一个四处碰壁的打工青年,一步步成长为大唐的宰相,与唐太宗的赏识完全分不开。当然为了感念知遇之恩,马周也亲手烧掉了自己的奏章。要给后人留一个没有过错的唐太宗。  相似文献   

5.
<正>文章分量不以篇幅长短衡量,这几乎是共识。北齐文学家颜之推讽刺:"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为买驴而写契约,一连写了三张纸,还没有一个"驴"字,可见"博士"废话之多。明洪武九年某日,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了道17000多字的奏章,读了过半,仍不得要领。朱元璋勃然大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奏章的历年刊刻及家藏草本的整理韩长耕曾国藩自通籍入翰林以迄谢世,先后为官三十四年。其中前十四年为京官,后二十年则在乡帮办团练、创建湘军,并带湘勇东出洞庭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又先后出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旋回任两江总督,最后于同治十一年春初病殁南京...  相似文献   

7.
据史称:北宋王旦为宰相时,秉公办事,唯才用贤,推荐、提拔了大小不少的官员。以致“旦殁后,史官修真宗实录得内出奏章,始知朝士多旦所荐”。然而,王旦在用人这个原则问题上,最忌跑官者,称跑官者人格最低,活脱脱一幅奴才相。  相似文献   

8.
汉代致用之学的转型郜积意汉代学术在武帝之前大抵继承战国余绪,学派各一,谁是谁非并无定论,虽说文景之际尊崇黄老,然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术大有人在,这在武帝丞相卫绾上的奏章中可以看出。到了武帝,独尊儒术,说明学术对象已与前迥然相异。武帝于建元元年(前1...  相似文献   

9.
据《汉书·霍光传》记载,西汉宠臣霍光死后,他的族人权势泰盛,有徐福其人曾三上奏章,直谏宣帝要及时抑制,却未被采纳。后来霍氏族党谋反事犯,“连坐诛灭者数千家”。事后,宣帝为了奖掖举发、平定此案的有功之臣,依例行赏,封地赐爵,唯独徐福不蒙其功。有位已佚其名的某公认为不公,于是上书言事,为徐鸣不平。他在奏章中先讲了一段“徙薪曲突”的故事,其文如下: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突,烟囱),旁有积薪(薪,柴火)。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默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郃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乡,从  相似文献   

10.
在清末新政中,开办警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各地官员在奏章中透露了对于警务合理性的思考和看法,认为借由开办警察可以恢复或实现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价值,是合于经典古义的。而对于警察的职掌范围,各地官员们则缺乏一个较为稳固的看法。随着时间推移,部分社会事务被逐步纳入到警政范畴,造成了警务的相对宽泛,于无形中拓展了政府的行政权力边界。  相似文献   

11.
后唐明宗李嗣源是个文盲,看不了四方的奏章,就让人念给他听。只要他听到有关贪赃枉法的报告,都下令查处严惩,绝不姑息。比如:汴州管理仓库的官吏贪污,其中有明宗的旧将史彦珣的儿子,他还是明宗的  相似文献   

12.
<正>微博上曾经非常流行一个段子:"早晨起来看微博,确实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皇帝批阅奏章,君临天下的幻觉。国家大事潮水般涌来,需要迅速作出各种判断,提出各种建议,各种转发,各种忧国忧民,各种踌躇满志,万物皆备于我。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  相似文献   

13.
邱春 《当代广西》2006,(9):39-39
河池市金城江区五圩镇共有49名常任制党代表,他们或是党委、政府的骨干分子,或是致富能手,或是村组的优秀干部,或是各行业的精英,或是村屯中德高望重的人物。为此,五圩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党代表能人汇集、贴近农民、联系广泛的“智囊团”作用,动员代表们做好“二传手”,一方面深入群众访贫问苦、宣传政策法规,一方面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积极为五圩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出谋献策。党代表们开出的良方,给镇党委、政府决策和工作增添了科学性。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五圩镇党委、政府把种桑养蚕这一项目作为农民增收的龙头来抓。党代表们经过…  相似文献   

14.
宋代禅僧对儒学的认识,增添了许多新的精致特点,态度逐渐由对立转变为会通。他们不再简单地用佛教理论化解儒学,而是在承认佛教的教化作用与儒学平等的前提下,或是将佛教与儒学的理论进行比较,或是用佛教的教义会通儒学,或是认为佛教和儒学具有同样的社会功能且都可随时教化。宋代禅僧的儒学观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使佛教逐渐走上了中国化、世俗化的发展道路,为宋明理学的产生、发展及其演变产生了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5.
镜子.是日常生活端貌正冠的工具,它能弥补眼睛的生理局限,直接、客观地展现自己;镜子,也存在于我们的内心,帮助我们律己修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照镜子以自省”,这样的典故不胜枚举。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他曾把魏征批评他的一篇奏章写在屏风上,当做“镜子”,随时对照,而魏征又何尝不是太宗的一面“宝镜”呢,正所谓“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明太祖朱元璋“守井之道”也是一种“秉镜”以自律的智慧,他也常教育大臣老实为官。守好“一口井”,方能天天汲取,用之不竭;开国领袖毛泽东一辈子简朴,无论对待革命事业或是私人生活,简朴精神就是“明镜”,照亮革命道路,带来新中国的第一缕曙光,带领中华儿女走上康庄大道……他们都是我们中华民族肯于用“明镜”照自己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一样州官两样情陆言河南省灵宝县,在唐代称虢州,同样是任这个州刺史的韩休和卢杞两人,在因有关百姓利益而上奏朝廷的奏章中所表现出的两样不同的心情和处理方法,至今仍耐人寻味。虢州地处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之间,是唐皇往返两都时的必经之地。唐玄宗时,在返两都,总...  相似文献   

17.
正燕王朱棣靖难之役成功,推翻建文帝,登上皇位。当第一次例行朝会时,朱棣要求建文朝的旧臣们各抒己见,发表看法。彼时兵部尚书齐泰、大儒方孝孺等人因为与朱棣作对,刚刚被株连九族甚至十族,整个南京可谓充满肃杀之气。大臣们噤若寒蝉。朱棣早有准备,命人抬出一口大箱子,里面全部是建文帝在位时大臣们写的奏章,其中很多是如何对付朱棣的折子。大臣们见了面面相觑,生怕灾难降临到自己头上。  相似文献   

18.
<正> 王献是省城某重点中学的语文教师。在2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和他的同事们为国家名牌大学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高材生,其中不乏姣姣者,现今或是留校任教,或是出国深造,或是著书立说,学业有成,甚至还成为全国小有名气的诗人、作家,真可谓桃李满天下。王献教书,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实践。他始终认为,中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又是人文科学的初始台阶。因此,学丈先要学会做  相似文献   

19.
于浩  李倩  刘力 《中国人大》2020,(7):54-54
在抗击新冠肺炎这场恶战中,湖北省荆州市9000多名五级人大代表挺身而出,或在一线服务,或是捐款捐物,或是建言献策……展现出了"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责任担当。"这种时刻,我上!""我申请去最危险的岗位。"全国人大代表、江陵县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所健教应急办主任李霞主动请缨到留观点工作。  相似文献   

20.
冯洁 《前沿》2011,(15):58-6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的一个核心概念是中国化的问题。“平等”“集体主义”“阶级斗争”“辩证法”“共产主义”这些概念在西方进化论思潮的影响下,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群体为本位的价值观、传统大同理想、朴素辩证法、理想人格模式的设定等思想资源,或是直接烙上中国特色的烙印,或是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路完成现代性转型,或是直接创新再造,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其中国化,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