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2006年的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河南大学教授、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高有鹏撰写的一份《保卫春节宣言》引起了各方关注。针对近年“洋节日”在国内越来越走俏,本土传统节日相形之下越来越“萧条”和“冷清”的现状,《宣言》从一开头就向人们提出了一系列严峻的问题:我们的春节会丢失吗?我们会过年吗?我们到哪里过年?“一石激起千层浪”,《宣言》中的问题旋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在现实社会和虚拟网络上引发了一场大讨论,赞成高有鹏教授观点者有之,反对者也不乏其人。激烈的观点交锋让人们不得不思考:面对洋节日的“节节进攻”,专家发出“保卫春…  相似文献   

2.
肖伦添  吴亮 《福建通讯》2000,(10):24-25
造假会给地方带来什么?云霄县一度是全国影响最大的假烟生产基地,在不少人眼里,云霄是造假“致富”的“典型”:造假成就了一个个“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使云霄在短短几年内完成了“原始积累”。一些人认为,造假虽然使国家蒙受损失,但却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条“捷径”。果真如此吗?作为云霄一县之长,黄舜斌以云霄十年造假史“现身说法”:  相似文献   

3.
聪明不聪明和是否乐于工作,是性格中不会变的特质吗?不!就算是认真工作的人,也能学得变懒一些。成为明星级员工的关键,在于激发这种“懒聪明”,并加以善用。  相似文献   

4.
任达 《人大建设》2001,(4):36-36
谈起“代表职务”,有人会认为,“人大代表”能算是职务吗?也有些人大代表会说:咱人大代表填表时,职务栏目不填;总结考评时,“代表职务”没人提;参加代表活动时,工资奖金没有,咋能叫“代表职务”?  相似文献   

5.
跑“部”“钱”进,你一定听说过。时下,一些人非常热衷于跑门子、跑关系、跑上头;但也有人不惜跑基层、跑艰苦地区、跑困难企业或贫困家庭。一个是往上钻,一个是往下扎,因而就有了跑上与跑下的话题。跑上者,若是积极争取上面资金、项目或优惠政策,扶持发展本地经济造福于民,倒也无可厚非。但笔者耳闻目睹跑上者中,跑官要  相似文献   

6.
令人忧虑的是,发出这种声音并以特赦贪官作为“课题研究”的竟然是来自中国纪检监察学院的“专家”,这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众所周知,贪官对社会法制的破坏,并不只是如小偷、强盗般只“弄”几个钱的问题。姑且不说目前已查处的动辄涉案亿元以上的贪官造成国家和集体巨额财富流失的祸害,  相似文献   

7.
“政绩”与“污染”的不正常联姻,已是老生常谈。 长期以来,政绩考核指标和官员晋升机制依然在围绕GDP打转,一些所谓的“明星企业”虽然污染风险重重,却能为地方创造可观的利税,支撑起政绩的“颜面”,这就必然诱发以环境代价换取显性政绩、以牺牲公共利益换取个人仕途的本能冲劝。而一些地方对污染企业大开“绿色通道”,对公众举报充耳不闻,乃至以“企业宁静期”、“挂牌保护”之类“土政策”阻挠环保执法,也就不足为奇。  相似文献   

8.
人这一辈子,手经常处于两种状态,一是伸手,二是松手。伸手,这是人人都会的动作,几乎出自“本能”,教都不用教,那婴儿生下来就会伸手乱抓,抓住什么是什么。松手,本是一个更简单的动作,许多人都能“无师自通”,但也有些人却一辈子也没有学会,抓钱抓权抓官帽抓房子抓美色,只知伸手,从来不会松手,只有大限到时,才会手一松,脚一蹬,两眼一闭,万事俱休。   《菜根谭》说:“两个空拳握古今,握住了还当松手;一条竹杖挑明月,挑到时也要息肩。”一个心态正常的人,应当既会伸手又会松手,该你得到的东西,尽可以努力争取,不…  相似文献   

9.
新闻回放:地方政府单纯以地区生产总值论英雄的历史走到尽头。5月24日,出席“中国区域经济合作高层论坛”的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徐一帆表示,中国将通过改变政绩考核指标,转变地方官员片面追求地区生产总值的观念。——在现行的政绩考核体系下,“唯地区生产总值论”弊病已逐渐显示出来。在以经济数据、经济指标论英雄的片面政绩观引导下,诸如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等数字,多年来都是地方政府津津乐道的“政绩”。地方政府官员通常会置本地经济资源特点于不顾,狂热投资那些资本集中、见效快的产业。这样的做法直接导致了国家国土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也…  相似文献   

10.
杨孔柱 《群众》2010,(3):80-80
如今各地办“节”难计其数,但办“节”的钱是怎么花的却是个未知数,对办“节”如何加强监管更是心中无数。  相似文献   

11.
武洁 《公民导刊》2006,(4):53-53
前几天看到一条消息,说在“十五”的后三年,广东省级财政投入“三农”资金481.8亿元,专门解决农民的“行路难”、“看病难”和“读书难”的问题。的确,近些年来,很多地方的党委、政府,都不断地加大投入,使当地农民的“三难”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和改善。但在不少地方,“三难”问题仍然比较明显。“行路难”是一个最基本的困难。早在很多年以前,农民们就发现了“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可修路又谈河容易?所以至今,有些地方的路修好了,也有些地方的路没有修好,还有些地方的路修好了又坏了。许多的农民,仍然面临着出门难、进城难和运输难。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路,农民们常走,领导们不常走,甚至几年都不走一次。所以虽然农民们强烈地反映“行路难”,而当地的领导们却感觉不出这种“难”。  相似文献   

12.
资本主义为何还能继续发展?它还会走向社会主义吗?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把科学的钥匙。二战以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高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相继出现,既给资本主义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又推动了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正是“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鲜明体现。  相似文献   

13.
“领带大王”与“饭后打包”似乎很难扯到一块儿。众所周知,有“领带大王”之称的金利来集团董事局主席曾宪梓,乃亿万富翁,其财富多到几辈子都用不完。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富翁,饭后还会打包吗?是的,一点也不假。据8月18日《楚天都市报》报道,日前,曾宪梓与应邀赴港的贫困大学生共进午餐,饭后,他亲手将桌上没吃完的点心收集打包,甚至将邻桌没吃完的点心也一并带走。或问:亿万富翁饭后打包,不觉得“寒碜”吗?也未免太没有“面子”了吧!其实不然,有钱未必一定要浪费。我揣测,曾宪梓之所以要这样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因为他早已养成了一种节…  相似文献   

14.
“您好,请问您贵姓?”这是人们初次相识,一句很普通的问候语。然而,你能想到吗?就是这句简单的问候语,却给有心人带来了无限商机。在南京,就有这样一位28岁的女青年,她叫郑雨,她专靠卖“姓”赚钱,这钱是如何赚的呢?  相似文献   

15.
芮芝  贺亚生 《人权》2005,(2):46-49
孤残孩子能走入社会吗?他们能比在福利院过得更好吗?他们能够得到“爸爸”“妈妈”悉心的关爱呵护吗?只要你到北京市大兴礼贤镇家庭寄养指导中心亲身感受一番,亲眼看看“家庭寄养”中心孤残儿童的生活,你的疑问就能得到肯定的答案。在这里,你将看到“有了家”的孤残儿童们所得到的真挚的人间温情,你会为这些孩子们庆幸,真诚祝福他们真的有了“一个家”,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父母”。你将真正感受到,大兴家庭寄养指导中心主任马凤英为实现“愿天下孤残儿童都能找到一个家”的美好愿望所做出的奉献和取得的成果,为她那颗充满爱的拳拳之心而深…  相似文献   

16.
徐灿 《人民公安》2007,(7):10-10
在今年的“3·15”晚会上,央视披露,相声演员郭德纲代言的"藏秘排油"减肥茶涉嫌虚假宣传,已被北京工商管理部门立案调查。名人涉嫌虚假广告,郭德纲只是一个最新的例子。近年来,随着名人、明星代言广告逐渐增多,几乎每年都有一些明星代言广告被披露违规。只不过因为郭德纲在个人博客上撰文极力进行辩解,这一事件引发的议论空前热烈。  相似文献   

17.
读了贵刊《电视台台长的“外快”》一文,给人震动的并不是孙乾坤受贿数额多么巨大,因为相比那些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贪官来说,孙乾坤受贿合计人民币才16万元。让人惊讶的是一次次没走正常程序的人事安排和招投标何以顺利在班子会上通过,正是一次次有名无实的班子会为孙乾坤放走了“外快”。  相似文献   

18.
任忆  孙丽萍 《半月谈》2003,(1):56-58
走过了起起落落十几个春秋,流行音乐以其通俗性、易唱性受到越来越多听众的喜爱。作为流行音乐最得力的传播工具之一。各媒体组织的形形色色的“音乐排行榜”,近年来如雨后舂笋般地冒了出来,“排行榜”几乎成了我国流行音乐的代名词。各排行榜虽然名目繁多,榜名响亮,动辄冠以“中国”、“全球”,但真正权威的却寥寥无几。随着一次次“歌手摔话筒事件”的出现,观众对这些五花八门的排行榜越来越不买账。排行榜乱相丛生的现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索。  相似文献   

19.
肖军忠 《半月谈》2004,(19):5-65
雅典奥运会期间,年幼的儿子也成了一个“奥运迷”,每当中国队又有金牌“进账”的时候,他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一番。然而,儿子一天忽然发了一问:“我们中国的‘武林高手’都哪儿去了?如果让他们去跳高、跑步、踢足球不是很好吗?肯定能拿好多金牌!”  相似文献   

20.
陈峰 《中州统战》2000,(4):13-13
谁最希望“台独”?要让我说,最爱“台独”的,应该是惟恐中国不弱的人!只是,这希望太渺茫。中国发表了“白皮书”,警告选择“台独”就是选择战争,岛内和国际上有些人就不高兴,这也可以理解:打到了要害处,不让他叫两嗓子,他能甘心吗!台湾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这是不争的事实。台湾岛内一些想搞“台独”的人,天天说自己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问题是上查几代,他们的祖先多是明末随郑成功大军迁到台湾的,当时的誓言可是要抵抗外族入侵,恢复中国啊。时至今日,却有他们的后代提出了“台独”的主张,不知他们的祖先天上有知,会有什么样的感想?说实话,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