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月     
《台声》2005,(8):92-93
九月,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秋季,只有南方沿海地区仍是夏天。此月的两个节气:白露和秋分,把秋意刻画得更加分明了。白露,是说达时节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分在大地上凝成了露水;秋分,正值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  相似文献   

2.
白露     
正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按时序已到了仲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白露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相似文献   

3.
《日出》中的陈白露是一个纠缠着复杂矛盾心理的人物。本文从陈白露的生活经历入手,结合其个性特征,从自我的追求、自我的丧失和自我的挣扎三个方面分析、判断陈白露复杂矛盾心理的产生及其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健康     
白露、秋分养生经9月7日是白露节气。这个气中要注意预防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特别是对于那些因体质过敏易引发的上述疾病,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因过敏引发支气管哮喘的病人,平时应少吃或不 吃鱼虾海腥、生冷炙烩腌菜、辛辣酸成甘肥的食物,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相似文献   

5.
正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要尝鲜。对于一个偏爱口腹之欲的"小吃货"来说,一年四季,每逢节气,最期待的除了民俗活动就是美食。家乡美食多,春天尤其甚。白露花。一到春天花开,打白露花,就成了农家孩子们很期待的一件事。力气大的摇树,身手敏捷的爬树去摘,善于用工具的则用竹竿轻敲枝杈,白露花翩翩飞落,一阵阵花瓣雨,喜悦盈心。稍微煮过的白露花,可以偷个懒,直接凉拌,是一道浪漫的凉菜;也可以伴着骨头鲊烩着吃,别有一番风味;还可以炒嫩嫩的蚕豆瓣,嫩蚕豆的甜,白露花的香,入口细细嚼,慢慢品,美味极了。  相似文献   

6.
秋季是指立秋至立冬之间的一段时间,其中有立秋、处署、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重要节气。秋季的气候特点是初秋湿热较甚;白露后雨水减少,气候干躁,昼热夜凉;寒露后天气很快变冷,一些人不适应秋季气候的变化,导致疾病纷至沓来。为此,大家应根据秋季的气候特点来进行防病。  相似文献   

7.
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白露过后,天气逐渐转凉,"秋乏"来临——不少人会有一股说不出的疲劳感。炎热的夏天,人体消耗了太多的气血、体力和津液,再加上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失去了较多的"老本",欠了一笔"夏债"。秋高气爽,却也是干燥的季节,因而,有的人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表现。虚则补之,野山参是这个时节用来进补的上佳选择。人参文化源远流长野山参自古以来被誉"百草之王""万药之首",是驰名中外的稀世珍品;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佳天然补品、最  相似文献   

8.
以前我们村里也琢磨,为什么好不容易丰收了却非得要降价出售呢?9月8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这一天的到来意味着天气开始转凉,秋意渐渐深了。而对柴城村的村民而言,白露则是收获的日子,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就拿出长杆,喜滋滋地上山下坡,"走!收核桃去喽!"  相似文献   

9.
时至秋令,碧空如洗,地气清肃,金风送爽,万物成熟,正是收获的季节。秋天,从立秋开始,历经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日:"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故有"秋老虎"之说。"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故此种种,亦可谓"多事之秋"。  相似文献   

10.
周墩三宝     
火笼 记得儿时家乡的冬天特别冷,特别长。每年农历白露后,气温逐日下降,一入冬便重霜如雪,天寒地冻,深冬大雪纷飞,寒风怒吼,晴时又雪上添霜,寒气常使屋顶上刚刚融化的雪水流到瓦沟口,又结成一条条“冰柱”高挂于屋檐上。出于对冬的恐惧,聪明的先辈在生活中发明了轻巧便携的火笼。  相似文献   

11.
冉洪兴 《公民导刊》2013,(10):37-37
<正>"白露到,板栗咧嘴笑;板栗开口笑,山下山上闹。"眼下,又到了板栗陆续上市的时节,一位村民背着满满的一背篓板栗乐呵呵地对笔者说:"村里的板栗产业能够发展得这么好,全靠我们的李代表!"村民们口中所说的李代表,就是重庆市城口县人大代表、岚天乡红岸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明军。岚天乡红岸村离城口县城30多余公里,海拔1200~1800米,全村3个社,143户人,是重庆板栗的重要产地,  相似文献   

12.
《就业与保障》2005,(2):53-53
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包括(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每月有两个节气,非常清楚地概括了气候变化。节气前后对于年老体弱和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要格外注意自我调养,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3.
今年五月,有机会访问武定县白露区的以侈老乡和元谋县江边区盐水井乡。前者地处山区,是一个彝族聚居的民族乡,后者地处半山区,为彝汉杂居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山区民族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两个乡的民族教育事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主要表现是,学龄儿童基本上都跨进了民族小学的大门;学校  相似文献   

14.
行云 《就业与保障》2012,(10):56-56
转眼间,秋季已经来临。秋季包括从立秋到霜降共6个节气,是气温从热到凉、从凉到寒的过渡阶段,对养生尤为重要。看医生提倡的秋天养生之道:秋季为何要养生?中医说,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和霜降6个季节,秋季的特点是由热转寒,阳消阴长。秋天气候干燥,空气中缺乏水分,温度降低,故燥邪为秋天的主气。初秋时节,夏天的余热尚未除尽,气候较热,与燥邪相结合成温燥;  相似文献   

15.
梁宪英 《台声》2014,(10):82-82
皓月中秋白露迎,月宫嫦娥遥相应。舒袖翩舞展彼岸,捎递殷殷思念情。 浪涌风急路难行,先祖渡海凤凰城。立业兴家旺梁族,数代衍传中华声。 倭寇据台罪满盈,雾迷云黑何安宁。屈辱难忍求真理,家父携眷落北平。 两岸睽隔分西东,岁岁今宵梦家景。品饼赏月撩思绪,婵娟万里共盏擎。  相似文献   

16.
《不经意》     
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定价:49.00元立春,抄一页小楷《入菩萨行论》;芒种,冲一碗二十年的茶饼;夏至,深夜在胡同里拍电影;立秋,回忆那年成都的菊花香味;处暑,听老先生弹奏古琴曲《忆故人》;白露,跟随虞山吴派余老师学琴;大雪,闭户读日本古典文学《徒然草》;至若清明扫墓,立夏观雨,寒露听风,霜降看琴……生活中的这些柴米油盐、风  相似文献   

17.
秋之禅味     
正秋是最富诗韵的季节。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它尽情挥毫泼墨,歌颂赞咏。秋之韵来自它自身的斑斓多彩,来自它蕴含的深层哲学意蕴,同样诗人们的秋诗、秋词也为它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宋朝时期,宫里在立秋时有一个习俗,将种植在盆内的梧桐树搬入大殿,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启奏:"秋来了——",梧桐应声落叶,正是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秋有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秋的悄然而至来自于飘零于寒风之中的片片  相似文献   

18.
8月,正是洪湖最炎热而又最美丽的季节。17日,全国人大代表雷圣祥、叶昌保、刘道明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代工委副主任王宗儒、荆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贤坤陪同下,专程来洪湖调研湿地保护情况。洪湖地处四湖(长湖、三湖、白露湖、洪湖)流域最下游,不仅是湖北省最大湖泊,也是我国七大淡水湖之一,还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湖群中最具代表性的内陆淡水湖湿地。此外,作为一个英雄之湖,当年,洪湖以交错的港汊、遍布的芦苇蒿草构成的屏障,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了加深对洪湖湿地的认识,代表们分乘两艘冲锋舟径直深入到大湖核心区,迎接他们的是清澈…  相似文献   

19.
人类曾几涉月球迄今为止,地球人类已成功地乘坐宇宙飞船、六上月球,计有12人曾在月球上行走。1969年7月19日,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二号上的登月舱成功地在月琢上登陆。人类首次在月球上行走,收集了月球上的尘土及岩石样品,拍摄了大量照片,安放了月震仪及测量...  相似文献   

20.
在丘北县的壮族村寨,每当夜深人静、月上树梢时,山寨里便传来美妙动听的巴乌声。顷刻,情窦初开的男女青年从各个角落聚集在一起,月下串寨,对山歌择偶,寻找心上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