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拆迁,是城中村改造的核心问题,也是城中村改造中最难解决的问题。由于诸多错综复杂的原因,在城中村改造中每个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拆迁争议,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顺利推进。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和把握城中村改造拆迁争议的法律性质及其特点,坚持依法办事,通过法律途径妥善解决拆迁争议,有效化解拆迁矛盾,保证城中村改造进程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张,使得原本集中于城市中的房屋拆迁问题逐步向城郊拓展,城郊村的拆迁改造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式,由此也引发了许多社会矛盾,成为当前群众上访和群体性事件频发的一个重要诱因.因此,为理顺城郊房屋拆迁秩序,维护我国社会稳定,迫切需要我们就相关法律的建立和完善进行分析探讨.本论文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在参阅必要文献的基础上,主要采用逻辑分析和归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城郊农民房屋拆迁的有关法律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旧城改造,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伴随着大规模的城市扩张和旧城改造,拆迁工作应运而生。如何合情、合理、合法地做好拆迁工作,既维护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又保持社会稳定,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此,武汉市江汉区委党校10名教职工,带着这个课题,深入拆迁第一线,历经近5个月,对武汉市江汉区花楼南二片拆迁工作进行了调查。本文拟以此案为例,探索有力推进旧城改造和拆迁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一、《物权法》视野下的房屋拆迁2007年3月16日通过的《物权法》对于拆迁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物权法》第42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根据这一规定,城市房屋拆迁属于国家征收行为的一种。既然属于征收,就要符合征收规定的条件,根据我国《宪法》第13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由此得出征收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首先征收的主体是国家,其次征收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物权法》中规定的房屋拆迁制度与我国《宪法》的相关规定完全吻合,但却与我国原有的房屋拆迁制度截然不同。二、《物权法》实施前的房屋拆迁制度在《物权法》出台以前,我国原有的房屋拆迁制度主要指的是2001年国务院通过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在这一条例中房屋拆迁目的与拆迁主体的规定与《物权法》的规定相悖。1.拆迁目的规定的缺失。《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3条规定,城市房屋拆迁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有利于城市旧区改造和生态环境改善,保护文物古迹。这个条件十分宽松,实质上只要符合城市规划基本上就可以拆迁,因为几乎所有的拆迁...  相似文献   

5.
城市房屋行政强制拆迁是当代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行政强制拆迁程序法律规范的缺失,实践中严重侵害拆迁相对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拆迁问题中最突出的问题即拆迁补偿问题。对国内外的土地补偿制度和拆迁补偿制度进行述评和比较,分析国内外土地补偿的各种学说,并且进行简要评述,以此为基础对我国的拆迁现状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廉政瞭望》2007,(10):54-55
拆迁问题并非中国独有。世界上其他国家也都曾经或正在经历着拆迁带来的诸多社会和法律问题。美国:各方协商合理赔偿司法的严谨,使得美国地方政府在动用拆迁特权问题上非常谨慎,而民众也会更多地考虑到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7.
《党课》2007,(9):60-60
在城市改造拆迁过程中,因补偿等问题,居民与拆迁部门发生矛盾,社区十几名党员要联名代表群众向区委反映拆迁情况,请问,这种做法是否合适?  相似文献   

8.
住房是民生的基本需求,关系到广大民众的基本生活和切身利益。随着我国大规模的城市扩张和旧城改造,一些居民面临着房屋拆迁,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房屋拆迁也就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本文拟就其中的暴力拆迁问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周边的一些农村逐渐被纳入到改造、拆迁的范围。城郊农村的改造与拆迁涉及多方的利益,尤其是被拆迁农村村民的根本利益,是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个十分复杂的难题。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使包括被拆迁地村民在内的广大人民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奠定建设和谐社会的民众基础,便成了城郊农村改造与拆迁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拆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城市拆迁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制定相关法律、弱势群体的安置、完善房屋评估制度、实施多样化的行政补偿方式、简化行政补偿程序等几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政策顾问     
《党的建设》2010,(6):58-58
我省棚户区拆迁指导意见下发两种补偿方式任由选择我省近日下发《甘肃省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住宅拆迁补偿与住宅拆迁保障工作指导意见》,提出:两种补偿方式由被拆迁人选择意见提出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实行实物安置和货币补偿相结合,由被拆迁人自愿选择。货币补偿金额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委托具有房地产评估资格的机  相似文献   

12.
《当代党员》2009,(12):F0003-F0003
溉澜溪片区拆迁是江北区危州房改造的重点工程,也是重庆市同期拆迁规模最大的旧城改造项目。该片区濒临长江,南接江北嘴中央商务区,北靠寸滩港,征地拆迁上地而积3000多亩,拆迁城市房屋面积47万平方米,拆迁总户数9602户,其中城市7417户,农村2135户,机天企事业单位50户,拆迁人口3.5万人。  相似文献   

13.
《支部生活》2014,(3):33
桃园村位于昆明市盘龙区龙泉街道办事处,占地1073亩,有327户居民、1200余人。早在30年前,由于云南省农科院征地,桃园村从上坝村委会划归农科院直接管理。2009年6月昆明市正式启动北部山水新区建设,桃园村纳入第一批城中村改造重点项目后,又重新归属龙泉街道办事处管辖。因历史遗留问题多、群众意见分歧大、拆迁安置困难等问题,桃园村一度成为拆迁改造的"拦路虎"。  相似文献   

14.
为呼市整容     
最近,呼和浩特市民议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城市的拆迁改造,随着铲车的轰鸣声,一座座临建的违章建筑都轰然倒塌,市民们拍手称快,呼市各条大街小巷都呈现出繁忙的城区改造景象,据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今年呼市政府要对 102条街道进行拆迁改造,为何市政府克服重重困难,下如此大的决心,而且力度如此之大呢 ?拆迁后如何对城市建设进行合理布局 ?拆迁工作中遇到怎样的困难和问题 ?记者就此进行了系列追踪报道。 铲除病根城建才能有序   在呼市很多人都知道永胜集团。这家由经营化妆品起家的私营企业这几年生意越做越大,在呼市已经有了好几…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成都市驷马桥街道党工委在推进旧城拆迁改造过程中,按照"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努力实践,在推动旧城改造拆迁中取得了重大的成效,深得拆迁群众的拥戴和上级党组织的肯定,其主要经验是:坚持"群众主体"原则,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依托"自治组织",促进社会协同、群众参与;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开展过细的思想工作;维护多数居民的权益,兼顾少数居民的利益。成都市驷马桥街道党工委在推动旧城改造拆迁中取得了重大的成效,对我们基层党组织建设有着极为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袁震 《学习论坛》2008,24(5):66-70
我国城市土地物权制度的特殊结构决定了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只能单独或者组合采取政府主导型拆迁模式、协商型拆迁模式或者折衷型拆迁模式.原<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混淆了政府主导型拆迁模式与协商型拆迁模式中的基本法律关系,激化了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各种社会矛盾,必须予以修改.我国未来的城市房屋拆迁立法应当在兼采政府主导型拆迁模式、协商型拆迁以及折中型拆迁模式的基础上,对政府主导型拆迁模式作出注重性规定.  相似文献   

17.
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的性质为行政征收,政府为征收主体,涉及土地所有权、用益物权等五类法律关系.应依据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法律关系的本质,完善我国的相关立法,具体而言,应加快中央统一立法步伐,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明确政府拆迁的主体地位,取消政府行政裁决权,严格规范拆迁程序,完善集体土地征收的补偿制度,规定权利补偿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8.
傅琼 《新视野》2006,(4):37-39
地方政府作出城市拆迁的决策,初衷肯定是好的。但在旧城改造中,存在着城市拆迁与保护、拆除旧房与购买新房、建设资金短缺与房地产开发过热、追求经济效益与牺牲社会公平等矛盾。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意识,在化解拆迁矛盾中实现社会和谐,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城市规划要有前瞻性、科学性、人文性、生态性;坚持依法行政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规范行业性中介组织的职业行为,维护拆迁各方利益,当好裁判员;强化政府的责任意识,做好旧城改造的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9.
《当代党员》2010,(12):F0003-F0003
近年来,九龙坡区房管局将危旧房拆迁改造、住房保障、居住区整治等工作作为重点,确立了“围绕一个中心(危旧房拆迁改造)、打造两个亮点(住房保障和居住区整治)”的工作思路,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相似文献   

20.
<正>1993年我与父亲签订分家协议,并按下手印,约定其中一套房屋归我。1997年,房屋所在地进行拆迁改造,我分得的房屋被拆迁,得到楼房一处。房屋拆迁时我已经出嫁,所以一切拆迁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