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唯实》1982,(Z1)
毛泽东同志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科学的毛泽东军事思想。他的许多论述中国革命战争问题的重要著作,是我们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光辉典范。《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就是这样的代表作之一。一、《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发表的历史背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1936年底毛泽东同志为总结革命战争的经验而写的。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和他的战友们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政治主张和军事思想,建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经济思想,是他创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在经济方面的具体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所提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革命根据地进行经济建设的必要性和应采取的方针政策,以及国民经济的总目标等,都有力地促进了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发展,为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  相似文献   

3.
错觉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鲜为人重视的认识论问题。本文着重论述毛泽东对错觉研究的伟大贡献,及其对现实的重大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对错觉研究的贡献 实践的发展推动着人类认识的进步。毛泽东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呼唤,在哲学史上第一次自觉地注意对错觉的研究。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直接领导了中国革命,指挥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国人民革命战争。他的一生很长的时间就是在领导和指挥轰轰烈烈的革命战争中度过的。然而,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无论是内战,还是外战,面临的都  相似文献   

4.
<正>毛泽东“是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时势中产生的伟大人物”,他革命战争实践中形成的军事思想以及所蕴含的哲学思维,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规律的探索,这个“寻道”过程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完美结合的典范。一、毛泽东立志为救国救民、“改造中国与世界”而“寻道”毛泽东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农民家庭,他的祖上20代、近500年都是生活在“十户人家九户穷”的韶山冲。他从小受到祖辈“农耕”思想的影响,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对土地和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是他的哲学思维之“根”。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他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总结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经验创立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的杰出的贡献。毛泽东军事思想主要来源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这是毫无疑义的,但与他善于批判地吸取古今中外的优秀军事思想遗产,尤其是中国古代兵书《孙子兵法》中的精华,也是分不开的。本文就毛泽东对《孙子兵法》的学习研究和运用,作些历史的考察和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观察和处理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为我们党正确地解决民族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在解决民族问题的历史探索过程中,重大理论的提出和重要决策的决定,都反映出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开创性和实践性,体现出他作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方面的自觉性和建设性。毛泽东思想中关于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观  相似文献   

7.
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树森 《世纪桥》2007,(10):10-11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在中国长期的革命战争和建设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军事理论、中外传统军事思想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具有中国革命战争和建设特点的军事思想体系,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科学。  相似文献   

8.
李颖 《世纪桥》2009,(20):56-58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并且首先是作为伟大的军事战略家而闻名于世。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那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岁月,毛泽东以其超人的远见卓识,多谋善断,根据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发展,在中国革命战争的舞台上,亲自导演了红军反“围剿”斗争胜利的活剧,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思想博大精深。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从实现党的伟大历史使命出发,就全党乃至全国人民在经济建设中应当"学些什么"、"为什么学"以及"怎么学"等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从而形成了他独具特色而又富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学习观。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武器,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对中国社会进行科学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革命和建设的战略策略思想。法制思想也是其中的有机构成,它内容丰富,特色鲜明,自成体系。毛泽东的"法制"思想散见于他的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在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懈奋斗的长期历程中,始终重视对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研究.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主要矛盾思想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吸收苏联哲学家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矛盾理论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我们深切地怀念敬爱的周恩来同志。周恩来作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与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他坚持实事求是、求实创新,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人民军队建设、人民战争及其战略战术、国防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问题,都作了全面系统而又深刻的论述,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和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确立毛泽东在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巨大的。而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进行的理论工作,则是他留给我们的巨大的精神财富。特别是他着力倡导和确立的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培育了保证党取得胜利的良好学风,应该说在这方面的思想价值是  相似文献   

14.
《先锋队》2012,(29):36
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毛泽东)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导下,从分析实际情况出发,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青少年时期就萌发了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青年毛泽东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青年毛泽东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凝练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怀,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淬炼爱国主义的革命精神,将爱国情怀融于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富强的伟大奋斗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联系起来,赋予爱国主义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延安时期,张如心同志作为党的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长期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中,以高度的革命热忱和深厚的理论积淀,积极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毛泽东思想,并作为为毛泽东的理论命名的第一人而推动了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的形成。可以说,张如心同志是我们党内宣传、研究毛泽东及其思想的第一位理论家,他在延安时期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作出了有意义的探索和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以毛泽东思想为旗帜的中国革命不仅是一场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革命,更是从根本上改造了封建思想的思想革命。推翻旧道德、建立新道德是毛泽东发起的思想革命的核心,毛泽东的道德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的学生时代是他的道德思想萌芽和初步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研究毛泽东学生时代的道德思想的形成过程和时代精华,有利于新时期的共产党员从源头上理解毛泽东伟大人格的演进轨迹,加强共产主义道德品格和道德理想的塑造。  相似文献   

18.
中国革命是以解放农民为主要内容的民主革命,占中国总人口80%以上的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动力,是中国革命战争的主力军.中国军队的主要来源是农民,士兵就是穿军装的农民.所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战争实质上是农民战争.毛泽东虽未受过系统的军事理论教育,但他从古代农民战争,从反映农民战争的中国古典作品的战例中汲取了军事艺术的养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农民战争艺术.进行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其中关键一点是要给农民带来实际利益,满足他们对土地的要求,进而激发他们献身革命的牺牲精神.  相似文献   

19.
中国革命的实践,由孙中山开始,中国革命的理论也是由孙中山开始。孙中山,毛泽东称他是伟大革命的先行者。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的民主革命就是从孙中山开始的。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基础;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则奠定了中国新民主革命的基石,也是毛泽东革命思想的源泉之一。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抗日战争时期,他就提出了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的战略思考。围绕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学说,从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等方面对搞好党的建设,提出了一套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