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颖 《群众》2012,(3):48-49
当前,昆山正处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段。从“第一个率先”向“第二个率先”迈进,既是昆山全市人民的迫切愿望,也是昆山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在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形势的基础上,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  相似文献   

2.
《群众》2001,(8)
改革开放以来,昆山市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独辟蹊径地开拓了一条成功的“昆山之路”,为国内外所瞩目。江泽民总书记于1998年10月和2001年6月两次亲临昆山视察,称赞“昆山发展很快”,“昆山城市很海派”,“昆山市民很文明”。省委、省政府于2001年7月上  相似文献   

3.
张树成 《群众》2006,(8):32-32,6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昆山一以贯之地坚持以创新为发展的动力,克服了发展路上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刷新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昆山之路”。可以说,创新是“昆山之路”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昆山发展的今天。  相似文献   

4.
一、从“昆山制造”到“昆山创造”的提升跨越应成为昆山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取向改革开放以来,昆山从一个农业县已迅速发展成为以外向带动为主要内涵特征的新兴工商城市,目前它以不到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吸引了占全国千分之十九的外资,以全国万分之五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千分之四的GDP、千分之二十三的进出口  相似文献   

5.
前奏曲昆山,是一个梦,一个绚丽多彩而又变幻莫测的梦。昆山,诞生了第一位吃螃蟹的勇士巴解,“敢为天下先”是昆山人自古以来的精神写照。昆山,是顾炎武的家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至理名言,是昆山人奋斗不息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6.
还未到昆山,女市长郑慧珍的名字已先声夺人。在北京就有人说“昆山有个女市长,参加过世界妇女大会。”到了江苏,省里的人说“昆山是省里台资企业最多的地方,那个市长很能干。”到了苏州,听台资企业情况的介绍,更免不了提到昆山,提到昆山的市长。  相似文献   

7.
郭培华  黄洁 《中国妇运》2004,(11):48-48
占外来人口一半数量的新昆山女性是昆山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江苏省昆山市妇联以提高新昆山女性的文明素质为目标,广泛开展“同饮娄江水,共建新昆山”关爱新昆山女性三项行动,即:新昆山女性创业行动、新昆山女性维权行动、新昆山女性学习行动。一、搭建基础建设平台,为开展新昆山女性三项行动作铺垫。  相似文献   

8.
张连珍 《群众》2006,(6):4-5,14
昆山是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样板。党的十六大以来,昆山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改革开放20多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经过全市上下奋力拼博,率先实现了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基本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水平,走出了一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昆山之路”。昆山的实践对江苏全省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江苏和上海采访台资企业,记者听得最多的是台湾“巨大”公司在祖国大陆投资的故事。有人说,台湾自行车行业的龙头企业——巨大公司投资江苏昆山市,带动了几十家岛内配件厂陆续投资昆山,风行世界的“捷安特”自行车,将昆山的名字传遍海内外,‘“捷安特”效应掀起了台商投资昆山的热潮。更多的人则认为,“‘巨大”投资昆山是迫不得已,因为“巨大’”最初选择的合作对象,是祖国大陆自行车行业老大——l:海的凤凰自行车公司c‘“巨大”花了2年时间与凤凰谈判,合作条件谈不拢;昆山则只用1天解决f问题,所以“巨大”痛下决心在当地…  相似文献   

10.
张国华 《群众》2008,(12):29-30
改革开放以来,昆山在江苏省委、省政府和苏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率先改革、率先开放、率先发展,以自费开发为起点,走出了一条以改革开放为时代特征、以“三创”精神为强大动力、以全面小康为显著标志、以人民幸福为不懈追求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昆山之路”,走在了江苏“两个率先”的前列,最近被列为我国改革开放的18个典型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1.
张雷 《群众》2002,(12)
党的十六大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为昆山早日实现“富民强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昆山大胆实践,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昆山之路”,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业县发展成为一个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新兴工商城市。十三年来,昆山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与  相似文献   

12.
张砺 《同舟共进》2021,(4):76-79
历数中国百强县,近年来一直有个县级市独占鳌头,它连续十几年排在全国首位,那就是江苏苏州下辖的昆山。地处江南富庶之地的昆山,不仅经济发达,还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它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闻名遐迩的江南古镇周庄也在昆山的市域范围内。历史上,苏南地区更是文人辈出的地方。有人统计,明清两朝历年的202名状元中,江苏约占1/3,其中尤以苏州地区最为突出,竟有35位。不过,若论苏州地区文人学者中最杰出的代表,还要数昆山人顾炎武。虽然他在科举考试中并无建树,但后来却成为了杰出的思想家和史地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儒”。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07,(1):F0002-F0002
昆山东临上海,西依苏州,是江苏的东大门。市域面积92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5万,现辖10个镇、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故乡。2003年3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对昆山提出了争做全省“两个率先”排头兵的要求。三年多来,昆山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大力弘扬“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的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外向带动、民营赶超、服务业跨越三大战略,走出了一条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时期“昆山…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3,(3):23-23
2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以下简称“昆山试验区”。昆山试验区包括国家级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山综合保税区和省级花桥经济开发区,以及规划建设的海峡两岸昆山商贸示范区。  相似文献   

15.
省委最近作出决定,在全省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活动,这对昆山来说非常及时,十分必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昆山经济经历了由农业转向工业,由内向转向外向的两次重大转折,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昆山之  相似文献   

16.
吴立生 《群众》2006,(4):6-7
昆山作为江苏“两个率先”的排头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先行区,短短20年中所取得的成就让全国为之瞩目。目前全省上下正在掀起学习昆山经验的热潮,作为欠发达地区的灌南县,学习昆山的经验和做法对于加快发展,建设全面小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已经跨入的“十一五”,是灌南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结合县情实际,认真学习“昆山经验”,分析研究“昆山经验”,把学习昆山、加快全面小康建设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和下一步工作的主攻方向,扬优展长,大胆创新,努力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建设全面小康之路。  相似文献   

17.
昆山,这个仅拥有全国万分之一土地面积的县级市,却聚集了占全国1.9%的外资、10%的台资,创造了全国千分之三的国内生产总值、1.3%的进出口总额。2004年,昆山更是活力四射,魅力无限,不仅在全国百强县(市)排名中跃居第二位,还荣膺“中国十大最佳魅力城市”殊荣。昆山何以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深深地感到:昆山的魅力源于和谐。近年来,昆山市坚持以人为本,从构建政与商、劳与资、党(干)与群、新昆山人与老昆山人以及人与自然的良好关系入手,致力于建设和谐昆山,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奠定物…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只做不说”、“做了再说”、“先上车后买票”是苏州张家港、昆山等地人们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真实写照。无论是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还是苏州园区经验,都透着这样一股劲儿!  相似文献   

19.
《精神文明导刊》2005,(5):34-35,51
江苏省昆山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务实地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建设文化特色市、打造学习型城市等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四大载体”主题突出、形式多样,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实现“两个率先”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记者 《群众》2012,(2):27-28
改革开放以来,昆山人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走出了一条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昆山之路”,走在了江苏“两个率先”的前列,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的首位。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昆山人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地方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绝不单单是追求GDP、财政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