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一、晚清时期的世界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停止了明清断断续续几百年的海禁。随后开始的洋务运动,启动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改革开放",但除了清廷本身的制度问题外,那次"改革开放"也生不逢时,其所处的世界环境使当时的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先河,他对中国现代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工业化到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再到四个现代化的历史演变过程。四个现代化是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最卓越的理论贡献之一。同时,他在政治民主化及思想文化现代化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闵杰 《学习导报》2010,(20):57-58
星期日放假公休,原本是西方的作息制度,清代晚期传入中国后,逐渐被国人接受,产生了"星期"这个新的时间观念,并在星期日放假公休。从此,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节奏变得规律化,定格为延续至今的以七天为一个单元的生活和工作周期。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作为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的文明变迁,是一个三维展开过程。“传统——现代性”、“西方——非西方”、“经济——社会”,构成现代化的三个基本维度。在空间维度上,非西方后发展国家或不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是现时代全球现代化的主体内容。在历史维度上,当代世界的现代化不仅表现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而且凸现出从第一次现代化向第二次现代化的过渡。中国是世界上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最大的不发达国家,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目前已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适应形势变化,作出新的战略调整,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清末时期阶级矛盾更加尖锐、民族危机加剧,中国面临着亡国亡种的危险。在这一紧要历史关头,不少爱国志士,积极参加救国运动,寻找着求强求富、救亡图存的道路,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思潮。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在中国人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在  相似文献   

6.
王平 《理论学刊》2014,(3):118-122
晚清白话文运动的启蒙形式经历了由白话教科书到戏曲、宣讲再到白话报的递嬗调适过程。白话报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在启蒙运动中发挥重要的影响力,原因就在于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它将启蒙的根本目标、现代大众传媒的跨阶层传播以及白话的俗文体性质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在白话文运动中,白话报不仅取得了空前的启蒙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对新知识者摆脱"体用分离"的语言困境提供了有力支持。晚清白话文运动启蒙形式的最终选择,实则是启蒙运动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冲突、相互激发的结果,白话报这一启蒙形式的兴起预示着自戊戌维新以来的近代启蒙运动已演进到一个关节点,它即将冲破既定的雅俗阶层界线,由居高临下的单一启蒙架构转换为多种文化力量颉颃竞进的五四文化场域。  相似文献   

7.
中国出版在整个近代时期完成了它的转型和古今之变.出版业的近代化对小说出版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主要从小说出版的物质基础的变革、晚清单行本小说的新变、民营资本主义出版机构及运营方式、出版现念的变革、文化消费主体的变化等5个方面来论述.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事业已走过30年的历程。30年来,曾有三次思想大解放,这三次大解放都起到拨乱反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这三次思想大解放,对我们从更高层面上科学认识解放思想,作好下一步工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总体思路的继承 从七届二中全会报告到新民主主义大纲、到过渡时期总路线、《论十大关系》,毛泽东自始至终把中国现代化作为统摄一切的首要目标,并为此殚精竭虑,艰辛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具体方法、途径、道路。尽管在随后,毛泽东把主要精力转向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政治革命,实际偏离了中国现代化轨道,但他本人并不以为然,在他看来,政治战线、思想战线的革命正是保证中国现代化永远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抓革命”可以。促生产”。邓小平在建国初期,坚定地支持毛泽东的现代化追求,在毛泽东晚年,邓小平在强…  相似文献   

10.
晚清以降 ,中国的现代化求索与演进之路始终是被西方拖着走的 ,现代化与民族化、启蒙与救亡的矛盾时时现错位、胶着和叠加状态。接纳西方、启蒙国民与拒斥西方、抵制强权的矛盾心态 ,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充满苦涩 :要保持民族独立必须强国 ,强国必须学习西方 ,而学习西方则有可能被西方权力话语所左右 ,进而丧失自我 ,文化演进始终在“中体西用”、“西体中用”、“中西结合”的既定话语圈里徘徊。这种怪圈在80年代的改革中仍然存在 ,要富民强国 ,就得学习西方 ,但意识形态上又必须“坚持”。就这样 ,启蒙与救国、激进与保守、全球化与本土…  相似文献   

11.
《建国方略》是孙中山探索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光辉著作。虽然这一著作所设计的宏伟蓝图未能如愿实行,但是其所阐述的关于现代化建设的先进思想和真知灼见依旧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幸运的是,孙先生的现代化设想和思想为杰出的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和发扬光大。孙中山及其“建国方略”之命运是幸福和幸运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本期刊发一组笔谈纵论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普遍性、省域先行探索的实践路径等重大热点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根本出路在于改进权利和机会的配置来实现能力的大体平等;浙江民营企业家队伍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宝贵资源和担当者,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与省域现代化先行,符合社会主义发展和现代化演进的一般规律,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普遍性内容;中国式现代化将特殊性和普遍性相结合的话语创新,对于人类现代化具有普遍性启发;中国式现代化应该被视作不断丰富的现代化概念的新类型,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的耦合,是人类现代化一种新的普遍性.以期学术界更多的关注和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熊轶欣 《世纪桥》2020,(1):18-20,69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建军思想,萌芽于大革命时期,发端于八七会议,相对成熟于古田会议,包含了独立领导武装力量、开展人民战争、建设人民军队、建设革命根据地、红军作战指挥原则等思想。本文从历史文献特别是毛泽东著作的角度,对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经历了三次开拓性的飞跃。邓小平发展理论的主要特色是质朴性、根本性、扬弃性;江泽民发展理论的主要特色是转折性、系统性、全面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理论,其根本特色是科学性,具体看则有着人本性、和谐性、开放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啸尘 《发展论坛》2000,(12):60-60
《走向民族复兴之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现代化思想研究》一书是张立芳教授的理论专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史研究的新收获,同时也是配合学习、研究、宣传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的一部重要参考书。   中国追求富强的伟大民族复兴运动,至今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这也是中国社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五四运动以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人民 篇、国际战略篇、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篇。社会主义篇阐述与研究的是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根本的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我国目前处在什么样的社会阶段。经济篇、…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对外开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对外开放问题邓小平同志做了许多深刻的论述。三十年的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7.
虎旭昕 《理论建设》2020,36(1):40-4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什么是现代化要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等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体现了新时代现代化发展的新理念、新路径、新战略。但新的现代化观念不是凭空产生的,有其历史基因和思想源流。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习近平同邓小平的现代化观念之间存在明晰的继承与发展关系:逻辑层面从起点、原则到落脚点整条逻辑链上的一脉相承;观念层面从理念、路径到战略上的三维拓宽。从时间、空间、模式三重理路着手,对这种关系之形成背景、发展方向进行审视,以展现和阐释二者关系的多个面向。  相似文献   

18.
陆小星 《学习月刊》2012,(16):90-91
立宪派代表人物严复和维新派领袖梁启超都经历过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文化的大转型时代。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1]二人都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积极地投身于相应的理论与实践,并形成了各自的教育思想。本文拟选取两人教育思想中的四处异同点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求从一个侧面较为直观地揭示出两人教育思想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版)丛书较好总结了这历史的经验教训。丛书从历史及理论上对这个动态过程进行深入的总结,并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研究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开拓了党史研究的领域,也是对现代化研究的拓展。这套丛书从工业、农业、科技、国防、文化、自身建设六个方面论述中国共产党与现代化的关系,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同时这个研究也是难度相当大的课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很多。由于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相当发达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中国的现代化实际上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  相似文献   

20.
建国后我国意识形态变迁大体上经历了从强调批判和斗争的革命型意识形态到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建设型意识形态,再到凸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和谐型意识形态转变,发生这种变迁的深刻基础在于我国利益关系的变化和发展,而最直接原因就在于党和国家对于这种变化着的利益关系的自觉程度.这种由利益关系发展变化所引发的意识形态变迁带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功能、内容、方式、任务等多方面的显著变化,使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鲜明的自身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