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琛 《工会论坛》2013,(6):93-95
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世界多元文化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出现了危机,表现为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道德动机不纯、道德评判标准模糊和道德行为失范等。当代大学生道德危机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应对大学生道德信仰危机的对策是:增强大学生主体的反思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优化家庭教育环境,重视道德情感体验;营造良好的校园道德文化环境,完善高校德育教学方法;社会、家庭、学校三者紧密结合,发挥三位一体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
中西方虽然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等方面有较大差异,但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上却存在着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主要表现为:重视家庭在道德养成教育中的基础地位;重视道德的社会教化;强调将道德品质的培养与知识传授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家庭、学校教育与社会濡染的影响;强调纪律、制度、法律等对道德养成教育的保障作用等。  相似文献   

3.
当今中学生的道德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发生了很大变化,究其原因有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我们应从构筑良好社会环境、改进教育方法等着手使中学生道德意识不断完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道德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深化,对传统道德构成了冲击,调查表明,大学生的道德问题日益凸显。要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必须从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面入手,改革教育体制,从根源上防止大学生道德失范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道德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深化,对传统道德构成了冲击,调查表明,大学生的道德问题日益凸显.要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必须从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面入手,改革教育体制,从根源上防止大学生道德失范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其主流是好的,广大学生在人生理想的追求上,以谋求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道德理想是上升趋势,但仍有一部分大学生存在道德“失范”现象,主要原因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的影响,舆论导向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素质等因素表现出政治思想趋于实际,价值标准上浓厚的功利色彩和生活、择业观上偏于实惠等特点。鉴于此,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道德价值现教育和培养准则的“立范”研究;必须加强政工队伍建设,必须使学校、社会和家庭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必须从严治校,严格管理。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道德危机和困惑是现实社会中诸多因素造成的,把握大学生当前道德困惑的特点和实际状况,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施以多方面的教育和培养,真正培养出既有扎实的专业文化知识同时又有品德高尚的合格大学生。  相似文献   

8.
当前家庭道德领域存在着很多问题,开展家庭美德建设的主要对策有加强家庭美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家庭道德体系;精心设计载体,创造品牌效应,寻求家庭道德建设的新方法;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实现养成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保证家庭道德建设的顺利开展;加强道德教育,引导家庭成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道德自律性;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全社会共同做好家庭道德建设工作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独生子女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诚信、公私、信仰、网络方面的道德状况以及影响道德形成的主要外部因素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表明:独生子女大学生的道德更显弱化。我们必须针对独生子女的特点,开展个性化的道德教育,强化核心价值,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入手,从根源上阻止独生子女大学生道德弱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樊红英 《工会论坛》2008,14(4):159-160
因特网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化。但是,网络时空中也充满着竞争、冲突与斗争。网络社会引发了道德新课题,传统道德面临危机与挑战。网络生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其道德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等新的特点与趋势。建设一个更高水平的道德社会,有赖于网民们自我塑造的意愿、能力以及现实的努力程度。  相似文献   

11.
实施和谐德育对建设我国的和谐社会、推进学校的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孔子德育思想内容丰富,其德育首位、全面发展,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突出主体、注重个性等理念为高校构建和谐德育提供了极富价值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更需要自育.现代德育的基点应建立在自育上.本文主要从自育的时代依据、哲学依据、心理学依据和德育学依据方面论述自育的必要性.通过自育,塑造自己的德性素质,实现德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注重培育国民"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弘扬民族精神;大力推行儒家伦理教育;注意多重德育方法的运用,法德结合,以法律促道德;构建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在道德教育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可以借鉴新加坡成功的道德教育经验,并在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对青少年犯罪预防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社会“综合症”,是个人因素、家庭环境、社会影响、学校教育等相互交错的结果。在犯罪的青少年中真正有暴力倾向的很少,大多数都有心理问题,因而要用心量疏导的办法去解决,同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做好失足青少年的管理和帮教工作,净化社会环境,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网络,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5.
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律是矛盾协调律,矛盾可大致分为个体内部各要素矛盾及个体与外部社会的矛盾两个方面,两大矛盾的斗争协调构成了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动力。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认知偏差、情感失衡、信念迷茫、意志不定和知行不一几种内部要素矛盾,外部矛盾则主要体现在家庭、学校、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方面。矛盾协调的总体方向是由冲突向和谐发展,由模仿向独立发展,由他律向自律发展,由个人向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6.
贯彻文化养成原则,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教师的德育水平,引导学生确立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注重学生良好习惯和行为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认识社会、设计人生的能力,重视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的有机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是以文化养成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培养优良社会公民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刍议大学生良好社会公德行为的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但由于诸多原因,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出现一定的偏差,若不及时纠正将导致不良后果。因此,有必要通过社会、学校、家庭各方的相互配合,加强大学生的自律与完善;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并促使其养成良好公德行为。  相似文献   

18.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系统工程,主体是未成年人,但成年人构成了其发展的外在环境。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成年人应该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环境;在思想道德教育观念和方法上,成年人应该尊重未成年人的特殊性。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动员和参与。  相似文献   

19.
对我省青少年网络道德和现实道德状况的调查显示:大多数青少年能理性地面对网络,但也有少数青少年沉溺于网络;青少年的网络本质观基本是正确的,但对网络的使用存在偏差;青少年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主流是正确的、积极的,但在网络虚拟世界和现实真实世界有着不同的表现。问题的原因:道德教育主体比较单一,未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德育合力;网民教育还未真正纳入教育体系之中;道德教育缺乏应有的实效;现实道德环境的缺失。我们认为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道德教育主体应三者并重,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应具体化,突出基本道德规范教育;道德教育途径应多样化,教育主体必须充分利用网络中介开展德育活动;道德教育方式要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道德教育体系应有系统性,它的运行和发展需要社会其它领域的支持、需要其它社会意识形式的支持、需要德育管理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三个重要环节:其中心环节是“以人为本”;其基础环节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作用;其特殊环节是未成年人成长阶段的特殊需要和心理特征。这三个环节是我们以往乃至目前工作中的薄弱之处。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同时抓住这三个环节,并在薄弱之处多下功夫,下真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